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倍思吧 关注:136贴子:828
  • 9回复贴,共1

中国最良心美食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内容营销让你食欲大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袭来了一场中国美食纪录片的革新,曾有幸听了执行导演的演讲,仍记忆犹新:我们想要拍一部可以媲美国外的国际级水准纪录片,而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是最棒的内容。对于这样一部在电视业已备受赞誉的美食纪录片来说,如何通过前期宣传和营销刷新大家对电影的期待值也许是一个有趣的挑战。对于电视到电影的跨度,面对票房的考验,让我们看看营销团队在内容营销上是怎么做的。


1楼2016-01-11 16:04回复
    没有美食的电影海报
    此次大电影的宣传重点之一在于 4K 高科技高清晰画质呈现,本以为会有美食摄影的露出,万万没想到...


    2楼2016-01-11 16:06
    回复
      没错,除了这张大众化的海报,电影还有一张宣传主海报,由画家刘树勇(@老树画画)亲自作画题诗的“年味”版海报。寥寥数笔,加上手写的独特字体,呈现出了传统中国画风与当下融合的质感,十分耐人寻味,这才是电影海报的设计感嘛!电影海报设计上并未剧透任何高清美食画面,看样子下定决心保持神秘感。

      忙忙碌碌不得闲,尽管没挣几个钱。万水千山挡不住,抱鱼回家过新年。


      3楼2016-01-11 16:06
      回复
        除了电影主海报,电影官微上也发布了一些独具内容的海报 。



        4楼2016-01-11 16:07
        回复
          对于已经观看过电影的观众而言,他们的观后感反而让剧透也变得“好吃”起来,这也成为了最好的 UGC 。究竟是饱着看还是饿着看?大家引起了哪些共鸣?这些共鸣就是激发食欲的最好方式。



          5楼2016-01-11 16:08
          回复
            少了文字的舌尖怎么行?
            《舌尖上的中国》除了食物之外,那些装点得恰到好处的旁白文字深得人心。娓娓道来,美食制作的过程在这些文字下扎扎实实地成为了生活一字一句的写照,质朴,不喧哗,好像一位亲近的长辈为你诉说着过来人的故事,就这么耐心地听了下来。在微博内容的文字宣传上,正在往一位发展中的幽默段子手努力着。
            比如说,舌尖上的大数据。
            不用浮夸的字眼,只能客观的数据讲述事实,如何用数据创作出令人信服并且好奇的内容?

            「浙江观众最爱看“舌尖”纪录片,北京排第二,福建第三...更多吃货还在赶来更新“吃货城市琅琊榜” 」—— 难怪“舌尖”系列成为亿万吃货的圣经


            6楼2016-01-11 16:08
            回复

              「观看“舌尖”时,正常人咽口水的频率是平常的 20 倍,每小时唾液分泌量高达 1200 毫升,接近常人唾液分泌量一天的总和,护齿,抗衰,还助消化。」—— 果真边吃边看口味更佳


              7楼2016-01-11 16:09
              回复

                「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全程采用 4K 技术拍摄,呈现在大银幕上,意味着妈妈包的饺子一下子放大了 1000 倍。」—— 同样放大 1000 倍的,还有饥饿感


                8楼2016-01-11 16:09
                回复

                  「电影《舌尖上的新年》拍摄正值春运,团队 20 人,扛 80 个设备箱挤火车,平均每人负重 80 公斤,赶一趟火车消耗的卡路里相当于长跑 1500 米。」—— 即使这样,他们还都吃胖了


                  9楼2016-01-11 16:10
                  回复
                    比如说,UGC 一句话影评。还有什么比用户 UGC 更亲民的内容?





                    10楼2016-01-11 1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