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世缘吧 关注:11贴子:258
  • 0回复贴,共1

由央视曝光湿巾有毒 思考婴童该不该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思考应该是最需要做的事情
湿巾有毒事实 思考应该是最需要做的事情
湿纸巾因其使用方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民在外出时一般都会带上一包以备不时之需。近日,央视关于湿巾里面含有有毒化学成分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央视报道,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湿纸巾多含有毒化学物质,使用湿巾擦拭皮肤时,虽然水分会很快蒸发掉,但一些化学物质会残留在皮肤上。若长期使用,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尤其是儿童和一些体质敏感的人,易引发皮肤疾病。针对央视曝光的湿巾含有低毒物质丙二醇等,不仅国产湿巾,多个进口品牌同样“中枪”。
除了央视关于湿巾有毒的消息之外,香港大公中原新闻网也曝光了,市面上75%婴儿湿纸巾标明含防腐剂,当中9款含有MIT,包括Huggies、万宁、屈臣氏等著名牌子,可能会令婴幼儿皮肤出现严重红疹,另外亦有11款样本含有一种防腐剂,或会干扰荷尔蒙水平。
由湿巾,想起来婴幼儿湿巾。婴儿湿巾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清水清洗方式,关于婴儿的吃喝拉撒睡还是要尽量回归传统。我们都知道母乳是最好的食物,殊不知,用清水替婴儿清洁是最明智的方法。
不管是有毒还是含有防腐剂,湿巾质量存在安全,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由这一事实,应该让我们去思考,到底婴童这一类特殊群体,应不应使用湿巾。毕竟很多家庭湿巾从来不断,主要用于擦屁屁和小手。
2从规范中解读到湿巾标准
从成份解读到湿巾质量
1、湿巾含有“X菌”功效,疑似非标准湿巾
《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第十八条第二点:卫生湿巾、湿巾等产品禁止标注消毒、灭菌、除菌、药物、高效、无毒、预防性病、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抗炎、消炎、无检验依据的使用对象和保质期等内容。卫生湿巾还应禁止标注无检验依据的抑/杀微生物类别和无检验依据的抗(抑)菌作用。湿巾还应禁止标注抗/抑菌、杀菌作用。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消毒(disinfec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抗菌(antibacterial):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抑菌(bacteriostasis):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虽然根据《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可以看出,国家是禁止出现消毒杀菌等字样,但是根据湿巾市场销售宣传方向,灭菌、消毒依旧是重要卖点。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使用了湿巾之后,就不会在用清水做进一步的清洁,完全忘记湿巾上的化学成分会残留在皮肤表面,这样对婴童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无论你怎么用湿巾擦手或者擦多少遍,都无法去除皮肤表面的细菌。用肥皂洗手,在加上流动的水冲洗,才是最干净的。
2、甲基異噻唑啉酮(简称“MIT”)引起严重红疹
一种防腐剂,会造成部分孩子过敏。通常婴幼儿清洁湿巾都含有不同种类的防腐剂,以防产品受微生物或细菌污染,但海外研究显示,部分婴幼儿清洁湿巾产品含有MIT,可能会令婴幼儿的皮肤长出严重红疹。
而香港消委会最新公布的检测报告,44款婴幼儿专用清洁湿巾,33款标明含防腐剂,当中9款含有“甲基異噻唑啉酮”(简称“MIT”),可能令婴儿严重出红疹,包括“万宁婴儿润肤柔湿巾”,“HUGGIES天然加厚婴儿湿纸巾”及屈臣氏两款婴儿柔湿巾等。
图片来自消费者委员会(大公中原新闻网)
此稿源自 2014-09-18 05:06:00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唐菲 | 责编:唐菲


1楼2016-01-12 10: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