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尘劫灭吧 关注:6贴子:1,048
  • 6回复贴,共1

历史-项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楚霸王项羽
公元前209年,项羽(战国末代名将、楚国武安君项燕之孙)一个人在太守府杀死了会稽郡守殷通及其手下100余人,聚义反秦,手下有了八千子弟兵。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秦将章邯横扫各路反秦武装,杀了陈胜、吴广、项梁(项燕之子)等反秦领袖,攻破邯郸。秦将王离(战国四大名将之三、秦国武成侯王翦之子)又率20万大军在巨鹿包围赵王歇及张耳的反秦武装,同时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秣。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往救。楚怀王派宋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为将,率主力5万救赵,同时派刘邦西进攻秦。十月,楚军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宋玉停留46日不进,想坐观秦、赵相斗,以收渔人之利。项羽愤杀宋玉,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
十二月,赵将陈余派5000人出战,结果全部阵亡。当时齐、燕等各路反秦武装已达陈余营旁,皆不敢战。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军2万渡过漳水,断敌通道。英布、蒲将军初战获胜,切断了章邯与王离的联系。项羽立即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河水,下令全军破釜沉舟,每人携带三日口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心。楚军以一当十,奋勇死战,惊天动地,九战九捷,大破章邯军,齐、燕等各路援军深受激励,亦冲出营垒助战,俘王离,杀其副将,解巨鹿之围。随后项羽召见各路诸侯,众人进入辕门,膝行而前,不敢抬头仰视。自此,各路反秦将领皆服项羽。章邯固守棘原与项羽对峙,派部将司马欣向秦廷告急求援。当时,秦廷赵高专权,猜忌将相,欲杀司马欣。司马欣潜回棘原,劝章邯早图良谋。章邯在降楚、退军之间犹豫不决。项羽派蒲将军率军日夜兼程渡三户津(古漳水渡口,今河北滋县西南),断秦军归路,自率主力大败秦军。章邯进退无路,率军20万请降,项羽饶了章邯,但将秦降卒尽数坑杀。秦军主力遂告覆灭。接着,项羽率40万大军进驻关中,秦国灭亡。
前206年,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用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从汉中起兵,攻占了关中三秦之地。次年,刘邦趁西楚霸王项羽北征齐国之机,纠集三秦和魏、殷、河南、塞、翟五路诸侯共56万大军进攻楚国,数月内尽占楚地九郡和都城彭城。远在齐国平乱的项羽亲率3万精骑千里回援,绕到彭城西南切断了刘邦联军后路。
而对此浑然不知的联军进入彭城后,到处搜刮金帛美女,混乱不堪,同时忙着在北面部署防御。项羽趁机在清晨发动突袭,向东直接攻击联军指挥中枢,联军完全崩溃,数十万人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项羽的骑兵顺势把联军往南面的穀、泗水驱赶,狠加屠戮,杀联军10余万人。联军拼命南逃,逃到更南的东睢水上,一路自相残杀,10多万人落水而亡。彭城之战堪称古代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运用骑兵歼灭步兵的典范。可惜由于项羽的兵力太少,追击效果不明显。
刘邦在彭城侥幸逃出生天,收拾残军退守荥阳成皋,借助有利地形,依靠关中汉中的丰富资源,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楚汉相争。虽然战无不败,荥阳成皋相继丢失,但刘邦凭借地理和资源上的战略优势、张良与萧何的出色经营,加上韩信统一北方(消灭代、赵、燕、齐等国)和游击战大师彭越在项羽后方的骚扰,以及联合英布,终于拖垮了项羽。
彭越的大军在项羽的后方闹得天翻地覆,正在成皋与刘邦对峙的项羽不得不抽身去对付他。彭越一遭遇项羽便全军覆没了,但是留守的曹咎没有听从项羽要他坚守十五天不出的命令,被韩信用“激将法”诱出,结果中伏全军覆没,曹咎自杀身亡。
汉四年八月,刘邦率军追赶因粮草不济而撤退的项羽,却仍然被项羽大败。汉五年十月,垓下决战,韩信用“十面埋伏”打败了项羽。接着又用“四面楚歌”瓦解了项羽军的斗志。最后,项羽率仅有的28骑排七列四行突围,汉军五千骑兵竟不能挡。项羽先斩一将,汉军赤泉侯及部属不战而退,接着项羽又斩汉军一名都尉(万夫长),杀百余人,手下仅失两骑,刈旗而去。退至乌江,项羽下马步战,亲手杀死敌兵数百人,无人敢近,直至项羽最后自刎。
在军事上能和项羽一较高下的只有“国士无双”的韩信。项羽是将道天才,擅长在运动战中寻找敌方漏洞,然后以霸王特有的突破力量实施致命一击,夺取战场主动权,最终摧毁敌军。项羽一生大小70余战几乎全胜,只有最后垓下一役败给了韩信。而韩信是兵家天才,被称为孙武、白起之后最杰出的军事谋略家,尤其擅长伏击战。韩信作战前总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从全局部署,预设战场,奇正并举,逐步将对手置于死地。


