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声名赫赫吕庄村
吕庄村,距离临淇镇中心东1里地,600余户、3000余口人,7个村民小组。
据村里老者讲述,明朝年间,晋人闾姓先人从山西壶关迁于此地,村名始称闾庄。随着时代变迁,到了清朝,闾改成了吕,并延续至今。吕庄历史悠久,从建村至今有600余年,但具体建村年代,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也曾考证过,仍然没有弄清楚。
民国年间赫赫有名
在清朝,闫姓在吕庄很是兴盛。人多势众,而且不乏位高权重者。据吕庄支书闫长根说:那个时候(清朝至民国年间),闫姓人可以说无人敢招惹。县南姓闫的,最有名气。
民国时期,北方军阀中有一个瘸腿将军,在军阀混战中颇出风头,从一名下层军官升至军长,后又当上了集团军总司令兼省长,以及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陆军上将,此人就是毁誉参半的庞炳勋。而当时,吕庄村出了个闫啸泰,此人据传与庞炳勋关系甚好。闫啸泰极具头脑,借着与庞炳勋关系好、感情深的招牌,干事业、旺家族,在吕庄势力一时无双。邻村、邻镇甚至整个县南,闫啸泰无人不知。
那个时候我们这里还出了个闫立停,时任临淇镇保安团团长。他手下的兵清一色的姓闫,到哪里都是浩浩荡荡几百号人。你想,谁敢欺负姓闫的?闫长根说。
民国年间,战乱频繁。内有军阀乱斗,外有小日本入侵。据传,当时日本来到临淇驻扎的时候,不在临淇镇,而选择在吕庄。因为吕庄有闫啸泰的住宅。日军扎营,要求建筑要达到一定高度,规模要庞大,以便及时侦查和发现敌情。而当时整个临淇镇,就数吕庄闫啸泰家的房屋建得最高,规模也大。
日军在吕庄扎营,苦了当地的老百姓。闫长根描述:为了修战壕,日军把营寨周围老百姓的家全部破坏了。村民没地方住,只好跑到邻村甚至更远的亲戚家住。等日军从吕庄撤了,才一个个回来,重新盖家园。吕庄是当时被日军破坏最严重的村之一。
一张蓝图汇到底
由于离镇中心比较近,吕庄村人口密集,大街小巷到处是做生意的,商家一家挨着一家,看起来就好像是个小集市。街道四通八达,横竖有序。这都要归功于村委班子对吕庄村合理、科学的规划。
早在1994年前后,当时的村委成员就合计好好规划规划俺村。邀请党员代表定制度。最终制定了8大章14条的村中规划蓝图。往后,每一届村委班子都按照蓝图去整治村,遇见问题,及时调整,但大方向从没变过。闫长根介绍,可以说一张蓝图汇到底。村委班子换了,但蓝图不换,执行到底。
经过几届班子的努力,现在的吕庄交通发达,棋盘街保证了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家家户户门口。当然,在执行村中规划的时候,需要拆除个别村民的房子,村民不让,村委班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还是成功说服乡亲。
如今的吕庄村,按照当时的蓝图,已经完成村中规划的80%。村里环境卫生也治理的有声有色,每每在镇上评比,吕庄村的村容村貌都在前列。
展望明天
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两个,一是种植业,二是外出打工。吕庄村水资源丰富,有些地方往下挖十几米,就会有水冒出。这很适合葱姜蒜等农作物的生长。不少村民专门种植这三样拿到市场上去卖。
进一步发展种植业,是闫长根的打算之一。现在田间地头的道路比较窄,只有米把宽,只能过小推车,而且是土路。明年,村委班子打算硬化、拓宽田间地头的小路,加宽到4 米,能过汽车。还有就是给每家每户通上水。现在村民吃的是井水,目前正在铺设管道,预计明年5月份能竣工。天然气目前也在实施,安装了差不多有80%。力争到明年,让乡亲们水、气都用上。闫长根这样打算。
转自:http://keithbo.com/html/lzxw_1434_3848.html
