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卡達象龜幼體不使用含有近紅外線烤燈的實驗
作者:Tom(美國南加州)
編譯:Erich Sia
我今年(2015 年)的目標是要在不使用任何白熾燈泡的環境下,
試著要養出背甲非常平滑且健康的蘇卡達象龜(盾臂龜)(Geochelone sulcata)幼體。
一般常用白熾燈泡所產生的近紅外線(IR-A),
會對陸龜背甲產生一種極度脫水的作用,
這已經是廣為人知的一件事。
陸龜需要熱源,
不過我試著要找到一種替代品,
來取代我們常用的又熱又會脫水的頭頂白熾燈泡。
這是面積 90x183 公分、高度 61 公分的密室(close chamber)飼養槽,大致完成:![](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5ce1ab63a6d55fbc5c6762e5d234f40/b3cd17b5c9ea15ce258a9661b1003af33b87b26c.jpg)
飼養槽四周塗上 DryLok 水泥漆加以密封。這是我第一次試用 DryLok 這個牌子。目前還不錯。![](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db77e3552fbb2fb342b581a7f4b2043/eb4385ea15ce36d3c160f5583df33a87e850b16c.jpg)
這是完成圖,不過飼養槽裡面還是空的:![](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83416a3b5fb43161a1f7a7210a54642/791c59ce36d3d539a35979ab3d87e950342ab06c.jpg)
加熱板和照明的安裝:![](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3a2f1a344166d223877159c76220945/a5387ad3d539b6002caa79dfee50352ac75cb76c.jpg)
控制加溫和照明的亂七八糟電線:![](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5a2004e6a224f4a5799731b39f69044/86259939b6003af32ddeaa08322ac65c1138b66c.jpg)
密室飼養槽內基本上有四套加溫和照明系統在運作:
我用了兩片 30x30 公分的輻射加熱板,以控溫器設定在 26.7 ˚C。這維持晝夜的環境溫度不低於 26.7 ˚C。
我用了兩支普通的螢光燈管,以定時器控制在上午七點點燈、下午七點熄燈。
在照明的定時器上,我插上了一台連結著另一片 30x53 公分輻射加熱板的控溫器,溫度設定在 32.2 ˚C。所以當上午七點點燈時,這片加熱板慢慢地開始把整個飼養槽的溫度加熱至約 32.2 ˚C。到了下午七點熄燈且加熱板關閉,而溫度慢慢地降回至 26.7 ˚C 左右。這是蘇卡達象龜幼體孵化並挖掘爬出卵窩之時,我所推測在非洲炎熱雨季的最佳溫度。
我用了一支阿卡迪亞(Arcadia)12% 紫外線 T5 HO 燈管,以另一個定時器控制每日從上午十一點至下午四點點燈五個小時。這樣模擬了日正當中之時較高的紫外線含量。
當然了,
也要有實驗的對象:
我這次從一窩卵孵化了 14 隻蘇卡達象龜幼體。
有一位龜友拿走了 8 隻,
我自己留下了 6 隻來進行這次的實驗。
這窩龜卵是在 2015 年 1 月 8 日產下的,
大約在三個月之後我把龜卵孵化出來。
在孵卵器內待了大約一個星期,
蘇卡達象龜幼體被移入了飼養槽。
龜友隨意揀選了自己所要的 8 隻幼體,
他沒挑走的剩餘個體就是本次實驗的對象。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b4f2e7a484a20a4311e3ccfa0539847/65cffa003af33a87f1097672c15c10385243b56c.jpg)
