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个春秋,有如弹指之间。
今日营地重游,心生感慨无限。
原本戈壁荒滩,一夜换了人间。
营房矗立戈壁。荒滩变成良田。
一纸命令下达,部队全部被裁。
官兵从此离去,营房空守贺兰。
如今贺兰依然,绿洲已然不见。
唯有营房孤立,见证风云变幻。
2013年9月15日,我与战友及家属一行5人从石嘴山市驱车向西北而行,辗转一个多小时后,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属地阿拉善左旗下辖宗别立乡井内的贺兰山下的一片戈壁滩上,放眼望去,一片荒凉景象。骆驼草迎着风沙在晃动中抗争,显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一根根几乎没有枝叶的树干象古化石一样矗立在戈壁滩上,似乎还能让路人想象到这里曾有过一片绿洲;偶见几丛骆驼蓬和沙葱在苦苦的挣扎中还显示着一点绿意外,戈壁滩上几乎是黄色一片。
在这片戈壁滩上,紧靠贺兰山脚,有一大片房屋,四周围墙高耸,铁将军把守着两扇锈迹斑斑的大门。院内房门已然被红砖封砌,高大的礼堂玻璃似乎已经受不起长期岁月的摧残、狂风的侵袭,不少已经破碎。花坛里没有一株有生命迹象的花草,花坛内一个圆池里已经填满了黄沙,若不是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很难想象那是一个水池。整个区域已了然无人,能见到的就是一群羊子在暖洋洋的阳光下,全然不顾我们这些造访者的到来,专心致志地寻觅着丝丝枯黄的野草。能听到的就是呜呜作响的风声,随之而来的便是黄沙扑面,眼不能睁。这里就是我们28年前的营地,曾经生活和战斗过10年的地方。
28年前,这里曾驻守着一支光荣的部队,他就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兰州军区陆军独立20师,他的前身为骑兵第2师。骑兵第2师组建于1962年10月,曾经剿匪于青海、甘南一带,后驻守在甘肃临夏地区,由原骑兵第1师所辖第4、5团和兰州军区独立骑兵第6、7团组成。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历史的部队,第4、第5团前身分别为1940年初组建的大青山骑兵支队第1、2团,第6团前身为1950年组建的一野第1军骑兵团,第7团前身为1949年组建的一野第3军骑兵大队。抗日战争时期,骑兵第2师及其前身参加了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太原、集宁、绥包、扶眉、陇东追击战、解放陕南陇南、西南等重要战役战斗。解放后参加了西北平叛和剿匪战斗。
这支部队的诞生还得从人们熟知的“珍宝岛事件”说起。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珍宝岛事件”使本来已经紧张的中苏关系,更加火药味十足。老毛子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不时地挑起事端,中国北部边界吃紧,全军进入战备状态。就在此时,根据中央军委1969年9月25日下达的命令精神,兰州军区随即于10月5日下达了《关于改编骑兵第二师为陆军第二十师的命令》。自此,骑兵第2师(欠7团)与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2团合编为陆军第20师。具体编制为: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2团改编为步兵第58团;骑兵所辖的第4、5、6团依次改编为步兵第59团、步兵第60团、师炮兵团。原骑兵师直属的警卫连、喷火连、通信连、医院、汽车排和工兵连分别改(扩)编为陆军第20师的直属单位。师部及所属各团分别由甘肃、青海等地移防宁夏贺兰山一线地区。整个移防自当年10月开始,11月结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0师 (代号5310部队) 辖步兵第58、59、60团、炮兵团、师直属队,为甲级编制,共有官兵13000余人,由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师直属队辖高炮营、工兵营、通信营、防化连,侦察连、喷火连、运输连等分队组成。后来又不断增加了一些编制和装备,如坦克营等。 1970年,20师改由宁夏军区代管。1976年底,部队代号改为84705。1983年1月,精简整编后,番号为兰州军区守备第1师。原辖58团(84755部队)、59团(84747部队)、60团(84739部队),师炮兵团(84763部队),依次改为守备1团,守备2团,守备3团和守备炮团,原部队代号未变。
