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罗铁树吧 关注:2贴子:247
  • 1回复贴,共1

二十四节气——处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小度娘,肉肉的好可爱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6-01-21 19:44回复
    《长江二首》
    宋 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处暑,是每年的8月23日前后,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处”是"止",含有躲藏、终止意思,暑气至此而止,开始退伏潜藏,以待来年了。阳气炽热而催熟万物后自然退位,阴气开始弥漫,才秋风渐肃。恭敬为肃,处暑后,鹰感肃气击鸟而祭,万物收成而祀,都是恭敬天地的表现。而秋之整肃又为冬之休养,休养中才有更新萌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到:“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
    在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处暑之日"鹰乃祭鸟",说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冷酷地搏杀猎物。先猎之物要先陈列为祭,古人称之"义举"。后五日"天地始肃",这个"肃"是"肃清",天气因"肃"而清,因"肃"必"肃杀",所以,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再五日"禾乃登",禾是五谷各类,天气肃杀后,庄稼才有收成,成熟为"登"。
    处暑是暑气止息后潜藏,"处"是止息。为什么止息呢?因为万物已经长成,它潜入地下,是不愿见它们随后即将凋伤、伤残而如血。处暑由此是夏的真正告退,熏风变金风,天高气爽、衣宽体瘦,亦是草木即将哀怨、虫声即将变愁声时。肃秋到,雁南飞,月寂寥,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令人感伤。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6-01-21 19: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