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演绎吧 关注:96,290贴子:1,158,366
  • 10回复贴,共1

『原创』我居北海君南海,雁寄传书谢不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文二楼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1-28 12:53回复
    偷偷插个楼,喜欢镇楼衣服!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1-28 14:41
    收起回复
      其实我看好久了一直在等更新都不敢插但是为什么一直不更新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28 18:18
      收起回复
        我是来搬运的小天使。
        “词中之龙”稼轩词军事意象略析
        摘 要:辛弃疾词中,大量使用了诸如长剑、箭、戈、雕弓、胡骑、将军、壮士、旌旗等军事类意象。分析这些军事类意象的形成原因及其所包含的内涵,对于解析辛弃疾的精神世界,探寻其爱国精神的形成,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辛弃疾词 阶段性特征 意象 军事 深层内涵自我认同 爱国情怀


        IP属地:福建7楼2016-01-28 19:25
        收起回复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词人,人称词中之龙,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而在这六百多首词作中,从战争、政治、哲理,到友情、恋情、田园风光、民俗人情、日常生活、读书感受等题材无不涉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
          杨海明先生曾认为,刘熙载评价东坡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对于苏轼此而言有所夸张,而用来评价辛弃疾词则颇为准确。词本产生于闺房之中,描写对象最初不外乎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以缠绵、温柔的特点见长。
          唐五代时,词多用于遣兴娱宾;到柳永、苏轼时,词的意象发展到文士的日常生活;南渡时期,词的意象转为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生活;到了辛弃疾时,词的意象又发生了一次大的转换,战争、军事意象成为了辛词独特的艺术风景线,这是辛弃疾熟悉军旅生活和其特有眼光审美的结果,也是辛词豪放词的特征之一。
          一、稼轩词军事意象分类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
          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如刘勰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谢榛说“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
          ”直至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实际上只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
          军事意象,顾名思义,就是在词的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与战争、军旅、兵器等军事内容相关的意象或意象群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按照王国维的说法,我们通过对稼轩词军事意象的解读来还原词人的“当初的内在之意”,具体说来,辛弃疾词的军事意象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军事行为动态意象。比如:“射”,“莫射南山虎”(《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射虎山横一骑”(《八声甘州》)。“骑”,“车骑雍容”(《去国帖》);“胡骑猎清秋”(《水调歌头·舟次扬洲和人韵》)。“戎”,“却将万字平戎策”(《鹧鸪天》);“算平戎万里”(《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战”,“一战东归”(《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将军百战声名裂”(《贺新郎·送茂嘉十二弟》)。这一系列表现动作、行为的军事意象的运用,把战争场面和交战具体情况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类,英雄人物意象。辛弃疾词中常出现古代历史人物,诸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孙权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描写的就是胸怀抱负的刘备,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描写的是英雄才俊孙权,辛弃疾将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提醒自己要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同时虽然这些英雄人物的词语更多包含的是一些典故,但是这些人物是属于“将军”一类词语的具体化表现,而这些英雄人物的典故,很多都包含有战争或军事行为的意象。通过统计我们发现,辛弃疾对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运用次数比其他时期人物格外要多,如:“英雄”,“英雄无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诸葛”,“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贺新郎》);“东北看惊诸葛表”(《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反复出现的“孙仲谋”,“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此外,“壮士”、“曹”、“刘”等都是辛弃疾比较常用的意象。
          第三类,兵器意象。“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满江红》)中的“剑”、“铗”,等等都是辛弃疾作战时常用到的兵器,因此也自然成为了辛弃疾抒发壮志的媒介作为行伍出身的辛弃疾,由于南渡之前的军旅生涯,它既熟悉军事生活,又常常期待再次驰骋疆场,建立功勋,所以这类兵器意象占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词人,人称词中之龙,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而在这六百多首词作中,从战争、政治、哲理,到友情、恋情、田园风光、民俗人情、日常生活、读书感受等题材无不涉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
          杨海明先生曾认为,刘熙载评价东坡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对于苏轼此而言有所夸张,而用来评价辛弃疾词则颇为准确。词本产生于闺房之中,描写对象最初不外乎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以缠绵、温柔的特点见长。唐五代时,词多用于遣兴娱宾;到柳永、苏轼时,词的意象发展到文士的日常生活;南渡时期,词的意象转为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生活;到了辛弃疾时,词的意象又发生了一次大的转换,战争、军事意象成为了辛词独特的艺术风景线,这是辛弃疾熟悉军旅生活和其特有眼光审美的结果,也是辛词豪放词的特征之一。
          一、稼轩词军事意象分类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辛词军事意象的大多数:“剑”意象,“剑气已横秋”(《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弓”意象,“缺月初弓”(《沁园春·叠嶂西驰》);“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刀”意象,“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一枝花》);“莫说弓刀事业,


          IP属地:福建8楼2016-01-28 19:25
          回复
            啊啊啊……求链接!求衣服链接…!😂😂好美!嗷嗷嗷想入手,求楼主赐下链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2-01 17:19
            回复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2-06 14: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