名著吧 关注:40,475贴子:226,143

假期盘点众当代作家第一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位晨安~
寒假快要开始啦(对还有已经开始和没有寒假的小伙伴),大家是不是又在四处搜罗书单呢,趁着年初好光景,不如来跟我一起盘点一下众当代作家吧
赵翼都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深以为然,大家也快快把自己正在看的书放上来吧(乱入一句,史家之诗果然大气象,哈哈哈
最孤独的图书馆镇~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11 08:45回复
    先声明,内容评价为转载~已获原作者授权~文末贴链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现当代文学读研ing的三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1-11 08:50
    回复
      余华:可能是我国读者最多的作家,甚至要超过莫言。我们系每年毕业论文学生写的最多的作家就是余华,也让指导老师很头疼,可能是因为他的作品受众面极大。余华也是我读得最多的作家,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我都读过,中短篇也读过大部分。他的长篇小说每一部都值得读《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略长,分上下部,上部写得好),还有最新的《第七天》。值得一提的是,余华早期可是先锋作家,根本没有写实的作品。他早期的作品用两个词可以评价:冷酷,残忍。推荐两部中篇,大夏天看也能吓出一身冷汗,有点恐怖,慎看,《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最近余华刚刚出版一本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很有思想,值得一读。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11 08:51
      收起回复
        刘震云:河南延津人,特别推荐大家读读他的作品,在趁着踏入社会开始吃亏之前。刘震云的小说大致分两个系列,故乡系列和官场小说,都很优秀,后者好像更出名。刘震云延续了巴金开创的传统,作品迎着政治而上,敢于直面政治,很过瘾。他讲官场的小说,把机关里的勾心斗角、人心险恶写得淋漓尽致,也难怪有人看到他把机关文化比喻成“一地鸡毛”拍案叫绝。“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这是我读刘震云作品最大的心得。推荐中篇小说《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他的长篇小说很多,《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都是评价很高的作品。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1-11 08:53
        回复
          阎连科:洛阳嵩县人,他貌似是我们学校前任名誉校长,我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他。文学界一直盛传他是中国最有可能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确实在海外很火。去年阎连科获卡夫卡文学奖,一下子让国人发现我们还有这样一位被世界认可的作家。他的作品风格很荒诞、夸张,滑稽的同时也让人很压抑,作品风格是所谓“神实主义”。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小说在国内很多是禁书,有的至今也没解禁,提一本,叫《丁庄梦》,讲河南艾滋病村。另外《日光流年》、《坚硬如水》、《我与父辈》、《受活》都是很好的作品。这些作品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作者选取的视角,比如《我与父辈》里写从农民的视角看知青,和主流的小说完全是不同的体验。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1-11 08:54
          回复
            汪曾祺:汪大神,文学评论上甚至给他用了“半人半仙”的评价。汪曾祺可是40年代就登上了文坛,新中国不让写了,才停笔,80年代又复出,而且他重要的作品大部分都在80年代。他是沈从文的学生,也是沈从文的衣钵传人,喜欢沈从文作品的人一定也会喜欢汪曾祺。他的“散文化小说”读起来相当享受,建议买一本汪曾祺小说集子,没事就读几个,他写的都是短篇小说。特别推荐《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如果没有汪曾祺,80年代文坛就显得太苦涩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11 08:54
            收起回复
              苏童:给不少人推荐过这个作家,我喜欢用“好看”形容苏童的小说。“往南走,不要停留”出自《我的帝王生涯》(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还以为是本网络小说)这句话,像是苏童给自己下的一个谶语,“南方”、“女性”、“唯美”是他作品的几个关键词。当然,他的作品其实是非常关注人性黑暗一面的,不过不研究他的作品的话不用去管它。推荐他的中篇小说《罂粟之家》、《红粉》、《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妇女生活》,另外,他的最新长篇《黄雀记》当当上卖的很火。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11 08:56
              收起回复
