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红菱03吧 关注:51贴子:9,381

回复:【我穷了】其实只是没有了纸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间一切色彩,不外由红黄蓝三色变化而生。故红黄
蓝三者称为“三原色”。三原色各有其特性:红热烈、黄庄严,蓝沉静。每两种原
色相拼合,成为“三间色”,即红黄为橙,红蓝为紫,黄蓝为绿。三间色亦各有其
特性:橙是热烈加庄严,即神圣;紫是热烈加沉静,即高贵;绿为庄严加沉静,即
和平也。如此屡次拼合,即可产生无穷的色彩,各有无穷的特性。今红与绿相配合
,换言之,即红与黄蓝相配合。此中三原色俱足。换言之,即包含着世间一切色彩
。故映入人目,感觉饱和而圆满,无所偏缺。可知红绿对比之所以使人感觉美满,
根本的原因在于三原色的俱足。然三原色俱足的对比,不止红绿一种配合而已。黄
与紫红蓝,蓝与橙红黄,都是三原色俱足的。何以红与绿的配合特别美满
呢这是由于三原色性状不同之故。色彩中分阴阳二类,红为阳之主;色彩中分明
暗二类,红为明之主;色彩中分寒暖二类,红为暖之主。阳强于阴,明强于暗,暖
强于寒。故红为三原色中最强者,力强于黄,黄又力强于蓝。故以黄蓝合力绿
来对比红,最为势均力敌。红蓝紫对比黄次之。红黄橙对比蓝又次之。从
它们的象征上看,也可明白这个道理:热烈、庄严与沉静,在人的感情的需要上,
也作顺次的等差。热烈第一,庄严次之,沉静又次之。重沉静者失之柔,重庄严者
失之刚。只有重热烈者,始得阴阳刚柔之正,而合于人的感情的需要,尤适于生气
蓬勃的人的心情。故朴厚的原始人欢喜红绿;天真的儿童欢喜红绿;喜庆的人欢喜
红绿;受了丽日和风的熏陶,忘怀了时世的忧患,而彷徨于西湖滨的我,也欢喜“
赤栏桥外柳千条”的色彩的饱和,因此暂时体验了人们观赏时的幸福的心情。
——《缘缘堂随笔》


36楼2016-02-11 12:18
回复
    在古代,杀头犯穿红衣服,红是
    罪恶的象征。在现代,车站上阻止火车前进用红旗,马路上阻止车马前进用红灯,
    红是危险的象征。义旗大都用红,红是革命的。


    37楼2016-02-11 12:18
    收起回复
      毕业的快乐,常在于未毕业之时;一毕业,快乐便消失
      ,有时反而来了悲哀。只有将毕业而未毕业的时候,学生才能真正地,浓烈地尝
      到毕业的快乐的滋味


      38楼2016-02-11 12:18
      回复
        酒阑人散,皓月
        当空,湖水如镜,花影满堤。


        39楼2016-02-11 12:18
        回复
          而我们,原是常住在乡间田
          畔的人,在这清明节离去了乡间而到红尘万丈的中心的洋楼上来鉴赏玻璃瓶里的四只小蝌蚪
          ,自己觉得可笑。这好比富翁舍弃了家里的酒池肉林而加入贫民队里来吃大饼油条;又好比
          帝王舍弃了上苑三千而到民间来钻穴窥墙。


          40楼2016-02-11 12:19
          回复
            伯伯不一定是尊称。我们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故猫也不妨称
            为“猫伯伯”。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地称之为伯伯。


            41楼2016-02-11 12:39
            回复
              坐着喝茶时,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此
              时我但见贵客的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
              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礼,一面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
              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也何必做杀风景的主人呢
              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42楼2016-02-11 12:39
              回复
                其中汗流满背地扛行李的人,喘息狂奔的赶火
                车的人,急急忙忙地背着箱笼下车的人,拿着红绿旗子指挥开车的人,在我看来仿佛都干着
                有兴味的游戏,或者在那里演剧。世间真是一大欢乐场,乘火车真是一件愉快不过的乐事
                可惜这时期很短促,不久乐事就变为苦事。


                43楼2016-02-11 14:03
                回复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
                  ,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
                  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断
                  。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


                  44楼2016-02-11 14:04
                  回复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 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
                    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
                    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
                    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
                    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
                    了。


                    45楼2016-02-11 14:04
                    回复
                      我设想从天中望下来,这一段运
                      河大约象一条蜈蚣,数百只脚都在那里动。我下船的时候心情的郁郁,到这时候忽然变成了
                      惊奇。这是天地间的一种伟观,这是人与自然的剧战。


                      46楼2016-02-11 14:04
                      回复
                        坐着喝茶时,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此
                        时我但见贵客的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
                        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礼,一面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
                        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也何必做杀风景的主人呢
                        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47楼2016-02-11 14:05
                        收起回复
                          绝代双骄


                          48楼2016-02-11 17:04
                          回复
                            《苏菲的世界》
                            不知道我是否看得懂2333


                            49楼2016-02-16 10:00
                            收起回复
                              《天蓝色的彼岸》


                              50楼2016-02-16 1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