這是蘇卡達象龜寶寶在新家的樣子:![](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47b0c1227a446237ecaa56aa8237246/06f676f33a87e9502c73850417385343faf2b46c.jpg)
我並不急著把初生幼體從孵卵器內移走。
對我來說,
初生幼體留在孵卵器內久一點似乎更好。
我也發覺初生幼體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分辨哪些東西是不是食物,
所以讓初生幼體在孵卵器內待久一點,
讓我有時間給牠們接觸更多種類的新食材。
待在孵卵器的最初 7-10 天裡,
我的蘇卡達象龜寶寶幾乎每天都在嘗試全新且新奇的食物。
然後當幼體移入到飼養槽時,
牠們會吃我所提供的所有事物,
但卻不會去試吃底材。
這批蘇卡達象龜寶寶在孵化時的重量介於 31 - 34 公克之間。
牠們每天都會泡澡,
並且每星期放在大浴盆內做日光浴三至四次,
每次一或二個小時。
這些幼體只吃野菜、野草和仙人掌,
我完全不給任何的飼料或加工食品。
這些小傢伙看起來狀況很好,
很有活力且食慾佳。
夏天的時候不分晝夜,
飼養槽所在的房間溫度都在 26.7 ˚C 或更高,
所以這些加熱板幾乎就沒啟動過。
當進入秋天的時候,
我讓房間溫度降至了 23.9 ˚C,
這時候加熱板才偶而會動作一會兒,
不過在這樣的絕緣且密封的箱子裡,
啟動的時間並不會太久也不會太常見。
這些蘇卡達象龜幼體除非是泡澡,
否則背甲隨時是保持乾燥的。
我也從不在飼養槽內灑水,
以排除此一變數。
我都是先讓幼體曬太陽一至兩個小時後,
再幫牠們泡澡 30-40 分鐘。
此時也幫牠們清理排泄物和準備食物。
在泡完澡以後,
我會用過濾後的雨水(不含礦物質)來幫牠們清洗。
自來水或井水的水質較硬,
會在背甲上留下水漬,
我不喜歡背甲上看到水漬的樣子。
蒸餾水或逆滲透水在蒸發以後,
則不會留下礦物質污漬。
這六隻進行實驗的幼體的背甲上,
分別被點上了藍、綠、橙、銀、桃和紫六種不同的顏色以利分辨。
這幾個月的體重紀錄表如下:![](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51363fc412309f7e76fad1a420f0c39/8a057687e950352adc0553605443fbf2b3118b6c.jpg)
這六隻進行實驗的蘇卡達象龜幼體在 2015 年 11 月的時候全數售出。
在送走之前的最後一次大合照:![](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bfd057b0ef79052ef1f47363cf2d738/8a71a550352ac65c0b61101bfcf2b21192138a6c.jpg)
送走之前最後的個別留影。
小藍。這是最小的其中一隻,幾乎沒有隆背:![](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a7a4aaf97529822053339cbe7cb7b3b/59a6792ac65c10384f1ab8aab5119313b17e896c.jpg)
小綠。這是最大隻也是背甲最平滑的一隻。再度反駁了常聽見的「生長快速並不好且會導致隆背」的論點:![](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4aed30a9f22720e7bcee2f24bca0a3a/85dc8a5c10385343e6abf1499413b07ecb80886c.jpg)
小橙。這是最小的一隻,而且有非常輕微的隆背:![](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e0bdb7a750e0cf3a0f74ef33a47f23d/76aa5c385343fbf2ac48d04bb77eca8064388f6c.jpg)
小銀。![](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77b31560bf3d7ca0cf63f7ec21ebe3c/a0ce1f43fbf2b2118c4af326cd8065380dd78e6c.jpg)
