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一说吧 关注:824贴子:3,658

希望老沈能讲一讲“长平之战”,因为疑点太多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平之战,赵国有乐毅、有田单、有李牧、就算赵王不满意廉颇,为何派赵括?
纸上谈兵的故事谁都知道,但是仅仅因为有人在邯郸散布说秦兵怕赵括的流言,赵王就派赵括出征,这太不可思议。且当时赵国武将济济...


1楼2016-02-10 17:03回复
    赵国经济实力不如秦国,拖不起啊。这也是赵王调离廉颇原因之一。


    3楼2016-04-06 00:47
    回复
      有一点可以肯定,赵括决非纸上谈兵!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4-06 07:02
      收起回复
        廉颇真的不行!!!如果把他比作司令
        他先期就失去6个都尉,就是6个军长,1个副司令,5万精兵,土地一个郡还多,等于张学良了(1931年前张学良也是被称为军事奇才),张学良好歹还把东北军成功带到安全地带,为反攻提供了人力
        赵国8个郡左右,也就是8个军。你就知道廉颇输的有多惨。
        ------------
        说廉颇守下去可以拖死秦军的就是吃错药了
        秦军攻下上党不是做慈善,难道上党不产粮食???赵国穿越太行山才可客军作战。
        秦国家底厚,本土作战,,人数占优,人员素质占优,地利占优,天时占优,而且道义也占优,除非领兵将领出现极大失误,否则赵军必败。。。。。。


        5楼2016-04-06 11:31
        收起回复
          至于田单,他在做更重要的事,请求外援。赵国刚开打就知道极为不利,一直在寻求外援。而不是史记里记载的赵军被围后,想象才,46天,穿越太行山要多长时间??再四下活动。还去借粮,就算粮食放那,免费给你运,23天也运不到啊???
          乐毅查不到资料。
          李牧中级军官,估计那时连个都尉都没混上,不可能有人发现他的才能


          6楼2016-04-06 11:37
          收起回复
            赵国真正的问题还有没有可用高级指挥官,没有粮食
            白起用的那个诱敌深入。
            如果换到秦国,肯定是司马耿等追击小股部队。主帅如果有可以用的副手,犯不着要这种功劳。
            还有当时赵括带的只是部分军队,还有大股部队,如果赵括有个司马耿水平的副手,守廉颇的以前的阵地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问题来了,穿越太行山的粮食损耗赵国负担不起,是没有粮食了,如果有粮食,那么白起围的也仅是赵括和很小一部分赵军。。
            如果赵国有粮食,那么白起的军事策略就是完全错误的,敌军有粮食,居高临下,秦军根本攻不破赵军,可是赵国这时已经和魏国接到兵,还有外围的韩军,赵括只要有坚持百天的军粮,和魏韩内外夹击,秦军必完。。
            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可以守住这种内外夹击(敌人人数占优,韩赵魏可用于长平的联合军事实力大于秦)


            7楼2016-04-06 13:18
            收起回复
              还有赵括老妈预测赵括必败,会连累他的全族??
              这个就奇怪了,赵国在此之前与秦国百战,胜的概率不到5%,败的概率90%左右,百分之90%全族受害,拜托,谁还敢领兵???


              8楼2016-04-06 13:22
              收起回复
                更奇葩的是范穗怕白起功劳太大压过自己。密室当事人不可能说出来就不说了
                就算司马大叔时光机听到了
                但是李斯怕王翦功劳大吗???这可就是完全秦国的例子
                萧何怕韩信功劳大吗?????
                -------
                还有后来白起发发牢骚不肯去打赵国,管司马耿什么事????二十几个人为什么和白起一起被刺死???


                9楼2016-04-06 13:37
                回复
                  廉颇到底有多水。
                  且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僇笑。----鲁仲连
                  看清楚,这里廉颇面对的是十万燕军,不是传言中的六十万。
                  而且燕国面对的是东(齐)南(赵)北(狄)三线作战,比赵国形式还惨,赵国只不过战败于长平,燕国可是一直在和齐死磕,死磕了十几年了,这时田单回到齐国在打燕国。
                  面对十万燕军,廉颇还是用十三万,古版本史记好像记载是25万才打败这时的四外受困的燕国,这战绩都能叫名将,那么统帅过十万以上军队的人,只要打过胜仗,没有战死都是名将了


                  10楼2016-04-06 14:59
                  收起回复
                    赵括其实是最冤枉的,让人说了2000年纸上谈兵,其实一辈子也没见过纸


                    IP属地:河北12楼2016-05-06 20:07
                    收起回复
                      如果说真的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战国时期赵国应该有四五百万人,如果真的这件事是真的,那就相当于赵国全部兵力了,那么为什么后来赵国没有灭国?后来李牧还可以多次打退赵国?他哪里来的兵呢?历史记载的四十万应该有很大的水分的。其实也正常,曹操有二十万人就可以号称八十万。所以长平之战肯定没有四十万被坑杀,有十万人已经很充分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5-07 18:48
                      收起回复
                        想补充一点,坑杀的坑应该不是挖坑的坑而是坑爹的坑,
                        史书中坑杀的对象大都是俘虏,我想这里坑应该是欺骗的意思:先说缴械不杀然后杀了就是坑杀,战国史中坑杀几乎等于杀俘。


                        14楼2016-05-18 05:10
                        回复
                          老沈都铺垫好了,赵国秦国一说完,估计就要说长平之战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8-07 00: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