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对别人的在意锻炼成共情的能力。
内向者明明就是沟通之神!在沟通的五个层次中,他们很容易就进入第四层沟通:
1)一般性交谈。应酬性的,肤浅的。
2)陈述事实。
3)分享个人想法和判断。
4)分享情感。
5)沟通的高峰。
内向者非常善于解读微表情及肢体语言,聊天时对方不经意的轻拽衣角,无意识的眼球向下或者
某个特定词语对方谈话时的不断出现,都隐藏了潜意识某种深层的含义。
外向者交谈时往往更具有攻击性,所以容易忽视这些微小的信号;而内向者如果能够解读这些信息,无疑会更容易切入交谈者的频道中,与其产生共鸣。
前两天面试的时候,最后一面的大老板是个美国人,当年在耶鲁读的Asian Study,我们聊天的时候,我说我曾经写过中文小说并且获过奖。后来说到使用Excel做数据分析,他用了一个比喻,他说,All those data is telling you a story.
后来我越想越是喜欢这个比喻,或许他是无意识的表达,或许他是因为知道我有写小说的背景所以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但无疑,这样的比喻让偏文的我更易产生共鸣,甚至从数据分析这种繁琐的工作中看到了某些浪漫的特质。
这就是语言与沟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