小桃。這是體型最適中但隆背最嚴重的一隻:![](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2574fabd0ca7bcb7d7bc7278e086b3f/e3b5b7f2b2119313902789d862380cd790238d6c.jpg)
小紫。![](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daa94927ccb0a4685228b315b62f63e/4b04fe119313b07eebd926600bd7912396dd8c6c.jpg)
這次的實驗算是結束了。
成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但依舊可供參考。
以下是我對於這次觀察的總結:
在這種環境設置中,幼體的生長速度慢很多。
提供足夠溫暖但無梯度的溫度,似乎並非更佳的飼養方式。
相較於類似的環境設置但使用烤燈,以完全不使用含有任何近紅外線的烤燈來飼養,無法預防或減少隆背的發生。
對於本次飼養的蘇卡達象龜寶寶出現了任何的隆背情形,
實在令我感到十分震驚。
我原本真的以為烤燈會造成傷害。
這一組情況完全沒有任何形式的取暖來源。
本次實驗的輻射加熱版架設位置太高了,
陸龜在地上感受不到熱源。
輻射加熱版的功用僅止於保持整個飼養槽的溫暖環境。4 评论Simon12/14/2015 19:46:37
Tom, 我想請教您一些問題
關於我的蘇卡達,我是在台灣購買的蘇卡達,我從10/26買入,因為12/1開始我的蘇卡達停止進時,從購買到現在體重不但沒增加還掉了一公克,現在為69克,腹甲6公分,12/4帶去看了獸醫,得了肺炎,肺部被脹氣的胃擠壓剩一些而已,獸醫說我必須移除所有底才並不要再加水保濕了,因為會增加細菌感染並發炎,現在濕度就只有40,每天打抗生素,直到12/12終於進食了,想請問Tom依我現在的狀況,我該轉為高濕度還是維持低濕度呢?
回复Paludarium link12/18/2015 08:00:52
我雖然不是獸醫,
但以一位人醫的角度來看您的描述:
肺部被脹氣的胃擠壓剩一些而已。
我對於此一症狀的直覺反應是:
是腸胃問題導致脹氣而擠壓肺部,
這和肺炎的症狀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我自己所養的陸龜也曾因肺炎不治死亡,
但其症狀自始至終都沒發生腸胃脹氣,
我所查閱過的陸龜醫書也沒提及這種關聯性。
溫濕度是另一個議題。
簡單的來說,
陸龜不怕「濕熱」和「乾冷」的環境,
但很忌諱「溼冷」和「乾熱」的環境。
您的飼養環境溫濕度調整,
以「濕熱」和「乾冷」的方向去著手就對了。
回复Simon12/21/2015 22:31:39
Tom,謝謝你,由於今天是他第10天進食了,不過食量都不大,一天兩葉車前草跟一些小菁英的葉子而已,我想再請教您一個問題,對於我的濕度,獸醫當初是說有肺炎,目前已沒有再注射抗生素,我對於提高濕度有些害怕,目前擺個小水盆大約讓濕度維持在45~50%中間,溫度攝氏30度,請問我該再提高到70%嗎? 關於您在2011年發表的文章 " 陸龜肺炎防治初探 " 您在文章內提到 " 泥炭苔的吸水能力很好,
並且含有天然的鞣酸,在濕潤的狀態下對於微生物具有抑制的效果,
因此以泥炭苔當作保濕底床是很推薦的材料 " 但以生物或醫學的角度來說,細菌或黴漿菌在潮濕的環境下是最適合繁衍的,所以想跟您討論您的看法,我很擔心肺炎因為將濕度提高後又會惡化,想請教您您的看法,謝謝你Tom。 ( 對於濕度提高預防蘇卡達隆背這篇文章,我才想要將濕度提高一些 )因為我在您這真的吸收不少知識,十分感激。
Paludarium link1/3/2016 11:16:41
首先聲明一下,
我並不是 Tom 哦。
泥炭苔的抑菌效果在水中也能夠發揮,
端看鞣酸的濃度高低。
此外換個角度來看,
陸龜的身體健康時,
並不怕周遭的這些環境細菌,
一個生存在距離地表不到 10 公分已經百萬年的物種,
如果動輒遭到環境細菌感染而生病,
那老早就該滅絕了。
我個人感覺,
細菌感染其實較屬於陸龜體弱時的繼發性感染,
成了陸龜生病的代罪羔羊,
但背後造成體弱的原因反而未受重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但只要朝著以「濕熱」和「乾冷」的方向去調整環境,
