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五千年吧 关注:1,553贴子:45,397
  • 9回复贴,共1

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1楼2016-01-31 21:19回复
    灶王爷腊月廿三上天向玉帝汇报这家日子过得怎么样,有无铺张,有无浪费,大年初一回来。


    2楼2016-01-31 21:21
    回复
      小时候住在农村,家家户户做饭都是烧柴火或煤,因此每户家中都有一口大灶,灶上方烟囱边贴着灶司菩萨像。许多家庭即便是搬入了商品房,也会在现代化的厨房留出一个位置供奉灶神爷,两旁常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每到十二月廿三,祭灶便是厨房灶间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3楼2016-01-31 21:24
      回复
        据民间传说,灶王爷坐在厨灶中间,看这户人家是怎么生活和行事的,把好事坏事记录下来,到腊月廿三这天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保平安”,人们逐渐形成了在这一天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爷,“粘”住它的嘴的习俗。


        4楼2016-01-31 21:25
        回复
          在这一天,除了祭灶,过去还有请人“跳灶舞”的习俗:没有成型的音乐,舞者就踩着鼓点起舞,起源是这一天火神要去四处放火,济公知道此事后就化身美女,跳舞迷惑火神误了放火的时辰,求得民间的平安。


          5楼2016-01-31 21:26
          回复
            旧时,家家厨房都供奉灶王爷神像。三炷清香、几盆祭灶果、三碟小菜就是一般人家祭灶的全套准备了。
            祭灶开始,在香炉里点三炷香,供上灶饼、芝麻糖、糖瓜儿等祭祀用品;全家老小跪在灶坑前,把灶王爷神像从神位上“请”下来,点着香纸一起烧化并祈求平安;然后燃放鞭炮,为灶王爷送行,称之为“上天”。


            6楼2016-01-31 21:27
            回复
              廿三祭灶可以说是以前小孩子一年中最开心的一天,因为大人们祭完“灶君菩萨”后,供品大都分给小孩子吃,据说吃了会聪明,菩萨会更保佑。虽然那时的“祭灶果”可能只是一些油炸的面粉条或者土产糕饼,连“油枣”“绞酥”都算难得的美食,可现在回想起来却格外有滋味。


              7楼2016-01-31 21:28
              回复
                “廿三,糖瓜粘”,说起祭灶,就不得不提“祭灶果”。
                关于“祭灶果”的记忆并不如它本身那么甜蜜。旧时,农村生活水平低下,一年难得吃甜点,因此长辈在“小年”这天要给小孩子“祭灶果”吃,既希望他们能如方言所说“祭灶果,吃了乖乖过”,同时也祈求一家人在新年的生活能像这些糖果甜如蜜。
                  大多数“80后”都曾有过和“祭灶果”有关的美好记忆:红蛋、白蛋、麻球、油果、脚骨糖……每到腊月廿三,总会迫不及待地等着长辈把包装袋拆开,先把自己喜欢吃的品种挑出来,不见得有多好吃,但这就像一种仪式,只有吃了“祭灶果”,这个年的头才算开得完整。


                8楼2016-01-31 21:29
                回复


                  9楼2016-01-31 21:30
                  回复
                     好了,祭灶之后就要准备过年喽!


                    10楼2016-01-31 2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