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月之千面罗刹吧 关注:249贴子:16,959
  • 4回复贴,共1

 目录
• 体验经济的产生 
• 体验经济基本特征 
• 体验是创造难忘的经验 
• 体验不是免费的午餐 
• 体验的设计 
• 体验经济与生产商 

 


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 
 


1楼2008-07-12 09:32回复
      虽然已有许多企业在尝试提供体验,但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企业是只对产品与服务收费,这显示体验经济尚未成熟。 
      著名的电脑供应商IBM公司在其60年代和70年代的全盛时期,曾以“IBM就是服务”为口号,大肆挥霍服务。当时,只要购买IBM的硬件产品,IBM就免费提供设备规划、程序设计、设备整合、产品维修等一系列服务,周到得让企业大为吃惊。但是,后来顾客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IBM终于负担不起免费提供服务,而服务最终也成为IBM最有价值的商品。现在IBM全球服务事业部的业务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再也不用借服务来卖硬件产品。IBM的转变,显示服务经济已经成熟。企业由一个经济阶段,逐渐走入一个经济阶段。现在IBM与许多制造商从服务中的获利,都超过商品。 
      IBM显示出体验经济尚未成熟。硬石餐厅、视算科技公司等跨入体验经济的企业,也还没有针对体验收费。企业要向寻求体验的顾客收取门票,才算将体验当作经济物品出售,真正迈入体验经济。如果企业只是为了让消费者喜欢产品或服务,而制造体验活动,体验就不能算是经济物品。即使企业目前还无法对体验收门票,企业也可考虑如果收取费用,将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企业要收取门票,必须设计更丰富的体验内容。一些零售商已经接近体验经济,但是仍不够精致。如果这些企业收取门票,就会被迫提供更丰富的体验,每天或甚至每小时更换商品组合、增加演示等,以吸引顾客上门付费。 迪士尼虽然是体验经济的先驱,但它在主题游乐园之外的专业零售店,却与其他商店没有区别,令人失望。这正是因为迪士尼零售店没有收门票,所以也不费心设计体验。“真假咖啡店”则是真正从体验收费的例子。这位以色列企业家开的咖啡店里,虽然服务生送来的杯子、盘子里空无一物,但是每位顾客要付三美元,周末六美元。其经理卡斯比表示,消费者到咖啡店是来认识朋友、体验社交生活,而不是为咖啡而来。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以体验收门票,并不表示要停止销售产品与服务。迪士尼主题游乐园的停车、餐饮、纪念品及其服务都带来可观的收入。但如果迪士尼没有主题游乐园、卡通片、电影、电视节目塑造体验,这些就失去了吸引消费者的特点。 在成熟的体验经济,消费者将为体验而付费。一些户外和节日庆祝性购物中心与展示会已经这样做了。主办人环绕着吸引人的主题,设计独特的体验,让消费者觉得为此而付费值得。


    5楼2008-07-12 10:2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在体验经济中,生产商有六种增加消费者对自身产品需求的方法: 
        第一、将产品融入带有体验性的品牌之中。这意味着,创造一种品牌形象,强调消费者购买、使用或占有该产品时的良好体验,耐克鞋、哈雷摩托车都是这样做的,著名的“Intel Inside”营销攻势的目标也是如此; 
        第二、随着消费者对体验的需求增加,他们对能够帮助产生体验的物品的需求也会增加。这时需要提供更多的刺激感觉的道具,如纪念品; 
        第三、在产品中加入更多的能引发消费者在感觉上的共鸣的元素; 
        第四、有意造成产品的短缺,激发消费者的占有欲; 
        第五、组织产品俱乐部; 
        第六、发起有关产品的特别活动。 
        体验经济可以造成一种幻觉:企业把每一位消费者都看做独特的个人,进而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要。想一想去拉斯维加斯游览的经历,在迪斯尼乐园游玩的经历,在硬石餐厅吃饭的经历,以及在耐克城买鞋的经历。使交易成为记忆是新经济的关键,这种新经济面对的是那些在电脑和电视屏幕前长大的消费者。


      7楼2008-07-12 10:24
      回复
        马克思早就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和满眼是利害计较的珠宝商都无法欣赏珠宝的美,旅游活动也是如此。叶朗先生在国内较早地提出:“旅游,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于光远先生同样强调:“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居民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他们都强调了旅游活动的休闲性与审美性,这是非常有见地的。我们从中国古代对“游”字的解释同样可以获得对旅游活动的休闲与审美特征的启示。“游”的字义在《说文》中如解释为“旌之垂”,其本义是旌旗的垂落,自由自在地漂游,可引申为自由自在。朱熹这样解释“游”:“玩物适情”,意为愉悦中的生命体验自由。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旅游的含义:人在旅途(旅),自由地体验与欣赏(游),旅游的意义就是自由生命的自由体验。前面所述伽达默尔论“节日”的意义也同样适用于旅游,旅游正是人的真正自在自为的生活体验。 
        旅游需要休闲的状态,旅游需要自由的感受,旅游需要艺术的想象,旅游需要审美的情趣。阿尔卑斯山上山的公路上立着一块提示牌:“慢慢走,请欣赏”,这正道出了旅游的真谛。日本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将审美知觉表述为“日常意识的垂直中断”,这也可以作为旅游状态的描述。真正的旅游者不应该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直奔目的地的匆匆过客,而应该是玩物适情、情与物游、品味全过程的体验者。这就需要我们在旅游景观的营造、旅游服务的提供等各方面充分地考虑人的休闲、审美与体验的需求。如何提升旅游景观的审美境界,如何提升旅游服务者自身的审美文化素质,如何引导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已是人文旅游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1999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共同创始人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撰写的《体验经济》一书中将体验定义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经济是通过满足人们的各种体验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人类的经济生活,自诞生之日起,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4个发展阶段。体验已经逐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主导型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得到体验,愈来愈多的企业精心设计、销售经验。在体验经济中,企业不再仅是销售商品或服务,它提供最终体验并充满感情的力量,给顾客留下难以忘却的愉悦记忆。 
        从这个角度上说,在体验经济时代,顾客每一次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在本质上不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或服务,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旅游是一种天然的体验经济,它作为人们求新、求异、求奇、求美、求知的一种重要途径,本身就是一种体验经济。我们对旅游活动的休闲、审美与体验性质,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本刊愿为探讨这些话题作出自己的努力。


        8楼2008-07-12 10:24
        回复
          体验经济


          9楼2008-07-12 1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