就不用過於擔心。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36465cf5eee3d6d22c687c373176d41/846d4f3b5bb5c9ea0797758bd239b6003bf3b36c.jpg)
編譯:Erich Sia
我今年(2015 年)的目標是要在不使用任何白熾燈泡的環境下,
試著要養出背甲非常平滑且健康的蘇卡達象龜(盾臂龜)(Geochelone sulcata)幼體。
一般常用白熾燈泡所產生的近紅外線(IR-A),
會對陸龜背甲產生一種極度脫水的作用,
這已經是廣為人知的一件事。
陸龜需要熱源,
不過我試著要找到一種替代品,
來取代我們常用的又熱又會脫水的頭頂白熾燈泡。
這是面積 90x183 公分、高度 61 公分的密室(close chamber)飼養槽,大致完成: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5ce1ab63a6d55fbc5c6762e5d234f40/b3cd17b5c9ea15ce258a9661b1003af33b87b26c.jpg)
飼養槽四周塗上 DryLok 水泥漆加以密封。這是我第一次試用 DryLok 這個牌子。目前還不錯。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db77e3552fbb2fb342b581a7f4b2043/eb4385ea15ce36d3c160f5583df33a87e850b16c.jpg)
這是完成圖,不過飼養槽裡面還是空的: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83416a3b5fb43161a1f7a7210a54642/791c59ce36d3d539a35979ab3d87e950342ab06c.jpg)
加熱板和照明的安裝: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3a2f1a344166d223877159c76220945/a5387ad3d539b6002caa79dfee50352ac75cb76c.jpg)
控制加溫和照明的亂七八糟電線: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5a2004e6a224f4a5799731b39f69044/86259939b6003af32ddeaa08322ac65c1138b66c.jpg)
密室飼養槽內基本上有四套加溫和照明系統在運作:
我用了兩片 30x30 公分的輻射加熱板,以控溫器設定在 26.7 ˚C。這維持晝夜的環境溫度不低於 26.7 ˚C。
我用了兩支普通的螢光燈管,以定時器控制在上午七點點燈、下午七點熄燈。
在照明的定時器上,我插上了一台連結著另一片 30x53 公分輻射加熱板的控溫器,溫度設定在 32.2 ˚C。所以當上午七點點燈時,這片加熱板慢慢地開始把整個飼養槽的溫度加熱至約 32.2 ˚C。到了下午七點熄燈且加熱板關閉,而溫度慢慢地降回至 26.7 ˚C 左右。這是蘇卡達象龜幼體孵化並挖掘爬出卵窩之時,我所推測在非洲炎熱雨季的最佳溫度。
我用了一支阿卡迪亞(Arcadia)12% 紫外線 T5 HO 燈管,以另一個定時器控制每日從上午十一點至下午四點點燈五個小時。這樣模擬了日正當中之時較高的紫外線含量。
當然了,
也要有實驗的對象:
我這次從一窩卵孵化了 14 隻蘇卡達象龜幼體。
有一位龜友拿走了 8 隻,
我自己留下了 6 隻來進行這次的實驗。
這窩龜卵是在 2015 年 1 月 8 日產下的,
大約在三個月之後我把龜卵孵化出來。
在孵卵器內待了大約一個星期,
蘇卡達象龜幼體被移入了飼養槽。
龜友隨意揀選了自己所要的 8 隻幼體,
他沒挑走的剩餘個體就是本次實驗的對象。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b4f2e7a484a20a4311e3ccfa0539847/65cffa003af33a87f1097672c15c10385243b56c.jpg)
