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古时称“凤岗”。据《饶平县志》记载:“明初凤岗改名黄冈埠。”“洪武三年设黄冈巡检司”。究竟凤岗为何要改称黄冈,这还须先弄清“凤岗”的由来。原来,黄冈北面东侧,乃是凤岭余脉冈陵,故名凤岗。凤岗之后又为何演变为黄冈呢?这里头有个传说。
明初,朝廷决定在这里设巡检司以镇平祸乱,当时饶平尚属潮州府的海阳县,海阳县令便派刘宗仁来主办这事。刘是湖广人,操荆楚音,完全不懂潮语,上司叫他来凤岗,他误听作“黄冈”,呈文也写作“黄冈”,文到上司,也就照批。黄冈之名遂流传至今。
至于民间把“黄冈”又叫瓮城,这里头也有一段故事。据清《饶平县志》载:明嘉靖戊申年,因倭寇蹂躏居民,余廷仁等呈请当道筑城御寇,潮州知府郭春震来到黄冈,着手规划建城。东门在今猪仔场街与中山路交汇处,向北至菜石狮巷北,折西至蟹洞,再向西至小金山西侧。南面直至溪畔街头,折西至太平门,稍偏西北沿今于末路南边向西进,至城隍庙西侧会合。这样,兵家防御之城,又酷似一个向东平放的大瓮,城开四门,东门特别阔大,且外门拱成圆形,颇似瓮嘴,从此,远近都知黄冈叫瓮城。
明初,朝廷决定在这里设巡检司以镇平祸乱,当时饶平尚属潮州府的海阳县,海阳县令便派刘宗仁来主办这事。刘是湖广人,操荆楚音,完全不懂潮语,上司叫他来凤岗,他误听作“黄冈”,呈文也写作“黄冈”,文到上司,也就照批。黄冈之名遂流传至今。
至于民间把“黄冈”又叫瓮城,这里头也有一段故事。据清《饶平县志》载:明嘉靖戊申年,因倭寇蹂躏居民,余廷仁等呈请当道筑城御寇,潮州知府郭春震来到黄冈,着手规划建城。东门在今猪仔场街与中山路交汇处,向北至菜石狮巷北,折西至蟹洞,再向西至小金山西侧。南面直至溪畔街头,折西至太平门,稍偏西北沿今于末路南边向西进,至城隍庙西侧会合。这样,兵家防御之城,又酷似一个向东平放的大瓮,城开四门,东门特别阔大,且外门拱成圆形,颇似瓮嘴,从此,远近都知黄冈叫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