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译吧 关注:870贴子:5,891

80年代上译的配音太死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认为80年代的上译的配音太过于死板,无论配什么电影都是一种声音,声音中加的雕饰太多、太油脂。例如配日本电影时,日本话原音是很野蛮、很沙哑的,却被有的演员配很温柔、扭扭捏捏,使电影完全变了味,郭达的小品《换大米》是最好的比喻。相比之下在五十年代无论是长影还是上影的配音都干净利索、铿锵有力,例如《牛虻》。


IP属地:广东1楼2016-01-20 08:24回复
    配音演员不是模仿原片的语言特点,而是再现台词内涵和戏剧氛围,是演戏,不是模仿某种外语的腔调。
    上译配音的日本电影我觉得挺好的,他们配欧美电影和日本电影时念台词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在他们配音的日本电影里我通过台词能听出来日本民族的干练强悍的特点和高节奏高效率的作风,还有那种恭敬刻板的做派,上译老一代很好地传递出了东亚民族不同于欧美民族的气质和文化传统。
    杨成纯给追捕里的矢村警长配音,给法国电影蛇里的贝尔配音,风格一点不一样呀!
    请不要用野蛮这个词形容一种语言,太不尊重别人了,民族和国家之间得相互尊重,加深交流和合作,才能共赢。
    干净利索铿锵有力是许多苏联电影的风格,50年代观众看的几乎都是苏的电影,原片是这样处理的,上译老一代只能这样配。苏联电影缺乏人文精神,在这方面挖得不够深,台词远不如欧美电影精致考究,给观众回味思索的空间不大。


    IP属地:广东2楼2016-01-20 18:01
    收起回复
      呵呵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1-20 19:20
      回复
        劝楼主多看看上译的老作品。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1-26 13:40
        收起回复
          我听了一段金环蚀的日文原版对话,很自然,就和中文一样自然,感觉比朝鲜语平和。


          IP属地:广东5楼2016-01-28 17:56
          收起回复
            金环蚀是老上译的经典作品,里面人物众多,可以说是集全厂之力,人物个性通过配音表现得栩栩如生,各位老师的精彩表演为该片增色不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2-05 21:13
            收起回复
              楼主听的可能不是上译的配音,而是其他草台班子的所谓国配。


              IP属地:广西7楼2016-03-03 02:17
              收起回复
                真正的上译是无法被超越的!懂得配音艺术的观众一般是非上译不看!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4-04 21:39
                收起回复
                  后来的上译为了比以前配得更好,在配音里下的功夫太多了,在电影里听得出他们想营造出一种艺术性很高的感觉。上译配的电影里都有一种上译特有的腔调,在不同的电影里几乎都是套用这种腔调,听起来大同小异。但是许多电影是比较接近生活的,人物的对白也是很朴实的,上译却总是要用比较夸张的腔调把电影里的所有角色都配得很高雅,这就变得死板和生硬了。我认为《悲惨世界》还是不错的,特别做作的有《尼罗河上的惨案》(尤其是里面的女性角色,配的太夸张了)。在日本电影里套用那种“上译腔”更别扭。
                  例如童自荣的声音是很文雅的那种类型,他比较适合配绅士和有点书生气的角色,还有朗诵,在《悲惨世界》和《三十九级台阶》里的配音听起来比较符合角色的特点,而《姊妹坡》里的男主角是一种沙哑、很平凡的声音,却还是让童自荣用这么高雅的声音来配。
                  后来的上译不如十七年时期的上译不是哪一个演员的问题,而是整体的风格与原来不一样了,十七年时期的配音朴实,听起来比较实际。毕克、尚华等,他们在八十年代的配音比十七年时期的要做作,比如在念一句台词时总是在上面徘徊来徘徊去,就是不能干脆地念下去。
                  “配音演员不是模仿原片的语言特点”,他们也模仿不了,因为中文和外文毕竟不同,既然是这样,与其带着一种想象出来的夸张的“外国腔”还不如朴实一点。我认为毕克要是以在《欢腾的小凉河》里那种风格的配音来配外国电影会好得多。


                  IP属地:广东10楼2016-04-17 15:35
                  收起回复
                    我也喜欢现在的腔调,更生活化,语气更现实逼真,而不是以前那种过于艺术的感觉
                    可能我比较奇怪,特别喜欢东方电影频道里的上译,有些电影有其他公映国语但我还是优先听东影上译


                    IP属地:江苏14楼2018-08-22 09:26
                    回复
                      我还就喜欢80年代的译制片。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10-17 08:59
                      回复
                        爱的就是上译这种话剧腔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11-12 13:45
                        回复
                          70、80年代的上译是完美丰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IP属地:北京17楼2018-11-18 19:29
                          收起回复
                            70,80年代的上译配音最佳,无法超越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1-11 18:00
                            回复
                              长译男演员音色接近,音调也接近——平直。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1-17 21: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