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善
我县民间还有在门上贴“福”字的习惯。有这样一个传说:姜太公封神时,他老婆也要求赐封。姜太公说:“你是个八败命,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就封你个穷神吧。”他老婆听后很不高兴:“封我穷神,让我蹲在哪里?”姜太公说:“哪里都行,但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封穷神的那天正是大年三十,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为了不让穷神进门,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福”字,这一习俗便沿传下来。还有人故意把“福”字倒贴,取其谐间“福到(倒)了”之意。这种贴法源于清代恭亲府。有一年过春节,大管家写了许多“福”字,让人贴于府门、库房等处。有个家丁不识字,将府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恭亲王见后大为恼火,将管家叫来问罪,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解释道:“奴才常听人说,王爷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真的到(倒)了,实乃吉庆之兆。”几句话把恭亲王说得转怒为喜,并重赏了管家和家丁。后来,民间有人效仿,也将“福”字倒贴。“福”字不论正贴倒贴,都是一个顺从安分、富贵祥和的字眼,它表达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憧憬。
除了贴春联、贴福字,还要贴窗花(剪纸)、贴横头(横批)、大纸、常千。何谓“大纸”?就是把各色彩纸裁成七八寸见方,把剪成牙齿状的三四寸纸条粘在其两个下角。四块一幅,每块写一个字,照字的顺序贴在门头上即可。“常千”,是用五色纸裁成略小于大纸的四方块,纸面上镂空成角对角密密麻麻的小眼,四块一幅,写上“天官赐福”、“春满人间”、“政通人和”等,贴在街门或堂门头上。微风中,飘飘摆摆,烘托出一种更加浓郁的年味气氛。
我县民间还有在门上贴“福”字的习惯。有这样一个传说:姜太公封神时,他老婆也要求赐封。姜太公说:“你是个八败命,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就封你个穷神吧。”他老婆听后很不高兴:“封我穷神,让我蹲在哪里?”姜太公说:“哪里都行,但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封穷神的那天正是大年三十,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为了不让穷神进门,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福”字,这一习俗便沿传下来。还有人故意把“福”字倒贴,取其谐间“福到(倒)了”之意。这种贴法源于清代恭亲府。有一年过春节,大管家写了许多“福”字,让人贴于府门、库房等处。有个家丁不识字,将府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恭亲王见后大为恼火,将管家叫来问罪,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解释道:“奴才常听人说,王爷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真的到(倒)了,实乃吉庆之兆。”几句话把恭亲王说得转怒为喜,并重赏了管家和家丁。后来,民间有人效仿,也将“福”字倒贴。“福”字不论正贴倒贴,都是一个顺从安分、富贵祥和的字眼,它表达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憧憬。
除了贴春联、贴福字,还要贴窗花(剪纸)、贴横头(横批)、大纸、常千。何谓“大纸”?就是把各色彩纸裁成七八寸见方,把剪成牙齿状的三四寸纸条粘在其两个下角。四块一幅,每块写一个字,照字的顺序贴在门头上即可。“常千”,是用五色纸裁成略小于大纸的四方块,纸面上镂空成角对角密密麻麻的小眼,四块一幅,写上“天官赐福”、“春满人间”、“政通人和”等,贴在街门或堂门头上。微风中,飘飘摆摆,烘托出一种更加浓郁的年味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