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一切色彩,不外由红黄蓝三色变化而生。故红黄
蓝三者称为“三原色”。三原色各有其特性:红热烈、黄庄严,蓝沉静。每两种原
色相拼合,成为“三间色”,即红黄为橙,红蓝为紫,黄蓝为绿。三间色亦各有其
特性:橙是热烈加庄严,即神圣;紫是热烈加沉静,即高贵;绿为庄严加沉静,即
和平也。如此屡次拼合,即可产生无穷的色彩,各有无穷的特性。今红与绿相配合
,换言之,即红与黄蓝相配合。此中三原色俱足。换言之,即包含着世间一切色彩
。故映入人目,感觉饱和而圆满,无所偏缺。可知红绿对比之所以使人感觉美满,
根本的原因在于三原色的俱足。然三原色俱足的对比,不止红绿一种配合而已。黄
与紫红蓝,蓝与橙红黄,都是三原色俱足的。何以红与绿的配合特别美满
呢这是由于三原色性状不同之故。色彩中分阴阳二类,红为阳之主;色彩中分明
暗二类,红为明之主;色彩中分寒暖二类,红为暖之主。阳强于阴,明强于暗,暖
强于寒。故红为三原色中最强者,力强于黄,黄又力强于蓝。故以黄蓝合力绿
来对比红,最为势均力敌。红蓝紫对比黄次之。红黄橙对比蓝又次之。从
它们的象征上看,也可明白这个道理:热烈、庄严与沉静,在人的感情的需要上,
也作顺次的等差。热烈第一,庄严次之,沉静又次之。重沉静者失之柔,重庄严者
失之刚。只有重热烈者,始得阴阳刚柔之正,而合于人的感情的需要,尤适于生气
蓬勃的人的心情。故朴厚的原始人欢喜红绿;天真的儿童欢喜红绿;喜庆的人欢喜
红绿;受了丽日和风的熏陶,忘怀了时世的忧患,而彷徨于西湖滨的我,也欢喜“
赤栏桥外柳千条”的色彩的饱和,因此暂时体验了人们观赏时的幸福的心情。
——《缘缘堂随笔》
蓝三者称为“三原色”。三原色各有其特性:红热烈、黄庄严,蓝沉静。每两种原
色相拼合,成为“三间色”,即红黄为橙,红蓝为紫,黄蓝为绿。三间色亦各有其
特性:橙是热烈加庄严,即神圣;紫是热烈加沉静,即高贵;绿为庄严加沉静,即
和平也。如此屡次拼合,即可产生无穷的色彩,各有无穷的特性。今红与绿相配合
,换言之,即红与黄蓝相配合。此中三原色俱足。换言之,即包含着世间一切色彩
。故映入人目,感觉饱和而圆满,无所偏缺。可知红绿对比之所以使人感觉美满,
根本的原因在于三原色的俱足。然三原色俱足的对比,不止红绿一种配合而已。黄
与紫红蓝,蓝与橙红黄,都是三原色俱足的。何以红与绿的配合特别美满
呢这是由于三原色性状不同之故。色彩中分阴阳二类,红为阳之主;色彩中分明
暗二类,红为明之主;色彩中分寒暖二类,红为暖之主。阳强于阴,明强于暗,暖
强于寒。故红为三原色中最强者,力强于黄,黄又力强于蓝。故以黄蓝合力绿
来对比红,最为势均力敌。红蓝紫对比黄次之。红黄橙对比蓝又次之。从
它们的象征上看,也可明白这个道理:热烈、庄严与沉静,在人的感情的需要上,
也作顺次的等差。热烈第一,庄严次之,沉静又次之。重沉静者失之柔,重庄严者
失之刚。只有重热烈者,始得阴阳刚柔之正,而合于人的感情的需要,尤适于生气
蓬勃的人的心情。故朴厚的原始人欢喜红绿;天真的儿童欢喜红绿;喜庆的人欢喜
红绿;受了丽日和风的熏陶,忘怀了时世的忧患,而彷徨于西湖滨的我,也欢喜“
赤栏桥外柳千条”的色彩的饱和,因此暂时体验了人们观赏时的幸福的心情。
——《缘缘堂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