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大同吧 关注:39,332贴子:2,343,137
  • 13回复贴,共1

解放初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城里的四合院租住给了新增人口,当时这些人家们多住在四合院的东,西房或南房,这些房子面积都不大。每当夏天炎热难熬的时节就在院子里盘个泥炉子来做饭,这种炉子人们就叫做春灶炉子。当初这种炉子都是心灵手巧的女人们做的,用一个破缸底做底座,用黄土和泥用砖瓦逐步泥出进风口,炉膛和出烟口,这种炉子下小上大园乎乎的再刷上大白粉非常漂亮,象半截佛塔或是一个泥钵。做饭的时候搬出风匣用来增加火力,平时不用的时候扣个盆子以防雨淋。也有人家用煤油筒子泥一个简单的炉子那就不好看了,还有年轻人直接把火炉子搬出来图个方便。每当做饭的时候院子里烟雾腾腾的,随着风匣呱哒,呱哒的声音灶口呼呼地喷出滚滚浓烟,孩子们就随着烟雾尽情地穿越追逐着玩耍,不时地被家长喊喝着,直到吃饭的时候一切恢复了平静。
进入六十年代随着房产的国有化和人口的增加,春灶炉子逐渐变成了连二的大灶台,院里和大街上到处晒着麻黄草,风匣也被电风机取代。到七,八十年代四合院里就被差次不齐的各种小房塞的乱七八糟的了。九十年代大同的雾霾污染最严重的时期。进入二十一世纪虽然大部分人们住进各式楼房里,但是仍有许多老年人住在这里,他们不是不想住楼房而是把好房让给儿孙们了。


1楼2016-01-29 08:16回复


    2楼2016-01-29 19:49
    回复
      我家的春灶炉子,是在院子里用砖盘的灶,连二的灶台,是我少年难忘的回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29 22:41
      回复
        但不知为什么叫春灶炉子?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1-29 22:42
        收起回复
          你让我想起我妈妈的艰苦。


          来自iPad6楼2016-01-30 09:40
          回复
            现在好多了


            IP属地:北京7楼2016-01-30 21:29
            回复
              回忆过去就是为了更好地珍惜今天的生活。


              8楼2016-01-30 21:32
              回复
                以前没听说过,记忆中好像也没有过这样的手工,很有意思,楼主可以再多写一些,带我们一起回忆老大同。


                IP属地:安徽9楼2016-02-02 10:50
                回复
                  娓娓道来,直叫人穿越回那时年代,单调、清贫却幸福着的童年。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02-03 07:20
                  回复
                    好文。令人回味,惆怅,叹岁月流逝,生活变迁。


                    11楼2016-02-03 22:18
                    回复


                      12楼2016-02-15 10:09
                      回复
                        春灶炉子,很好用


                        13楼2016-02-15 1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