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人乘飞机出行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很多人都能感觉到刚下飞机的时候,耳朵会闷、堵,大多能在一两个小时内缓解。而少数比较严重的会觉得耳朵听不见声音了,这是为什么呢?哪些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出现了该如何处理?今天赵医生就说说耳朵和飞机之间到底出了什么梗。
一、先认识耳朵里的一条暗道
耳朵并不只是脑袋两边的小扇子,里面还有复杂的中耳和内耳。内耳隐藏最深,属于耳朵的“高层”,完全被骨头封闭起来,轻易不显山露水。中耳则是半遮半掩的,和外耳道之间有鼓膜隔着,但有个暗道(咽鼓管),中耳通过这个暗道和鼻咽部(在鼻子和嗓子交界区域)相通,在鼻咽部有个开口能和外界通气。这个暗道并不是24小时在那杵着,吃饭喝水的时候,咽部肌肉运动它才会打开,让中耳透透气,平常大部分时间是关闭的。
二、什么是航空性中耳炎?
民航飞机根据飞行的距离不同,飞行高度也各不相同,多数可达到万米。从如此的高度下降,密闭再好机舱都会出现一个气压的变化,而中耳这个平时密不透风,偶尔打开的古怪脾气和飞机这忽高忽低的节奏撞在一起,就像是青春期碰上了更年期。飞机降落后,中耳内气压比体外的要低,首当其冲的就是鼓膜,受外界高气压影响而内陷,会觉得耳朵闷、痛。如果一段时间无法调整到和体外相同,中耳内原有残余的气体被鼓室内粘膜吸收干净,咽鼓管又迟迟不放空气进来,中耳粘膜会渗出液体,在中耳形成了一种比较特殊的中耳炎—航空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不像化脓性中耳炎那样剧烈的疼痛,主要是耳朵里灌满了水一样的感觉。
其实,乘飞机对耳朵造成的损害,不仅仅是对普通乘客,即便是专业的空乘人员也很难避免,根据国航航卫中心客舱航医室公布的数据,在2007 - 2009 年间,国航航班的乘务人员共出现了333 例航空性中耳炎,占此阶段飞行人数的9%,其中有4例是很少见的航空性鼓膜穿孔。
三、哪些因素会导致航空性中耳炎呢?
航空性中耳炎的外界因素是气压的变化,如果飞机从高空降落时速度过快,再好的咽鼓管也难以适应,估计国航里出现航空性中耳炎的那批空乘人员是碰上了一些飞机骤降的情况而中枪的。内在因素方面,如果乘客在感冒、鼻炎发作期间乘机,此时咽鼓管的功能更容易掉链子而造成航空性中耳炎。
四、如何避免航空性中耳炎?
1、在飞机即将起飞时,空乘人员都会说一些乘机时注意事项,嘱咐在降落时应多作吞咽、咀嚼、打呵欠或捏鼻鼓气等动作(可惜经常被忽视),这些动作就是让咽鼓管多活动,使中耳内的气压尽快达到与外界平衡的;
2、处于感冒、鼻炎发作阶段时尽量不选择飞机出行,实在无法回避的,可在下飞机后尽快向鼻腔内滴一些收缩鼻腔粘膜的滴鼻剂。
注意:对于普通人适合的捏鼻子鼓气方法,对于鼻腔有较多鼻涕的人不适合。滴鼻的药品很多,但尽量不要使用“滴鼻净”,医院有安全性更好的剂型,还有专门的儿童装滴鼻剂供小朋友使用。
五、出现了航空性中耳炎该如何治疗?
在有足够的准备下,绝大多数乘客可以避免出现航空性中耳炎。不幸中枪者,及时处置还是很容易康复的。
● 下飞机后,如果耳朵疼痛剧烈,或者明显觉得听力受到影响,数小时到一天都不缓解就需要尽快就医;
● 通过滴鼻剂,减少鼻腔分泌物的药物治疗,多数都可以几天内缓解;
● 已经有明显的积液,可以通过鼓膜穿刺的方法将液体抽出来。这个方法听着有点恐怖,其实和打点滴时在手背扎针差不多;
● 而万一喝凉水都塞牙的出现了鼓膜穿孔,绝大多数也会愈合。实在不愈合,咳咳,那可是比中五百万都要低的小概率事件啊,靠手术修补吧。
做好足够的预防工作,乘飞机还是很安全的,出现问题及时就医,乱用药反倒有可能加重耳朵的损害,祝大家都能顺利在云端旅行。
(转自赵亮医生新浪微博@耳科赵医生,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