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罗铁树吧 关注:2贴子:247
  • 1回复贴,共1

二十四节气——寒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小度娘,肉肉的好可爱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6-01-21 19:33回复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寒露,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表示气温下降,露水更凉。“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到的那样:“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在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而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了。
    春夏为露,秋冬为霜。秋之色彩,美在天高气清与万物姹红嫣紫的对比。这样的对比中,最感人的就是在秋阳中万山的红中之黄、黄中之红。为什么感人?就因它们是在滤干了自己水分后奉献出那样的颜色。你可以说,秋天是以成熟所展示的辉煌走近了冬,冬的潜藏是春的开始,大自然就这样互为孕育,生生不息。但一年四季的这一环中,你毕竟面对着一个丰腴生命的褪色、变形;它们的感人是枯萎前要挤它们的血拼着命的展现它们的艳丽。正是这样的悲壮,一枝枝、一丛丛聚合出漫山遍野的满目伤残之色。
    但实际上,秋高气爽与凄凉风物,总是秋无法逾越的阳刚与阴柔。万物在以伤残之色五彩斑斓地媚人后,还总须经历凄风苦雨,将伤残之叶浸泡在寒冷中。等到叶落归根,回到本质萧条后,才能一身素净地踏进冬的门槛。一年四季循环中,如果将冬作为开始,那么秋就是经脱胎换骨而走向重新新生的这样一个过程,落叶流风,夜寒秋思,将一个结束与一个开始联结在一起,那么秋也就在一年四季中承担了最沉重的负荷,最令人难以面对。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6-01-21 1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