這是蘇卡達象龜寶寶在新家的樣子: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47b0c1227a446237ecaa56aa8237246/06f676f33a87e9502c73850417385343faf2b46c.jpg)
我並不急著把初生幼體從孵卵器內移走。
對我來說,
初生幼體留在孵卵器內久一點似乎更好。
我也發覺初生幼體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分辨哪些東西是不是食物,
所以讓初生幼體在孵卵器內待久一點,
讓我有時間給牠們接觸更多種類的新食材。
待在孵卵器的最初 7-10 天裡,
我的蘇卡達象龜寶寶幾乎每天都在嘗試全新且新奇的食物。
然後當幼體移入到飼養槽時,
牠們會吃我所提供的所有事物,
但卻不會去試吃底材。
這批蘇卡達象龜寶寶在孵化時的重量介於 31 - 34 公克之間。
牠們每天都會泡澡,
並且每星期放在大浴盆內做日光浴三至四次,
每次一或二個小時。
這些幼體只吃野菜、野草和仙人掌,
我完全不給任何的飼料或加工食品。
這些小傢伙看起來狀況很好,
很有活力且食慾佳。
夏天的時候不分晝夜,
飼養槽所在的房間溫度都在 26.7 ˚C 或更高,
所以這些加熱板幾乎就沒啟動過。
當進入秋天的時候,
我讓房間溫度降至了 23.9 ˚C,
這時候加熱板才偶而會動作一會兒,
不過在這樣的絕緣且密封的箱子裡,
啟動的時間並不會太久也不會太常見。
這些蘇卡達象龜幼體除非是泡澡,
否則背甲隨時是保持乾燥的。
我也從不在飼養槽內灑水,
以排除此一變數。
我都是先讓幼體曬太陽一至兩個小時後,
再幫牠們泡澡 30-40 分鐘。
此時也幫牠們清理排泄物和準備食物。
在泡完澡以後,
我會用過濾後的雨水(不含礦物質)來幫牠們清洗。
自來水或井水的水質較硬,
會在背甲上留下水漬,
我不喜歡背甲上看到水漬的樣子。
蒸餾水或逆滲透水在蒸發以後,
則不會留下礦物質污漬。
這六隻進行實驗的幼體的背甲上,
分別被點上了藍、綠、橙、銀、桃和紫六種不同的顏色以利分辨。
這幾個月的體重紀錄表如下: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51363fc412309f7e76fad1a420f0c39/8a057687e950352adc0553605443fbf2b3118b6c.jpg)
這六隻進行實驗的蘇卡達象龜幼體在 2015 年 11 月的時候全數售出。
在送走之前的最後一次大合照: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bfd057b0ef79052ef1f47363cf2d738/8a71a550352ac65c0b61101bfcf2b21192138a6c.jpg)
送走之前最後的個別留影。
小藍。這是最小的其中一隻,幾乎沒有隆背: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a7a4aaf97529822053339cbe7cb7b3b/59a6792ac65c10384f1ab8aab5119313b17e896c.jpg)
小綠。這是最大隻也是背甲最平滑的一隻。再度反駁了常聽見的「生長快速並不好且會導致隆背」的論點: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4aed30a9f22720e7bcee2f24bca0a3a/85dc8a5c10385343e6abf1499413b07ecb80886c.jpg)
小橙。這是最小的一隻,而且有非常輕微的隆背: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e0bdb7a750e0cf3a0f74ef33a47f23d/76aa5c385343fbf2ac48d04bb77eca8064388f6c.jpg)
小銀。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77b31560bf3d7ca0cf63f7ec21ebe3c/a0ce1f43fbf2b2118c4af326cd8065380dd78e6c.jpg)
小桃。這是體型最適中但隆背最嚴重的一隻: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2574fabd0ca7bcb7d7bc7278e086b3f/e3b5b7f2b2119313902789d862380cd790238d6c.jpg)
