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穆青吧 关注:1,064贴子:8,861
  • 1回复贴,共1

当今阿訇面临的难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穆罕默德圣人*说:“当一个光阴来临时,干教门的人犹如把火块拿在手中,放下,火要熄灭;拿着,火要烧手。”
阿訇有四不得:见不得,离不得;不请去不得,请下不去使不得。尽管如此,阿訇还在坚守着最后的底线,那就是:坚忍。阿訇十忍一忍善功唯艰,二忍指责杂谈,三忍儿女难见,四忍夫妻分散,五忍高堂少孝,六忍亲朋别离,七忍刁徒难驯,八忍强梁无端,九忍市侩滋事,十忍愚民凶顽。这位阿訇说的确是;各地都存在这些问题;不知以后的教门走向何方?我很害怕。做阿訇的难;做位好阿訇的更难。不知诸位能有什么好药方治好“阿混”们的顽症。
在当今这个到处充满残酷竞争的年代里,人们的神经乃至心灵开始麻木。阿訇的哭诉尽管没有荡气回肠那么悲壮,我也不敢说阿訇是穆斯林社会的弱势群体,但至少是应该关注和理解他们。以便在弘扬伊斯兰文化的主战场上,他们再不要落下本不应该落下的泪!阿訇真累!
当今社会阿訇的工作真累,起的比公鸡还早,装的比孙子还小,十年后比爷爷还老,收入比农民工还少,担子比泰山还重,表面上比谁都好,内心比谁都苦,满腔热血把经念,当了阿訇吃苦受气,送死陪活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还累,大事小事都得小心应对,老少不能得罪,还说阿訇不对,阿訇是白衬衫不能见黑,二十四小时不能离位,整天在寺不懂社会,抛妻舍子愧对长辈,囊中羞涩真惭愧,青春年华如此荒废,仰望天空欲哭无泪,唉!当阿訇真累啊!
满腔热血把经念会,有了职业吃苦受罪,取活送死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针大点事不敢面对,一时一刻不敢离位,天天学习不懂社会,抛妻离子愧对长辈,囊中羞涩见人惭愧,高目还说阿訇不对,青春年华如此狼狈,仰望天空欲哭无泪,哎!当阿訇真累啊!
阿訇,穆圣的继承者,传播正道者,是穆斯林的精神领袖,是受人尊敬的光辉典范……等等,其名称相当高贵。但在中国其地位相当低下,不吃皇粮,得不到住房公积金不说,清真寺也没能力给阿訇们办理统筹,让歇业之后的阿訇,拥有一份养老保险糊口,拥有一份医疗保险去治病。由于工作地点的经常变动,往往还会耽误儿女的学业。
阿訇,在普通穆斯林看来,阿訇们的形象只能是义无返顾的。可是,阿訇确实有诸多的后顾之忧的,即便他们强迫自己不去考虑那些烦心的事儿也罢。吃喝拉撒睡,锅碗瓢盆茶,少有所教,老有所养的事情不只是普通穆斯林的后顾之忧,它同样也是阿訇们的烦心事情。
阿訇,三年一换,五年一轮是清真寺的基本惯例,所以说当上了阿訇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为了这个烦人的事,阿訇摧眉折腰献殷勤的活也是时常发生的。
阿訇,在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有人请时称之为阿訇老人家,无人请时则沦为失业者,清真寺出现一点风吹草动,阿訇便首当其冲地垫背人。
近几年来,阿訇的生活、经济拮据问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有很多有识之士对此振臂高呼,很多乡老、穆斯林多斯弟也高度重视,甚至有很多地方正在一步步摸索方案——摸索一个让教门正常发展的方案,也有的地方正在和政府紧密结合,让阿訇机制完善起来,把阿訇的生活保障纳入社保的范畴,这一切的一切,说明人们的对教门的认识在逐步提高。
但是有一个问题,很早就有开明之士提出呼声,但是依然不见有所转变。当今,每年各方阿訇的接送和清真寺落成典礼上的费用,如果用于改善阿訇的生活状况,每年每个方的贺方费用加上自己方阿訇流动接送上的费用,足够给清真寺添置一台电脑;如果用于阿訇生活费的提高的话,阿訇也不至于清苦的看不起病、买不起菜。如果用于走访本方的病人、贫困户的话,将会使本方的穆斯林兄弟倍感温暖、不再受难。如果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果真如此的话穆斯林的形象和清真寺礼拜者在回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将会增色不少,宣教也会事半功倍。但是偏偏没有用于这些正途不说,反而所谓的伊斯兰的精英、教门的栋梁对于迎送阿訇、大肆贺方是千里百里趋之如潮、跨市跨省乐此不疲啊……!
但是是什么原因促使这种现象的滋生蔓延呢,归纳起来不外乎几条:
1:好名沽誉:所谓的面子,尤其是所谓的大阿訇、大方;为了自己的面子,广散请帖、大肆挥霍招待;浪费了自己方上乡老的辛苦虔诚捏帖不说,又给别方造成车辆费、贺礼、误工等等诸多方面的很大的浪费。不少被邀请方,想显显实力摆摆威风,派出高级轿车,贴上经字标志,到该寺里潇洒走一回。可见,好名爱誉是一大弊端。


1楼2016-01-26 09:34回复


    IP属地:甘肃来自手机贴吧4楼2023-04-06 14: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