1楼2016-01-23 16:20回复
    彭城之战--一场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
    谈起中国古代战争,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如巨鹿之战,井陉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楚汉时期另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却常常被大多人所忽略,以致研究者寥寥无几。个中原因只有仁者见仁。但是这场战争却是一个无法忽略,在中国战争史以致世界战争史都应该有一席之地的战争。它就是彭城之战。


    2楼2016-01-23 16:21
    回复
      背景:刘邦伐楚
      秦朝末年,纲绝维弛,群雄并起,其间项羽凭借灭秦巨功分封天下,称霸诸侯!而灭秦的另一主角刘邦却被封在偏远的汉中巴蜀之地。汉二年,刘邦因不满汉中之地毅然出兵定三秦,东向伐楚,而此时,项羽大军正在东边平定齐国之乱,后方空虚。刘邦抓住这个机会大举东进,一路上所向披靡,兵锋直指项羽的都城彭城。史记载:“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很多人质疑56万人这个数字,其实这个数字是可信的,刘邦当年在关中的时候统兵10万,经过汉中整顿,收其巴人等当地民族为军,后定三秦亦收其兵,完全可以做到翻一倍。而此时刘邦“劫持”五个诸侯一起进攻项羽(哪五个诸侯?一直有争议,大概有魏王豹,殷王司马卬,河南王申阳,塞王、翟王,另有陈余军不在此路),而此时东进刘邦倾巢而出,手下重要将领和谋士几乎全到,彭城兵败后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可见损失之惨重。
      关于刘邦进攻彭城的部署,后世有很多误解,这里简要说明刘邦东进的部署,汉元八月,刘邦出汉中定三秦。“汉二年三月汉王从临晋渡”东进。大概刘邦分三路行军,中路军由刘邦亲自统帅,部将为张良、陈平、韩信,吕泽,张耳,卢绾,夏侯婴以及五诸侯军,是从洛阳直接向东,直取彭城。北路军由曹参、灌婴率领汇合陈余军从粱鲁,与中路军会攻彭城。南路军由薛欧、王吸(或有王陵军)自关中出武关走南阳,攻阳夏,向东进攻彭城。
      此时关中并不安稳,章邯等势力还在负隅顽抗。刘邦留下萧何守关中,周勃围废丘,樊哙郦商转战关中各地,而立韩王信为韩王平定韩地。
      这里有疑问的是关于韩信的行踪。很多人认为韩信此时在关中围章邯,没有参与彭城之战,甚至认为是把韩王信当成韩信。这种说法是说不通的,首先韩王信为韩王平定韩地,行踪确定。韩信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淮阴侯列传》叙述此段时,只说汉王而未提韩信,但是有一点要知道,在韩信的列传中叙述本身就暗含其人行踪。考证韩信生平我们知道韩信虽然在汉中被刘邦拜为大将,但是一直到彭城之战都无兵权,其地位只相当于参谋,这个期间他并没有什么举动,太史公自然忽略过去。而后来彭城之败后,韩信收残兵败将在荥阳和刘邦会合更有利的证明其人当时亦在彭城!
      汉二年四月,北路军破龙且于定陶,南下砀和刘邦中路军会师,接着攻下项羽都城彭城,刘邦似乎已经完胜。


      3楼2016-01-23 16:21
      回复
        项羽的困境及疯狂战略
        早在刘邦定三秦的时候,项羽就预感刘邦会东进,不过此时他带兵进攻自己后翼的齐国。而对刘邦的攻势,项羽一面派郑昌为韩王,前往韩地抵抗刘邦东进。派陈平平殷王在此又布一层防御线。派龙且抵挡北路军,又派兵距阳夏阻拦南路军。除了南路军史书未明外,其余各路均告失败。而项羽记以厚望的英布却趁此坐山观虎斗。刘邦军浩浩荡,56万大军数月就尽占楚地。此时,项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一:面临两线作战。齐国尚未平定,回师救楚,则腹背受敌。
        二:兵力的极大悬殊。刘邦诸侯联军56万人,规模空前宏大。项羽此时全部兵力不详,但是必然远少于56万。
        三:后方沦陷,孤军深入。此时项羽楚地尽占,没有根基地的孤军只能速战速决。
        四:远离战场,长徒奔波。敌人则以逸待劳,利用防御工事抵抗回师楚军。
        五:盟友背叛,政治大环境陷入极度孤立的状况。
        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军事环境,项羽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出笼:以诸将率领大军继续平定齐国,作为迷惑刘邦的手段。而自己亲自带领3万精兵绕道彭城后方,以彭城为钓饵引刘邦上钩,然后偷袭刘邦后方,尽灭刘邦军。
        项羽的作战计划出来,所有人都楞住了!此人傻了,他不但要以3万尽歼对方56万,还要长途奔波,设局偷袭!
        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疯狂计划!


