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纪尚轻,苛求完美,没有真正学会使用团队的力量
轮权衡,他比不了那群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狐狸。弃与保,究竟做不到绝对的超越情感的理智。既想全力抗秦,又想尽力保全儒家,永远在寻求一个平衡点,但难免有所疏漏,结果留下了不少的隐患。如果真的被逼到必须要二选一,又会如何?
在棋盘上,他或许可以和范增平分秋色,但是,以现在的张良,与范增来一场真正的对抗,只怕,还是会有些差距;对上李斯,估计就更是没辙,一起喝了半刻钟的茶,就被李斯摸底摸了个七七八八,以剑论道更是几乎没占任何便宜;至于局势,现在更是几乎完全按着李斯、赵高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张良还属于被迫陪练,和反秦联盟一同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毕竟时候未到)。
由于那份苛求完美,他会“高标准、严要求”的对待自己,让自己承受极大的压力,而且,骄傲如他,甚至会想独自一人去承受和解决这一切,而且甚至会要求自己不犯任何错误、没有任何漏算(同时开展“以剑论道”和“劫狱行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从把盗跖送进去,到下完棋后见颜路,到劝卫庄参与行动,再到在小圣贤庄门前迎接扶苏一行人;他的整个精神状态都是不太对的,纠结——恐惧——挣扎——游离,换言之,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中;不过总体依旧不错)。经验、阅历本就不够,又还不能很好的使用团队的智慧完善智谋,甚至也不能够完全控制好自己,这一通折腾,没有出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是张良本人的天赋和时运确实很好,计划较为严谨可行,心理素质也不错,还有靠谱的队友;另一方面,他身边现在还有一个颜路,一个他想什么都能猜出来,做什么都能看出来,可以让他完全信任、卸下自己的一切伪装,并且会去及时提醒和诱导他不出问题的人(甚至不能想象,如果有一天,这一切真的都需要他自己抗,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心三用(儒家、蜃楼、抗秦),张良多少也是有点自己为难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