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吧 关注:5,219贴子:36,907
  • 14回复贴,共1

【转】最新鸟类分类和汉化版进化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鸟类分类系统的演进
最传统的鸟类的分类是基于形态学特征的传统分类系统。在这个系统里,现存的鸟类都属于鸟纲今鸟亚纲,其下分有三个总目:古颚总目/平胸总目,包括鸵鸟、美洲鸵、鹤鸵、几维鸟和䳍;楔翼总目/企鹅总目,由所有种类的企鹅组成;其余的鸟则被统统塞进今颚总目/凸胸总目,包括27个目:潜鸟鸊鷉鹱鹈鹳红鹳雁隼鸡麝雉鹤鸻沙鸡鸽鹦鹃鸮夜鹰雨燕蜂鸟鼠鸟咬鹃佛法僧戴胜犀鸟鴷雀——嗯,就这些。[图片]当然,形态学上的特征绝对无法真正反映物种间的演化关系。20世纪80年代,美国鸟类学家、分子生物学家查尔斯•西布利(Charles G. Sibley)利用DNA杂交技术对鸟类的系统演化和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DNA分类系统,这个分类系统把鸟纲分为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现生鸟类全部归于今鸟亚纲,今鸟亚纲进一步分为三个下纲:始鸟下纲、三趾鹑下纲和新鸟下纲。始鸟下纲包括两个小纲:平胸小纲,等于传统分类系统的平胸总目,包含的类群相同;鸡雁小纲,包括传统分类中的鸡形目和雁形目。三趾鹑下纲比较特殊,只包括三趾鹑这一目一科,而它们以往是被归类在鹤形目中的。新鸟下纲包含四个小纲:鴷小纲、佛法僧小纲、鼠鸟小纲和燕雀小纲。鴷小纲基本等同传统分类的鴷形目;佛法僧小纲囊括了传统分类中的佛法僧目、戴胜目、犀鸟目和咬鹃目;鼠鸟小纲等于传统分类的鼠鸟目。燕雀小纲则庞大无匹,传统分类法中剩下的目都包含其中,分为鹃形总目、鹦形总目、雨燕总目、鸮形总目、燕雀总目。鹃形总目相当于传统分类中的鹃形目;鹦形总目约等于鹦形目;雨燕总目包括雨燕目和蜂鸟目;鸮形总目则复杂一些,不仅包括以前的鸮形目,而且把蕉鹃和夜鹰也收了进来。燕雀总目包罗万象,除包括了传统分类中最大的目——雀形目之外,还包括鸽形目、鹤形目和鹳形目。DNA分类系统最大的亮点在于搞出来一个超级大的鹳形目,包含了传统分类系统中的鹳形目、鸻形目、隼形目、目、鹈形目、企鹅目、鸌形目和潜鸟目。这个新鹳形目对传统分类实在是颠覆有够彻底,许多无论是形态还是习性都风马牛不相及的鸟类竟然都是一个目。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1-23 16:17回复
    新的分类系统有啥不同?
    2014年,多国科学家联合发起了一项鸟类基因组及演化生物学研究,基于48个鸟类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利用系统基因组学的方法对鸟类起源及分化以及其它许多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绘制出的鸟类演化系统树相当震撼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1-23 16:1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平胸”鸟儿没变化,鸡鸭仍旧是一家
      从下至上总览整棵系统树,可以看出原来DNA分类系统中的始鸟下纲依然稳固,鸵鸟和䳍首先分化,其次是我们熟悉的鸡鸭,仍可列入鸡雁小纲。可能是因为缺乏样本,在DNA分类系统中地位特殊的三趾鹑并未出现在这次的系统树中,尚不知它的分类地位有何变动。[图片]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1-23 16:20
      收起回复
        雀类支系家口大,颠覆传统全靠它
        雀类支系繁荣昌盛,鸟种众多。鸨型类(otidimorphae)首先出了个幺蛾子——之前列入鹤形目的鸨竟然和蕉鹃、杜鹃聚在一块。仙鹤们估计都在窃喜,从此节操得保,不必和老鸨子们混在一起。DNA分类系统中被分在鹳形目中的鸻跳出来与鹤共同组成走鸻型类(cursorimorphae),鉴于这两类均属涉禽,除了体型差异较大之外,形象上倒是蛮吻合的。[图片]正在展示羽毛的大鸨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01-23 16:27
        回复
          有些类群变化不大。譬如夜鹰型类(Caprimulgimorphae)就没出什么太大的意外:雨燕和蜂鸟依然表现出密切的联系,夜鹰和它们有亲缘关系也在意料之中,毕竟这三类鸟儿都是飞行高手,雨燕和夜鹰的习性甚至都非常接近,一个祖宗也不奇怪。小时候翅膀上长爪子,外观类似始祖鸟的麝雉依然独树一帜,没有和任何一类鸟走得太近。潜鸟也一样,虽然外观和生活习性都挺像,但潜鸟自己构成潜鸟型类(gaviimorphae)。猫头鹰也并未和其它猛禽聚集,依然自成鸮形目。[图片]纵纹腹小鸮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1-23 16:29
          回复
            有些原本认为是一家子的鸟儿结果没那么亲近。在传统分类法中,鸬鹚和鹈鹕同属鹈形目,它们都有一张大嘴,捕鱼为食,都有喉囊可以储存猎物。但是在新的系统树中,鸬鹚与鹈鹕虽然同属鹈型类(Pelecanimorphae),但关系并未表现得十分亲密——它们之间隔着鹭和鹮两个分支,庞大笨重的鹈鹕竟然和苗条的白鹭同宗同源,不禁让人大跌眼镜。[图片]卷羽鹈鹕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1-23 16:31
            回复
              此前,雀形目一直被看作是种类最多、最进化的一个目,而鹦形目则被认为是一个古老的类群,因为缺乏化石证据,其起源扑朔迷离。而新系统树的研究显示,它们应该和雀形目、森莺和刺鹩一起并入雀型类(passerimorphae)——这下会使用工具(鸦科,达尔文雀、鹦鹉)以及能学舌的鸟儿(鸦科、鹦鹉、椋鸟)都同属一类了,这倒的确是给研究动物行为学的科学家们省了不少解释的功夫。[图片]渡鸦: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1-23 16:32
              回复
                楼下是汉化版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1-23 16:3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结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01-23 16:35
                  回复
                    围观学习...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1-23 17:08
                    收起回复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厉害呀看来以后在淮安要跟你混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1-24 09:24
                      收起回复
                        0 0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1-25 1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