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6 小时前 上传下载附件 (73.48 KB)
魅族MX5的这块屏幕一定会带来很多口水,因为它的白色实在是太准了,准到绝大多数用户一定会觉得它太黄。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对于任何显示相关的设备,包括摄影拍照在内,我们都需要给它定义一个白色。目前业界通行的标准是用某个温度的黑体所发射的光辐射作为白色的定义,因为这个定义符合我们对自然界的观察,毕竟太阳本身就是一个高温黑体的良好近似,它所发出的光线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某温度下的黑体辐射。而这个温度,目前使用的最主流的标准是6500K,也就是说不论是拍照、摄影、电影电视制作,还是监视、显示、印刷,大家都用6500K作为白色的标准——而6500K的白色,很接近自然光的颜色,自然光实际上是黄色的,因此6500K标准下的白,实际上的确是略带黄色。
色温越高,颜色越蓝,色温越低就越红,白炽灯的光色大概是3000K左右,实际上就非常黄。但是色温这个概念毕竟只是拟合,大部分手机的液晶屏幕用的都是白光LED做背光,这会导致实际上根本无法用某一个色温去对应它实际的白点,所以同样的色温,你可能你会觉得偏青、偏绿、偏红等等。
而MX5不存在这个问题,它的白色非常准,楼主用校色器读取的结果是6570K,非常非常接近标准的D65白。也就是说你在MX5上看到的白色,就是作为行业标准的白,而MX5的色温调节也是非常精确的在调节不偏色的白点,所以你是无法把MX5的屏幕调的偏绿、偏红的,因为它只能从黄到蓝,完全拟合色温。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觉得MX5的屏幕黄?其实主要是习惯问题,因为我们目前看到的手机屏幕,9成以上色温都偏高。楼主随便测了几台机器,苹果手机的白色色温大约在7200~7400K左右,比标准高了1000K不到;1+手机的屏幕色温大概在8900K左右,比标准高了2500K左右,MX4和4PRO的色温大概在7600K~8000K左右,比标准高了1000~1500K;华为P8的色温在8500K左右,比标准高了2000K。最夸张的是SONY的Z3,默认色温超过10000K。如果以6500K的标准来看,这些手机的白色其实都是淡蓝色,因此当你看习惯了淡蓝色,并且认为它就是白色的话,再回头看标准的6500K白,自然会觉得它是黄的。这并不代表MX5的屏幕颜色有问题,你只需要稍加习惯,你会发现这样的白色更准。
顺带一提,楼主还测试了几台笔记本的屏幕,基本都在8000K左右,也就是说,大家平时看过的未校正的消费级产品屏幕,色温普遍都是偏高的。因此会不习惯6500K的MX5。
实际上是这一代三星AMOLED的设计特点。如果有机会的话,各位可以去找一台GALAXY S6或者GALAXY NOTE 4,把它们的屏幕调成专业模式,你会发现此时这两台机器的白色也是非常准确的6500K,你就会发现,它们也很黄,但是这两台机器在专业模式下的颜色,从各大机构的评测里都能发现,是手机里最准的,没有之一,甚至可以勉强拿来做专业领域的参考。由于楼主常年都是看校正过的显示器(楼主的显示器色温6600K左右),因此第一眼看到MX5的屏幕就感觉十分舒服,也希望各位可以尝试去习惯一下,因为这毕竟不是要去习惯一个错误的东西,而是去习惯一个正确的东西,这样的习惯还是有意义的。
解释了偏黄的问题,楼主还想再多说几句。其实在两三年前,楼主是非常不喜欢AMOLED的。当时的AMOLED,亮度低、色彩差、寿命短、功耗大,楼主曾经在私下跟人吹牛的时候不止一次的说,只要是AMOLED,都不会考虑。但是这几年来三星一直在用近乎于一根筋似的劲头去研发AMOLED,问题一个接一个的解决,一直到这一代MX5和GS6所使用的面板,楼主突然发现已经很难挑出它还有什么问题了:最大亮度可以超过600cdm2(MX5没有提供);最小亮度可以低至2cdm2(曾经AMOLED最小亮度都能瞎眼);黑色终于变成彻底的不发光(曾经AMOLED的黑色能看到斑纹,代表作是MOTO Razr);纯色的干净程度大为改善(NEXUS 3那像是湿抹布擦过一样的色斑);色准的大幅度提升(看看GS2、PSV吧);调整亮度的时候,色彩漂移近乎于消失(早期GS2只要不是最大亮度就发绿,HTC G7和PSV是发紫);Pentile劣化画质的问题也大幅缓解(三星至少换过三种排列,而且分辨率提升到2K级别,再也看不出了)。甚至连AMOLED的功耗问题也在一步步解决,GS6那片5寸2K的AMOLED屏在全屏白色最大亮度的时候,功耗只有1.2W,已经低于液晶面板了……可能唯一的黑点只剩寿命和长时间固定画面下的残影了,但是这个年代的手机只要能用一年,再撑一年,不也差不多该换了么?寿命问题真的不一定是问题。
1C7A2782.JPG
所以,到了今天,即便是楼主,也必须要说,AMOLED已经可以做到全方面压制液晶,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