小紫。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daa94927ccb0a4685228b315b62f63e/4b04fe119313b07eebd926600bd7912396dd8c6c.jpg)
這次的實驗算是結束了。
成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但依舊可供參考。
以下是我對於這次觀察的總結:
在這種環境設置中,幼體的生長速度慢很多。
提供足夠溫暖但無梯度的溫度,似乎並非更佳的飼養方式。
相較於類似的環境設置但使用烤燈,以完全不使用含有任何近紅外線的烤燈來飼養,無法預防或減少隆背的發生。
對於本次飼養的蘇卡達象龜寶寶出現了任何的隆背情形,
實在令我感到十分震驚。
我原本真的以為烤燈會造成傷害。
這一組情況完全沒有任何形式的取暖來源。
本次實驗的輻射加熱版架設位置太高了,
陸龜在地上感受不到熱源。
輻射加熱版的功用僅止於保持整個飼養槽的溫暖環境。4 评论Simon12/14/2015 19:46:37
Tom, 我想請教您一些問題
關於我的蘇卡達,我是在台灣購買的蘇卡達,我從10/26買入,因為12/1開始我的蘇卡達停止進時,從購買到現在體重不但沒增加還掉了一公克,現在為69克,腹甲6公分,12/4帶去看了獸醫,得了肺炎,肺部被脹氣的胃擠壓剩一些而已,獸醫說我必須移除所有底才並不要再加水保濕了,因為會增加細菌感染並發炎,現在濕度就只有40,每天打抗生素,直到12/12終於進食了,想請問Tom依我現在的狀況,我該轉為高濕度還是維持低濕度呢?
回复Paludarium link12/18/2015 08:00:52
我雖然不是獸醫,
但以一位人醫的角度來看您的描述:
肺部被脹氣的胃擠壓剩一些而已。
我對於此一症狀的直覺反應是:
是腸胃問題導致脹氣而擠壓肺部,
這和肺炎的症狀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我自己所養的陸龜也曾因肺炎不治死亡,
但其症狀自始至終都沒發生腸胃脹氣,
我所查閱過的陸龜醫書也沒提及這種關聯性。
溫濕度是另一個議題。
簡單的來說,
陸龜不怕「濕熱」和「乾冷」的環境,
但很忌諱「溼冷」和「乾熱」的環境。
您的飼養環境溫濕度調整,
以「濕熱」和「乾冷」的方向去著手就對了。
回复Simon12/21/2015 22:31:39
Tom,謝謝你,由於今天是他第10天進食了,不過食量都不大,一天兩葉車前草跟一些小菁英的葉子而已,我想再請教您一個問題,對於我的濕度,獸醫當初是說有肺炎,目前已沒有再注射抗生素,我對於提高濕度有些害怕,目前擺個小水盆大約讓濕度維持在45~50%中間,溫度攝氏30度,請問我該再提高到70%嗎? 關於您在2011年發表的文章 " 陸龜肺炎防治初探 " 您在文章內提到 " 泥炭苔的吸水能力很好,
並且含有天然的鞣酸,在濕潤的狀態下對於微生物具有抑制的效果,
因此以泥炭苔當作保濕底床是很推薦的材料 " 但以生物或醫學的角度來說,細菌或黴漿菌在潮濕的環境下是最適合繁衍的,所以想跟您討論您的看法,我很擔心肺炎因為將濕度提高後又會惡化,想請教您您的看法,謝謝你Tom。 ( 對於濕度提高預防蘇卡達隆背這篇文章,我才想要將濕度提高一些 )因為我在您這真的吸收不少知識,十分感激。
Paludarium link1/3/2016 11:16:41
首先聲明一下,
我並不是 Tom 哦。
泥炭苔的抑菌效果在水中也能夠發揮,
端看鞣酸的濃度高低。
此外換個角度來看,
陸龜的身體健康時,
並不怕周遭的這些環境細菌,
一個生存在距離地表不到 10 公分已經百萬年的物種,
如果動輒遭到環境細菌感染而生病,
那老早就該滅絕了。
我個人感覺,
細菌感染其實較屬於陸龜體弱時的繼發性感染,
成了陸龜生病的代罪羔羊,
但背後造成體弱的原因反而未受重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但只要朝著以「濕熱」和「乾冷」的方向去調整環境,
就不用過於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