陆军20师组建移防宁夏后,一开始被赋予整个贺兰山地区的坚守和国防施工任务。师部驻宁夏石嘴山市的大武口区。58团驻平罗县。59团团部和2营驻宁夏银川市附近的平吉堡奶牛场,1营驻贺兰山南段阿拉善左旗所属的木井子、长流水、腰坝一线,3营驻银川市西面的黄羊滩。60团驻贺兰山中段的石炭井地区。师炮兵团驻银川市镇北堡和贺兰县金山公社一带。
1970年5月,贺兰山南段地区交由宁夏军区独立师负责,陆军20师重点负责贺兰山北段地区的防御作战任务。根据任务分工,当年5月7日至19日全师奉命前移进山重新布防。师部移驻石炭井地区的8号泉(后勤部驻大磴沟)。58团团部驻枣窝火车站,部队分驻石嘴山矿务局、黄河石嘴山渡口、双人山一带。59团团部驻内蒙所辖阿拉善左旗宗别立公社,部队分驻贝里呼都格、跌来记、黄羊滩等地。60团团部在石炭井暂时未动,部队分驻41号、8号泉、西山坡、石炭井等处执行任务。炮兵团团部进驻阿左旗的呼鲁斯太,部队分驻呼鲁斯太、中田、乌(达)巴(彦浩特)公路94至97公里段。当年全师部队在各自的驻地修建了半地窝子式的简易营房,安营扎寨。后来,师后勤部又先后移驻塔塔沟,1973年正式移驻8号泉。师医院由石炭井移驻塔塔沟。58团团部驻西沟,60团团部移驻41号,其余未变。
受命于危难之中的陆军第20师,为加强祖国的西北边防,千里跃进贺兰山,为祖国的北大门站岗,这一站就是16载。在这16年的时间里,部队在贺兰山山中修建了许多永久性的防御工事,把贺兰山建设成了一座钢铁堡垒。在完成国防施工、军事训练、战备执勤任务的同时,还修建了坚固耐用、居住舒适的营房。此外,部队还组织官兵打井抽水,开垦戈壁荒滩,种植蔬菜,改善生活,植树造林、种草种花,美化环境,使各个营地及周边变成了一片绿洲。
我所服役的部队,就是眼前这片营房里住着的陆军20师步兵第59团。记得那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个春天,也就是1976年2月中旬的一天,我们先在县城集中,第二天,二百多名青川籍的有志青年由几辆解放大卡车送至广元火车站,在那里与广元市中区(当时的广元县)入伍的青年汇合,一起登上了一列由货车车厢组成的“闷罐子”军列,先是沿宝成线向东北而行,在宝鸡进入陇海线转向西北而行,至兰州后,转向沿包兰线向东北而行进入宁夏,最后在宁夏平罗(今石嘴山)转入一个运输煤矿的专线(平汝线),直接把我们送到了贺兰山中内蒙古所辖的宗别立这片戈壁滩上的兵营里,开始了戍守贺兰山的军营生涯。在这里,我们融入了一个兄弟般的大家庭,一干就是10年,直至1985年“百万大裁军”,部队全部裁减,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这块熟悉的土地,可爱的军营。
我在这个部队的10年中,曾先后当过侦察兵、团公务员(警卫员)、代理收发、排长、副政治指导员、干部干事、保卫干事等职,先后在多个连队和司、政机关工作,对部队和这里的自然情况还算熟悉。清楚记得,那时这里的条件很差,特别是气候条件,与天府之国的老家相比,有天壤之别。那时全球气温比现在低,这里就更低,整个冬天大地几乎被白雪覆盖。风是这里的最大特色,无论春夏秋冬,几乎是“全日制”,吹起的沙子常常打得脸手疼痛。但对有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光荣传统的人民解放军来说,克服困难,改造自然的能力不容置疑。部队虽施工、训练、执勤等任务繁重,但全体官兵发扬“艰苦奋斗,自觉奉献”的“贺兰山精神”,为了国家利益坚守贺兰山,建设贺兰山,把总政治部肯定的“贺兰山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经过十多年坚苦创业,半地窝子式的简易营房变成了坚固耐用、美观舒适的砖房;营区内外、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草丛生,营区周边大片戈壁滩成了部队的蔬菜地,荒凉的戈壁滩变成了一片绿洲。
弹指一挥间,16年后,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支英雄的部队悄然地消失在了“百万大裁军”中。自此,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我们的部队虽然消失了,但曾经为此一道洒过血,流过汗,奉献了青春的每一位官兵永远不会忘记这里亲手栽下的一草一木,亲手增添的一砖一瓦,特别不会忘记巍巍贺兰山,这已经成为我们心中那座永远不倒的丰碑。28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站到这里时,往事如烟,无限感慨,许多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如今,绿洲又变成了戈壁滩,风声代替了歌声。但在兰州军区精心保护下,永不倒塌的营房永远见证着这支部队曾经的辉煌,唤起更多人对为祖国安宁而奉献过的人们的怀念。
