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小和尚也没觉得枯燥又平静的日子有什么不同,却又隐隐的会期待秀姑娘敲门声音的响起,可又觉得每一次都被打搅了原先的平静,耽误了他早课晚课。师傅每次都没有说什么,只是总会轻轻地叹一声。小和尚便如被看中自己也不知道的心思一样,脸红心虚。听小和尚讲故事的时候,秀姑娘喜欢跟小和尚边走边讲来到那条小溪边的榕树下,一个用不温不火的声音念佛讲经,一个默默地站在树下出神,偶尔会用手上的小石子投入清澈见底的小溪中,散发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小和尚便会觉得那就如他此刻的心,总是无法如先前那般的平静。
如此这般,渐渐的,只要一天没有去听小和尚讲故事念经书,秀姑娘便觉得失魂落魄般六神无主。不知是心底入了他的声音,还是未知的痴妄。每一次,秀姑娘都尽量的心无杂念,然后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只是去听小和尚讲故事。可是每一次,又隐隐觉得不应该去,心里的惶恐不安,不见时的坐立难安,明明是骗不了自己,早已经情根深种。至于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时起,却说不清道不明。
小和尚想用清规戒律,用佛法无边来安定自己一颗无明的心。每每当摒弃杂念,敲打着木鱼,轻声念经时,既害怕敲门声音的响起,又怕那敲门的声音不响起。表面上是秀姑娘打搅了他,其实就算是秀姑娘不来,他依然无法做到不被打扰。秀姑娘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以及手扔石子的模样,静静倾听的表情,都早已经深刻在脑海里,把那些佛经公案都挤出了门外,她清脆悦耳的声音总是在耳边响起,就连木鱼声也掩盖不了。师傅把一切都看中眼里,了然于胸。师傅也知道世间多少英雄过不了情关,世上多少高僧需要经历过后才能顿悟。管得了嘴,管得了脚,就是一颗心难以被自己所管。能不能过了坎只看各人的修为。那一日,老师傅语重心长地对小和尚又讲了三皈依的故事,小和尚似有所悟又似乎愣愣的没有听懂。
一日又到黄昏,这时,敲门声音又响起:“小和尚,我又来听你讲故事了。”只有秀姑娘自己知道,她需要怎样说服自己,给自己底气我只是来听小和尚讲故事才敢如此理直气壮而来。小和尚心里暗暗叹了口气,不知是忧还是喜?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的感受,他不敢去深究。“嘻嘻,小和尚我又来听你讲故事了。”只有秀姑娘知道她已经不再是初见小和尚那样的心无杂念,纯粹纯真了。只是每一次她走了三步又退回了两步,在步步挣扎中终于抵不过见他的念想。“呵,秀姑娘,今日又想听什么故事呢?”小和尚有点无奈地说,也只有小和尚自己知道其实他无奈的是自己的心不被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