                王安忆:应该是当前最杰出的女作家,不过,她很反感“女作家”这个称号,王安忆说她是作家,不是女作家。有人把王安忆看做是张爱玲的传人,不过这个说法很不准确。她的《长恨歌》享负盛名,应该不少人读过吧。王安忆是很擅长写孤独的作家,她的作品里的主人公往往都是内心极为孤独的。不过,我倒不是太喜欢读她的小说,因为心理描写太细了。推荐《小鲍庄》、《流逝》、《小城之恋》。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1-11 08:57
                回复
                  张承志:原来总是弄混他和张贤亮,不过除了都姓张,他俩作品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张承志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有一种感情的喷发的感觉。我是不太喜欢他的小说,对感情不加节制的描写,导致了失真。喜欢那种情感洋溢作品的可以读读他的《北方的河》《黑骏马》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1-11 08:58
                  回复
                    贾平凹:引用陈思和的说法,贾平凹是“紧贴大地飞翔的作家”,他是扎根于八百里秦川的作家,读他的作品地域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早期的“商州”系列很有名,推荐《秦腔》。他还有一本小说叫《古炉》,是真正正面描写文革武斗的作品,而且描写很有深度。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11 09:01
                    收起回复
                      陈忠实:和贾平凹一样是陕西作家。在我看来,对《白鹿原》评价再高也不为过。毕竟我国的作品里能用“史诗”来形容的实在太少了,而《白鹿原》绝对是其中之一。如果拿当代单部作品来讲,《白鹿原》绝对排的进三甲。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11 09:01
                      收起回复
                        残雪:真得是读不懂。残雪“文坛魔女”的称号不是白给的,她可以说是意识流小说在中国的发展者。至于什么是意识流,简单说就是以描写人的心理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凡是意识流的小说,都极其难懂。有人说没有比残雪写的写的小说更不像小说的了,读了的都说看不懂。印象最深的是残雪曾经说过她已经超越了卡夫卡,起初觉得这句话太大言不惭了,卡大神难道是能超越的?不过,后现代读得多了,觉得她的话也有道理,后现代主义就是在不断探索小说的技巧,不断创造着小说形式上的可能,如果在形式上后面的作家不能超越前代,后现代意义何在?感兴趣可以读读残雪的中篇小说《山上的小屋》,再感兴趣读读她的长篇《黄泥街》(确实太难懂了,阅读过程比较痛苦)。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1-11 09:02
                        收起回复
                          阿城:“寻根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至于为什么要“寻根”,我也是最近才体会到,因为一棵树,一栋楼房,只有根扎得越深,才能长得越高。一个民族也是这样,80年代后,我们这个国家发展的过快,结果就是人们失去了信仰,产生了迷茫,所以我们要“寻根”,找到我们这个民族的根在哪里。只有根扎得深,我们这个民族才能稳定、没有危险的发展。阿城是文坛上昙花一现的作家,作品不多,推荐他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尤其是《棋王》,浓郁的道家气息。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1-11 09:03
                          回复
                            韩少功:他也是“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不过他的小说多了一层批判的含义。他最有名的作品是《爸爸爸》,另外有一部很有名的小说叫《马桥词典》,传说中的词典小说,用词条的形式讲故事,很有创意(词典小说鼻祖是《哈扎尔辞典》)。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1-11 09:09
                            收起回复
                              王小波:典型的主流文学界冷,民间热的作家。上个月去新华书店,看到整整一面墙摆的都是王小波文集,他的坊间读者可见相当多,然而文学史里对他却少有提及。有人说他是炒作出的作家,炒作不炒作的我们不管,书写得确实好看。王小波英年早逝,40多岁就去世了,而且是死后才出名,不得不说很有悲情色彩。推荐他大名鼎鼎的“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其实还有个《黑铁时代》,是他去世后整理出版的),他的杂文也很有意思,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不过同时我也觉得现在对王小波的评价有些过高了,以至于出现“中国五百年白话第一人”这种说法,未免还是过誉了。另外,必须要提,王小波的夫人很有名,李银河,著名性学家,女权主义者。还有,王小波和李银河的情书整理出版了,叫《爱你就像爱生命》,很值得看看。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1-11 09: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