吕庄村,距离临淇镇中心东1里地,600余户、3000余口人,7个村民小组。
据村里老者讲述,明朝年间,晋人闾姓先人从山西壶关迁于此地,村名始称闾庄。随着时代变迁,到了清朝,闾改成了吕,并延续至今。吕庄历史悠久,从建村至今有600余年,但具体建村年代,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也曾考证过,仍然没有弄清楚。
民国年间赫赫有名
在清朝,闫姓在吕庄很是兴盛。人多势众,而且不乏位高权重者。据吕庄支书闫长根说:那个时候(清朝至民国年间),闫姓人可以说无人敢招惹。县南姓闫的,最有名气。
民国时期,北方军阀中有一个瘸腿将军,在军阀混战中颇出风头,从一名下层军官升至军长,后又当上了集团军总司令兼省长,以及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陆军上将,此人就是毁誉参半的庞炳勋。而当时,吕庄村出了个闫啸泰,此人据传与庞炳勋关系甚好。闫啸泰极具头脑,借着与庞炳勋关系好、感情深的招牌,干事业、旺家族,在吕庄势力一时无双。邻村、邻镇甚至整个县南,闫啸泰无人不知。
那个时候我们这里还出了个闫立停,时任临淇镇保安团团长。他手下的兵清一色的姓闫,到哪里都是浩浩荡荡几百号人。你想,谁敢欺负姓闫的?闫长根说。
民国年间,战乱频繁。内有军阀乱斗,外有小日本入侵。据传,当时日本来到临淇驻扎的时候,不在临淇镇,而选择在吕庄。因为吕庄有闫啸泰的住宅。日军扎营,要求建筑要达到一定高度,规模要庞大,以便及时侦查和发现敌情。而当时整个临淇镇,就数吕庄闫啸泰家的房屋建得最高,规模也大。
日军在吕庄扎营,苦了当地的老百姓。闫长根描述:为了修战壕,日军把营寨周围老百姓的家全部破坏了。村民没地方住,只好跑到邻村甚至更远的亲戚家住。等日军从吕庄撤了,才一个个回来,重新盖家园。吕庄是当时被日军破坏最严重的村之一。
一张蓝图汇到底
由于离镇中心比较近,吕庄村人口密集,大街小巷到处是做生意的,商家一家挨着一家,看起来就好像是个小集市。街道四通八达,横竖有序。这都要归功于村委班子对吕庄村合理、科学的规划。
早在1994年前后,当时的村委成员就合计好好规划规划俺村。邀请党员代表定制度。最终制定了8大章14条的村中规划蓝图。往后,每一届村委班子都按照蓝图去整治村,遇见问题,及时调整,但大方向从没变过。闫长根介绍,可以说一张蓝图汇到底。村委班子换了,但蓝图不换,执行到底。
经过几届班子的努力,现在的吕庄交通发达,棋盘街保证了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家家户户门口。当然,在执行村中规划的时候,需要拆除个别村民的房子,村民不让,村委班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还是成功说服乡亲。
如今的吕庄村,按照当时的蓝图,已经完成村中规划的80%。村里环境卫生也治理的有声有色,每每在镇上评比,吕庄村的村容村貌都在前列。
展望明天
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两个,一是种植业,二是外出打工。吕庄村水资源丰富,有些地方往下挖十几米,就会有水冒出。这很适合葱姜蒜等农作物的生长。不少村民专门种植这三样拿到市场上去卖。
进一步发展种植业,是闫长根的打算之一。现在田间地头的道路比较窄,只有米把宽,只能过小推车,而且是土路。明年,村委班子打算硬化、拓宽田间地头的小路,加宽到4 米,能过汽车。还有就是给每家每户通上水。现在村民吃的是井水,目前正在铺设管道,预计明年5月份能竣工。天然气目前也在实施,安装了差不多有80%。力争到明年,让乡亲们水、气都用上。闫长根这样打算。
转自:http://keithbo.com/html/lzxw_1434_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