今日营地重游,心生感慨无限。
原本戈壁荒滩,一夜换了人间。
营房矗立戈壁。荒滩变成良田。
一纸命令下达,部队全部被裁。
官兵从此离去,营房空守贺兰。
如今贺兰依然,绿洲已然不见。
唯有营房孤立,见证风云变幻。
2013年9月15日,我与战友及家属一行5人从石嘴山市驱车向西北而行,辗转一个多小时后,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属地阿拉善左旗下辖宗别立乡井内的贺兰山下的一片戈壁滩上,放眼望去,一片荒凉景象。骆驼草迎着风沙在晃动中抗争,显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一根根几乎没有枝叶的树干象古化石一样矗立在戈壁滩上,似乎还能让路人想象到这里曾有过一片绿洲;偶见几丛骆驼蓬和沙葱在苦苦的挣扎中还显示着一点绿意外,戈壁滩上几乎是黄色一片。
在这片戈壁滩上,紧靠贺兰山脚,有一大片房屋,四周围墙高耸,铁将军把守着两扇锈迹斑斑的大门。院内房门已然被红砖封砌,高大的礼堂玻璃似乎已经受不起长期岁月的摧残、狂风的侵袭,不少已经破碎。花坛里没有一株有生命迹象的花草,花坛内一个圆池里已经填满了黄沙,若不是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很难想象那是一个水池。整个区域已了然无人,能见到的就是一群羊子在暖洋洋的阳光下,全然不顾我们这些造访者的到来,专心致志地寻觅着丝丝枯黄的野草。能听到的就是呜呜作响的风声,随之而来的便是黄沙扑面,眼不能睁。这里就是我们28年前的营地,曾经生活和战斗过10年的地方。
28年前,这里曾驻守着一支光荣的部队,他就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兰州军区陆军独立20师,他的前身为骑兵第2师。骑兵第2师组建于1962年10月,曾经剿匪于青海、甘南一带,后驻守在甘肃临夏地区,由原骑兵第1师所辖第4、5团和兰州军区独立骑兵第6、7团组成。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历史的部队,第4、第5团前身分别为1940年初组建的大青山骑兵支队第1、2团,第6团前身为1950年组建的一野第1军骑兵团,第7团前身为1949年组建的一野第3军骑兵大队。抗日战争时期,骑兵第2师及其前身参加了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太原、集宁、绥包、扶眉、陇东追击战、解放陕南陇南、西南等重要战役战斗。解放后参加了西北平叛和剿匪战斗。
这支部队的诞生还得从人们熟知的“珍宝岛事件”说起。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珍宝岛事件”使本来已经紧张的中苏关系,更加火药味十足。老毛子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不时地挑起事端,中国北部边界吃紧,全军进入战备状态。就在此时,根据中央军委1969年9月25日下达的命令精神,兰州军区随即于10月5日下达了《关于改编骑兵第二师为陆军第二十师的命令》。自此,骑兵第2师(欠7团)与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2团合编为陆军第20师。具体编制为: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2团改编为步兵第58团;骑兵所辖的第4、5、6团依次改编为步兵第59团、步兵第60团、师炮兵团。原骑兵师直属的警卫连、喷火连、通信连、医院、汽车排和工兵连分别改(扩)编为陆军第20师的直属单位。师部及所属各团分别由甘肃、青海等地移防宁夏贺兰山一线地区。整个移防自当年10月开始,11月结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0师 (代号5310部队) 辖步兵第58、59、60团、炮兵团、师直属队,为甲级编制,共有官兵13000余人,由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师直属队辖高炮营、工兵营、通信营、防化连,侦察连、喷火连、运输连等分队组成。后来又不断增加了一些编制和装备,如坦克营等。 1970年,20师改由宁夏军区代管。1976年底,部队代号改为84705。1983年1月,精简整编后,番号为兰州军区守备第1师。原辖58团(84755部队)、59团(84747部队)、60团(84739部队),师炮兵团(84763部队),依次改为守备1团,守备2团,守备3团和守备炮团,原部队代号未变。
