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吧 关注:7,771贴子:247,406
  • 18回复贴,共1

中国近代最有学问的大师-陈寅恪,孤陋寡闻的我才知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2-06 10:21回复
    大学者吴宓就说过,陈寅恪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日本人白鸟库吉也说陈寅恪是“中国最博学的人”。虽然如此,陈寅恪并没有俗世的声名,不像梁启超、胡适、冯友兰等成为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梁启超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梁甚至说:“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汉学家钢和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一向“大胆怀疑”的胡适谈起陈寅恪则用了“当然”两个字,他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目高于顶的学者傅斯年则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2-06 10:27
    回复
      民国十五年(1926年)六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2-06 10:31
      回复
        湖南凤凰人,与沈从文是老乡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2-09 08:21
        收起回复
          因此,谈论陈寅恪需要很多参照。只有这些参照足够多,也就是说,谈论陈寅恪的视野进入到文明的核心或文化的高峰处,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纯粹的学人能够在东西方的上层社会都得到重视?如果说,人们封孔子是大成至圣,那么无数人谈论陈寅恪的结论就是一个“大成至学”。如果说,章太炎生前感叹,他死后,华夏文化亡矣;那么,在陈寅恪那里,不仅复兴了华夏文化,而且打通了中西文化。可以说,陈寅恪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重建的人格象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2-09 11:37
          回复
            在我们今天读到的陈寅恪的事迹里,最令人感慨的不是他的文章、学问,不是他的见识,而是他游学十几年,从未想过拿文凭、学位,他以学习知识为主。陈寅恪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他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据统计,在13年里,他总共学习了梵文、印第文、希伯来文等数十种语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2-09 12:08
            回复
              一代大师,可惜凋零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2-12 06:52
              收起回复
                人格之独立,思想之自由。我们没了这种精神


                10楼2016-02-12 09:58
                收起回复
                  可以说,陈寅恪懂得读书、珍惜读书,他读书不仅是出于爱好,不仅是为了自己读书,而且是为了中国。所以他读书的状态远比一般人要开阔,他的读书境界、甚至日常生活也影响了别人。比如他一到哈佛,就主张大购、多购、全购书
                  籍,以为归国治学做准备,这一想法影响到吴宓,使吴宓不惜血本地购买《剑桥近世史》、《莎士比亚全集》等大书。这些个人图书,当然最终回报给了中国社会。陈寅恪节衣缩食买来的藏书就有一段故事,上世纪40年代末,陈寅恪经济困难,胡适为帮他度过寒冷的冬天,跟他商定,将他所有西文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方面极为珍贵的书籍,如《圣彼德堡梵德大词典》,“巴利文藏经、蒙古文蒙古图志、突厥文字典”等,“最好的东方语言学书籍,全数卖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以买煤取暖”。据说,这笔钱除买煤外,还贴补了家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2-12 13:27
                  回复
                    陈寅恪的游学精神不仅影响到
                    吴宓,也曾让傅斯年等人大开眼界,因为他的学生生活非常艰苦,却对学习丝毫不松懈。傅斯年到欧洲接触了中国留学生后,感慨说,大部分留学生都不学,但陈寅恪却是难得的读书种子。若干年后,傅斯年对陈更是高度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2-12 13:28
                    回复
                      可见,游学之际以及游学归来的陈寅恪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民科”学人,只知在细节上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只知跟主流学界保持距离,只知“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显示自己的独一无二或横空出世,而是以自己的学养、学术训练赢得了学界的信任。曾经有人说,他到晚年总算把东西方的大经大典都读完了;而陈寅恪却是在游学时代就
                      读完了大经大典。也有人说,在走上社会之前要把该读的书读完;但事实上,除了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急功近利,书未读完就入世干禄致用或做事,过了一阵才发现自己书没读够读完;这些人读书最为势利,而且多半一惊一乍。在官场做了一场就把《沉思录》、《容斋随笔》一类的书当宝;在商场做了一阵就大肆宣扬《佛经》、《圣经》、《论语》、《道德经》,等而下之的更把自己的话当成语录。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2-12 13:28
                      回复
                        比较起来,陈寅恪的读书游学虽然是最普通不过的人生“必由之路”,至今却仍是我们中国人的高标和典范。陈寅恪可以说是直取无上正法,取得了学术界梦寐以求的学问境界、人生成果。因此,即使
                        他当时没有发表多少论文,但中外学术界都承认他的力量。他上课时,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课。有人称他为“活字典”,郑天挺教授称他是“教授的教授”。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2-12 13:35
                        回复
                          支持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11-15 23:07
                          回复
                            近代中外学者中国史学论文,无人超过陈寅恪。几本有关陈寅恪的传记:
                            俞大维 《谈陈寅恪》
                            陈流求 《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篔》
                            汪荣祖 《史家陈寅恪传》
                            陆键东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19楼2016-12-28 1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