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攸之吧 关注:10贴子:613
  • 6回复贴,共1

郭攸之百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国时期蜀汉官吏。字演长,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


1楼2016-02-14 15:04回复
    建兴中为侍中,深得诸葛亮信爱。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将北伐,虑刘禅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攸之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上疏中极力推荐,使能为刘禅“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2楼2016-02-14 15:06
    回复

      人物介绍
      郭攸之,字演长,南阳人(今河南南阳)。出生于汉献帝即位初期。为人和顺,以器识才学知名于时。建兴二年(224)任黄门侍郎,后迁侍中。费祎、董允为侍中和侍郎,共为刘备、诸葛亮所赏识,后服侍后主刘禅(阿斗)。诸葛亮《前出师表》中称郭攸之及费祎、董允“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3楼2016-02-14 15:08
      回复

        郭攸之的才学,可从两方面反映:
        一是他能与后来成为“蜀汉四相”中的费祎、董允齐名,可见他的能力才干着实出众;
        二是,他是被先帝刘备亲自选拔出来辅佐儿子刘禅的近臣,而且后来又受到诸葛亮所亲信,可见他的品性才华在当时蜀汉皆是佼佼者。


        4楼2016-02-14 15:08
        回复
          人物评价
          1.诸葛亮《前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5楼2016-02-14 15:10
          回复
            2.《三国志蜀书廖立传》: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6楼2016-02-14 15:10
            回复
              3.综合上述二人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郭攸之其人,忠良诚实,志向与思想都忠正纯良,所以刘备选拔他来辅助刘禅,他所学涉猎广泛,又有实际用途,所以他凭借才学见识名闻蜀汉。
              但是廖立对他的评价,虽有所偏颇,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郭攸之性格温和,不与人争,加上他的两位同僚费祎、董允皆是人杰,性格又较为强势,所以郭攸之对于刘禅所咨询的事一般都只是附议两人的意见,因此名位不显。


              7楼2016-02-14 15: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