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尘劫灭吧 关注:6贴子:1,048
  • 4回复贴,共1

历史-罗马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6-01-25 05:15回复
    空前绝后的传奇:对罗马军事的思考
    西方有一句谚语:“光荣的希腊,伟大的罗马”。又说:“罗马无敌”。如果细看历史,会明白对于罗马,这两句话都不是过誉。自共和时代开始,罗马军队在地中海世界进行了数不清的战斗,罗马从第伯河畔小小的城邦,发展成西方世界无以伦比的巨大帝国,立国900年以上。先后击败拉丁同盟者、伊达拉里亚人、高卢人(含山内高卢和山外高卢)、萨莫奈人、意大利人、伊庇鲁斯、叙拉古、迦太基、西班牙人、马其顿、科林斯等希腊城邦、条顿人、森布里人、塞琉古、脱勒密埃及、本都、凯尔特人、以色列、帕提亚、萨尔马提亚人。罗马帝国最盛时,其面积达173万平方英里,人口达6000~7000万,均居世界第一位)——这些都是罗马军队一点一点打出来的。


    13楼2016-01-25 10:36
    回复
      罗马的军事威力的传奇性,表现在罗马对它的敌人,实在没有什么“天然的优势”可言。就天时而论,罗马诞生的时候,它身边的邻居跟它处在差不多的社会条件下(意大利诸民族在跟罗马作战时是常常获得胜利的);当它向外扩张的时候,南方的迦太基早已繁荣富强了;当它向东方进军的时候,马其顿还很强盛(马其顿方阵在最初曾使罗马军队感到棘手);当它向北进发时,日尔曼人又南下了。就地利而论,罗马的地形谈不上任何优势,靴子样的亚平宁半岛上布满了民族,四周又便于海军的攻击(罗马曾严重受到海盗的困扰),不是能够远离是非的地方;罗马人本身个子不高(尤其跟日尔曼人相比更是矮小),意大利又不盛产马,没法大力发展骑兵,也没有其它特产,甚至没有足够的银矿。论人和,罗马常常陷入多线作战的困境中(同盟者战争、萨莫奈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意大利战争、斯巴达克起义等等)。罗马对它的敌人,可以说从来没有决定性的优势。在它最初崛起的时候,它的邻居们的实力跟它差距不大;在布匿战争时,迦太基的人口相当于罗马的一半、最初经济力超过罗马;在东征马其顿时,面对的是强大的马其顿方阵;在马略迎击条顿人和森布里人、凯撒北上进攻高卢的时候,他们所带的罗马军队跟敌人相比,并没有数量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少得令人吃惊的;在跟日尔曼人作战时,对方的身高成了罗马人心中巨大的阴影;而当以步兵为主体的罗马军队出现在东方的时候,帕提亚飘忽不定的骑射手给他们以完全陌生的战争体验……可是罗马战胜了!而且不是短时间,而是在长达700年的时间里,罗马军队始终能够击败它的敌人,保持并且扩大罗马的土地。而且打垮敌人的数量非常巨大。拿马略击溃森布里人和条顿人的波河之战来说,罗马军先后杀死敌人近35万,而罗马军自身损失甚微。罗马为了取得这个巨大的胜利,出动了多少人呢?不到5万。森布里人和条顿人都是日尔曼人的分支,身材高大。而且,使用的都是铁兵器。罗马军队的可怕,由此可见一斑(同样罗马军以少胜多,大败敌人的战斗还有镇压斯巴达克起义、凯撒征服高卢,等等。实际上,罗马军队取得的胜利,很少有利用绝对数量优势取胜的)。即使到了罗马衰微的帝国后期,阿埃丘斯在沙隆之战中,仍然顶住了如日中天的匈奴帝国的进攻,次年,东罗马皇帝马西安又派军队越过多瑙河进攻匈奴人的老巢潘诺尼亚。罗马的军事行动使罗马帝国和西方世界没有屈服在匈奴人的暴力之下。罗马的威力是这样眩目,这样持久,以至于汤因比用一种轻蔑的口吻写道:“东罗马帝国的烛火,烧死那几只飞蛾,已经是绰绰有余的了。”(这里的“飞蛾”,指被东罗马灭掉的蛮族国家如西哥特、旺达尔等)
      罗马的军事威力并没有使罗马成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国家(如同历史上其它强悍国家那样),相反的,罗马的文学、艺术、史学、最重要的是法学和建筑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后两项成就,堪称古代最高峰(黄谦现在学的民法,有很多内容脱胎于罗马法的规定)。


      14楼2016-01-25 10:36
      回复
        罗马称雄的第五个原因,是由地产奴隶主为主体,大商人为辅助的国家政体的稳定性和远见。无恒产者无恒心,商人占重要地位的国家,如雅典、迦太基,其政治的目光短浅,朝令夕改,注定了他们不能成为真正的强国,纯粹由地主组成的政权,往往形成绝对君主独裁,整个国家的命运系于君主一人的善恶昏明,从而“强不过三代”。而罗马的政治制度,将农业社会的稳定性、军人的进取心和商人的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从而既稳定,又持久,又不乏开拓进取?以充分吸收利用其他国家、民族军事上的长处。例如:罗马军队的武备几乎都来自外族。罗马兵器的锻造技术,最初是向伊达拉里亚人学习的;罗马短剑最初出自西班牙(因此有名词“西班牙短剑”);投枪出自西亚,连基本武器都出自外族,其他的就不用说了。罗马军团制模仿自伊达拉里亚人,而攻城技术则从希腊人那里受益良多。


        18楼2016-01-25 1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