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2日漏签0天
乌兰矿吧 关注:635贴子:2,58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乌兰矿吧
>0< 加载中...

乌兰轶事 (转载)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欧阳小刀
  • 河北路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引子:周末,农历数九银川,天寒室暖。略微感到憋闷,遂即穿上户外衣服,驾车直奔大武口看望父母。不想家弟也在,唠嗑中提起乌兰矿来,据说国家运行的去除过剩产能经济战略,它,位列关闭之中。
乍听此事的那一秒,那种感觉,是如释重负?是落寞惆怅?我想,只有乌兰人懂得,随即,怕是对风云往事的回忆了。 正文:50年前,神州大地上演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从上到下,斗争激烈,各种意识形态交织难解,各地发生了大量多次的武斗。
借用王维的《老将行》诗中一句: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西北一隅,石炭井矿务局下辖的几个采煤单位,造反派和当权派、X主义派和X红旗派、本溪派和阜新派等等团体山头,像掐架的公鸡一般酣斗,得势一方经常制造出极端事件,工人阶级队伍被无情地撕裂着。
长期窝里斗,生产会遭到严重破坏,搁谁想也不是个事。于是,上级决定,以从辽宁阜新调到西北支边的采煤工人为主流,组成新的单位,开赴新的区域,解决斗争矛盾。
在那个“纲举目张”年代,所有工矿企业,都是准军事化管理,一声令下,可想而知,那是怎样一个迁徙场面,携家带口,车水马龙,风起云涌,群山沸腾。一个近万人组成的乌兰矿就这样诞生了。
乌兰矿地貌特异,处在四面环山、方圆不足百里的一块腹地之中。地理环境属贺兰山脉北段,行政辖区在宁夏和内蒙交界处,这里原本是内蒙的一个小镇~呼鲁斯太,原先如何形成,无从考证。
自打以东北为主流的人来到这里,逐渐形成一个小型独立、混合生动的社会文化气候。别看总人数不多,人口组成结构却丰富多样。东北人、内蒙人、宁夏人、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北京天津的人以及周边部队,真是五湖四海,几乎囊括半个中国。从管理角度来看,人们凭着粮本粮票,吃着内蒙的粮食配额,干着宁夏的事。
登高举目,一道山梁两道河床,像一个工字,相距不远的几个住宅区,在豪迈的乌兰人眼里犹如大沙盘,被指点江山般命名为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山梁上有一高音喇叭,早晨播颂东方红,晚上播评书,也许是《杨家将》听入迷了,南边远处的一座平顶山,一个捉蝈蝈好去处,被一些孩子,硬生生的说是穆桂英点将台。
在乌兰山西,一条路把20几排的窑洞和平房分成两列,每排大约住6户人家。路的中部有一个公共水房,每到傍晚时分,大人孩子,排队接水,水桶叮当作响,或挑或抬,算是一道街景。而一般买粮买菜打酱油,则要翻过山梁和夹皮沟到山东去买。河南河北的情景大致相同,唯独山东和原来的呼鲁斯太镇混搭在一起,有百货、粮站、菜店、照相馆、邮局等;到邮局打电报是按字收费的。每当想起那些朝气蓬勃的场景,以及孩提时代,那些稀奇古怪的自创玩法,仿佛昨日而不忍出言例举,唯抿嘴咂味,凭添时空穿越的感觉。
我家住在山西的窑洞,一种北方人特有的建筑方式,结构坚固,冬暖夏凉,外观似平房,内看有穹顶,妙不可言。那时,东北人的生活习惯,在这大西北的乌兰矿延续着,也深度影响其他地方来的乌兰人,家家火炕大黑锅,芥菜疙瘩酸菜缸,算是标配了。忽想起一个奇特的物件~鸡毛掸子,谁家里杀了大公鸡,那好看的鸡毛翎羽是不会丢的,缠绑在竹棍上,自制成工艺品一般的物件,它不但能拂尘除灰,最奇特的之处,许多母亲,还把它当成惩戒调皮捣蛋孩子的不二戒尺,倒握在手里盈满柔绵,在母亲的手里上下飞舞,招招抽肉,疼痛钻心,忍不住的捣蛋鬼,定会泪如泉涌,痛改前非。如今,那即好看又多是非的鸡毛掸子不常见了,不知是否因充当过凶器的缘故,被现已成年的、当年的孩子们弃之。
70年代初,乌兰矿人口年龄结构,主要由中年的父母和众多的孩子组成,人气旺盛,偶尔见到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多半当活神仙看待。记得有一个收破烂的老钟头,鹞眼鹰鼻,住在半山坡上,活像小人书里的神秘人物,不知从何而来。一次,他的废品堆着火了,矿山唯一一辆救火车,加了两次水,二度回来才把火喷灭。当时,在围观孩子的注目下,那个消防员抱着水枪,边喷水边兴奋的念叨电影台词:我要看高家庄的地道能盛多少水。后来,可能是唆使小孩偷铜盗铁,老钟头被打成反革命,挂牌游街入狱了。
乌兰矿虽然地处深山,因为是能源采煤行业,铁路、公路畅通,铁路还有一趟从银川到汝箕沟、当日往返的小票车。那时的银川也很落后,有一条大街两栋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之说,而乌兰矿,有办公楼、电影院、教学楼等等应有尽有,许多孩子千姿百态的泳技,都是从那壮观浑浊的洗澡堂子里扑腾出来的。这种自成一体的人文环境,养成了乌兰矿人独特的性格,阳光火热、勇敢自信。早期的乌兰矿职工子弟学校,尤其到高中,师资力量不薄,一些一线城市里的大学老师,被打成右派,下放到这里,这里的一部分孩子,在数理化美术音乐等方面,得到良好的教诲和熏陶,为他们日后的拼搏,奠定了才智基础。
如今,乌兰矿要关停了,一页风云即将飘散。当初在河滩放风筝的孩子们,已步入中年,绝大多数,四散飞出那梦幻般的山窝窝,奔向发达城市成家立业。但是,无论他们在哪里,乌兰矿这三个字,会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乌兰人历史的回音壁上,挂满它近50年的山水风景和春秋故事,一件件,一个个;会像藤蔓一样根深蒂固,缠绕在每个乌兰人的心头,植入心底。
心弋随笔2016,1,10


  • 欧阳小刀
  • 河北路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个作者是哪个,大家有什么印象?


2025-05-22 08:23:57
广告
  • 桃花_梨花
  • 方树林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认识乌兰矿的李玉吗,81年左右的,现在35岁左右,女性


  • 贴吧用户_QStJX7X
  • 青年林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看着 好熟悉啊


  • 宗別立张三
  • 四队路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解放以前,这里就叫呼鲁斯太,是阿拉善亲王达王管辖的地界!只不过曾经是个小煤窑,人拉肩扛,解放以后开始额机械化


  • 百分百善良
  • 方树林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写的太好了,给我看哭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乌兰矿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