陆军20师组建移防宁夏后,一开始被赋予整个贺兰山地区的坚守和国防施工任务。师部驻宁夏石嘴山市的大武口区。58团驻平罗县。59团团部和2营驻宁夏银川市附近的平吉堡奶牛场,1营驻贺兰山南段阿拉善左旗所属的木井子、长流水、腰坝一线,3营驻银川市西面的黄羊滩。60团驻贺兰山中段的石炭井地区。师炮兵团驻银川市镇北堡和贺兰县金山公社一带。
1970年5月,贺兰山南段地区交由宁夏军区独立师负责,陆军20师重点负责贺兰山北段地区的防御作战任务。根据任务分工,当年5月7日至19日全师奉命前移进山重新布防。师部移驻石炭井地区的8号泉(后勤部驻大磴沟)。58团团部驻枣窝火车站,部队分驻石嘴山矿务局、黄河石嘴山渡口、双人山一带。59团团部驻内蒙所辖阿拉善左旗宗别立公社,部队分驻贝里呼都格、跌来记、黄羊滩等地。60团团部在石炭井暂时未动,部队分驻41号、8号泉、西山坡、石炭井等处执行任务。炮兵团团部进驻阿左旗的呼鲁斯太,部队分驻呼鲁斯太、中田、乌(达)巴(彦浩特)公路94至97公里段。当年全师部队在各自的驻地修建了半地窝子式的简易营房,安营扎寨。后来,师后勤部又先后移驻塔塔沟,1973年正式移驻8号泉。师医院由石炭井移驻塔塔沟。58团团部驻西沟,60团团部移驻41号,其余未变。
受命于危难之中的陆军第20师,为加强祖国的西北边防,千里跃进贺兰山,为祖国的北大门站岗,这一站就是16载。在这16年的时间里,部队在贺兰山山中修建了许多永久性的防御工事,把贺兰山建设成了一座钢铁堡垒。在完成国防施工、军事训练、战备执勤任务的同时,还修建了坚固耐用、居住舒适的营房。此外,部队还组织官兵打井抽水,开垦戈壁荒滩,种植蔬菜,改善生活,植树造林、种草种花,美化环境,使各个营地及周边变成了一片绿洲。
我所服役的部队,就是眼前这片营房里住着的陆军20师步兵第59团。记得那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个春天,也就是1976年2月中旬的一天,我们先在县城集中,第二天,二百多名青川籍的有志青年由几辆解放大卡车送至广元火车站,在那里与广元市中区(当时的广元县)入伍的青年汇合,一起登上了一列由货车车厢组成的“闷罐子”军列,先是沿宝成线向东北而行,在宝鸡进入陇海线转向西北而行,至兰州后,转向沿包兰线向东北而行进入宁夏,最后在宁夏平罗(今石嘴山)转入一个运输煤矿的专线(平汝线),直接把我们送到了贺兰山中内蒙古所辖的宗别立这片戈壁滩上的兵营里,开始了戍守贺兰山的军营生涯。在这里,我们融入了一个兄弟般的大家庭,一干就是10年,直至1985年“百万大裁军”,部队全部裁减,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告别了这块熟悉的土地,可爱的军营。
我在这个部队的10年中,曾先后当过侦察兵、团公务员(警卫员)、代理收发、排长、副政治指导员、干部干事、保卫干事等职,先后在多个连队和司、政机关工作,对部队和这里的自然情况还算熟悉。清楚记得,那时这里的条件很差,特别是气候条件,与天府之国的老家相比,有天壤之别。那时全球气温比现在低,这里就更低,整个冬天大地几乎被白雪覆盖。风是这里的最大特色,无论春夏秋冬,几乎是“全日制”,吹起的沙子常常打得脸手疼痛。但对有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光荣传统的人民解放军来说,克服困难,改造自然的能力不容置疑。部队虽施工、训练、执勤等任务繁重,但全体官兵发扬“艰苦奋斗,自觉奉献”的“贺兰山精神”,为了国家利益坚守贺兰山,建设贺兰山,把总政治部肯定的“贺兰山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经过十多年坚苦创业,半地窝子式的简易营房变成了坚固耐用、美观舒适的砖房;营区内外、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草丛生,营区周边大片戈壁滩成了部队的蔬菜地,荒凉的戈壁滩变成了一片绿洲。
弹指一挥间,16年后,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支英雄的部队悄然地消失在了“百万大裁军”中。自此,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我们的部队虽然消失了,但曾经为此一道洒过血,流过汗,奉献了青春的每一位官兵永远不会忘记这里亲手栽下的一草一木,亲手增添的一砖一瓦,特别不会忘记巍巍贺兰山,这已经成为我们心中那座永远不倒的丰碑。28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站到这里时,往事如烟,无限感慨,许多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如今,绿洲又变成了戈壁滩,风声代替了歌声。但在兰州军区精心保护下,永不倒塌的营房永远见证着这支部队曾经的辉煌,唤起更多人对为祖国安宁而奉献过的人们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