        4楼2016-01-23 16:21
        回复
          大战彭城
          项羽把大部队留在齐国迷惑刘邦,自己运用骑兵的机动性,绕道彭城西南的萧县。等待刘邦诸军全部进入彭城,混乱不堪,而且大将忙着部署北边建立防御,刘邦等主帅松懈的最佳时机。开始西出萧,向东进攻彭城。项羽选择的是早晨发动偷袭。选择早晨看见项羽对时机把握的老辣,早晨敌人尚在睡梦中,正处于最疲惫的时候,突然遭遇大规模偷袭,其慌乱可想而知!而自己可以利用早晨天亮明了敌方情况,选择合适有效的战术最大消灭敌人。很多偷袭喜欢放在夜里,这样有利掩藏行踪。但是项羽此次不光要造成敌方混乱,更要全歼敌军。
          项羽在战术的选择上直接攻击刘邦指挥中枢,造成刘邦联军指挥系统瘫痪!这样联军就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抗,然后项羽死死咬住刘邦的主力进行攻击,不给刘邦喘气的机会。而且利用驱赶的方法把他们逼到河流边上,使他们因为拥挤掉进河中淹死或自相残杀!而刘邦联军犹如从云雾端落入无底的深渊,昨天还意兴盎然,大胜在握;今天就兵从天降,不知其然!不明白实情的联军又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像无头苍蝇四处乱撞,此时正中项羽之计。由于兵力上的极大悬殊,如果硬拼无论如何都是要被消耗怠尽。这里项羽用骑兵驱赶引诱把联军引向南方的穀、泗水,再此项羽展开攻击,杀联军十余万人。联军为了活命拼命南逃,逃到更南的灵壁东睢水上,这样联军自相残杀,被挤落水10多万。彭城之战终成了一面倒的局势,剩下就是追击残兵败将,扩大战果,收拾残局的事了。可惜由于项羽的兵力单薄,追击战并未产生多大效果,刘邦诸将收拾残兵汇聚荥阳,顶住了楚兵的追击。


          7楼2016-01-23 16:23
          回复
            彭城之战后及影响
            汉军统帅刘邦从开始就被楚军咬住,在彭城西用旧情使楚将丁公放自己一马,逃出彭城被楚军围住,由于大风吹散楚军阵型,刘邦得以逃脱。刘邦此时向北逃跑,过老家沛县,欲收家小向西。却引来楚骑,家小被楚军抓到,靠推儿子女儿总算逃过一劫。
            刘邦老婆吕后的兄长吕泽跟随刘邦参与彭城之战,战败后先带兵逃到下邑。刘邦绕了大圈子跑到下邑,收其散兵才缓过劲。
            此战可以以完胜结局,不但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更扭转了项羽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政治局面,重新占据楚汉战争的主动权。在大的政治环境方面,原来投向刘邦的盟军此时又背叛刘邦,或则投靠项羽,如塞王,翟王。有的则重新脱离刘邦的控制走向刘邦的对立面,如魏王豹,陈余。
            但是这场完胜的战役却留下了遗憾,此战未能抓到主帅刘邦,使刘邦逃往西边,占据荥阳成皋之地利,依靠关中汉中之资源。拉开四年之久的楚汉角逐战,最后依靠优越的地理和物质资源以及项羽后方的游击战大师彭越,加上韩信的优势力量,终于拖垮项羽,赢得天下。(彭越的大军在项羽的后方闹得天翻地覆,正在垓下与刘邦对峙的项羽不得不抽出十五天时间去对付他,彭越一遭遇项羽便全军覆没了,但是留守垓下的曹咎没有听从项羽要他坚守十五天不出的命令,被激将法诱出结果全军覆没,从而导致项羽的最终失败)


            8楼2016-01-23 16:23
            回复
              彭城之战的探究与思考
              彭城之战项羽在面临盟友背叛,孤立无援,自己孤军深入,后方失守,两线作战,兵力悬殊的种种危机,而大胆使用战略奇袭,用3万骑兵全歼刘邦联军56万,获得空前绝后的胜利。其战略之大胆,谋略之深远,部署之完美,兵力之悬殊,行军之迅速利落,攻击之准确老辣,战术之巧妙有效,战果之辉煌无敌,无不令人咋舌!
              而此战在如此不利的形式下,创造如此辉煌的战绩,其胜利的原因在哪呢?表面上看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后人归为刘邦的轻敌大意,联军的战斗力低下。楚军的出其不意和英勇善战!如果是这样分析就太浅薄了,刘邦为什么这么大意?刘邦的诸多谋臣大将难道没有一个谨慎小心的吗?实际上彭城之战,当时有一个将领带几万士兵抵抗项羽一段时间就可以让联军组织军队抵抗,利用数量的优势击败项羽。虽然联军不好指挥,战斗力低于项羽军。但是刘邦的20多万军队可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何至于让三万楚兵一败涂地?


              9楼2016-01-24 19: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