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缘潭吧 关注:756贴子:100,225
  • 3回复贴,共1

神话龙母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午去听《燕赵讲坛》,今天是高月娟讲河北的民间节日,其中讲井陉龙母节时,对孝文化的探讨有深的印象。龙母本是一位姑娘,在帮助一位道士后,怀孕生五条龙,五条龙孝敬母亲并造福四方,所以受当地人的敬仰和供奉。此节日在唐朝成型,一直延续到今天,人们通过隆重而繁复的仪式加深着孝文化和感恩的意识。
高老师提到一次演讲中的遭遇,一次有一位领着儿子来听演讲的年轻母亲向高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母慈子孝”,意思是说母亲慈爱,孩子才孝顺,如果母亲做的不够好,那么孩子也不必孝。高老师的回答是:应该如何理解“母慈”,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感受,这就可能消解了孝文化的意义。再者母亲生下了孩子,这是无可置疑的大爱,因此孩子要孝顺母亲。客观地说,提出问题的母亲是迷茫的,“母慈子孝”体现着平等的思想,就是说母亲做的好和孩子孝顺是有因果关系的,显然有西方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当今社会中成年人的生存需要中很少直接来自父母,那么单纯提倡孝道已经使人疑惑了,生存的压力更是让人不能仔细思考。
我支持高老师的观点,进一步地说,社会是有结构的,孩子和父母并不在一个平面上,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不能用西方平等的观点来硬套。人活着追求的是幸福,幸福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一点与成功不同,往往人是不能永远成功或是连续成功的,但是有一次成功就可以说我成功了。幸福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人在成长、婚姻、健康、养老这些环节中出现一次问题,就可能是人生的不幸,所以追求幸福比追求成功更难得。那么平等的思想与成功联系更紧密,追求平等更容易实现成功,但是和幸福可能没有关系,而孝敬父母造成的家庭和睦则可能带来一生的幸福。
西方人的文化中平等是一个重要概念,但是到了年老了,人就会走向孤寂,而在我国在孝文化的熏陶下,人老了会变得德高望重,在家庭其乐融融的环境下安度晚年,这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我们有这样的文化是很荣幸的。
当然要看到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冲击是现实存在的,根本的冲击就是在成年以后,我们就很少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物质的帮助了,人们被编织在社会的各种角色中,通过在不同的单位工作而获取报酬,越来越早地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客观上减少了与父母的联系。再者孝文化毕竟是一种文化,是需要教育才能产生作用的,孝顺并不是天生的能力,就是说动物不需要孝敬父母。那么在当今一切行动都以动物为标准的文化中,是找不到孝文化存在的意义的,反倒是可能为自己的不孝提供动物式的解释,为自己开脱,何其哀哉!
好在我们还有节日,如龙母节这样的节日,通过龙母节,人们不需要解释孝顺和感恩,一切都在教化中。神话的作用是奇妙的,神话超越人们用活着的人做榜样可能存在的弊端,成为一种精神的追求,只有精神才能超越生命,而神话中体现的精神是拯救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良药。当文字写到这里,我能感觉到无数的祖先在微微地微笑。


1楼2016-01-16 10:14回复
    旧文重发?貌似我读过。


    IP属地:浙江2楼2016-01-16 17:42
    收起回复
      现在人老了后也只能是孤寂地自己一个人捱日子,因为很少有子女能跟老人“过到一块”,当然,老人也大多跟成家后的子女们“过不到一块”。


      IP属地:浙江3楼2016-01-16 17: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