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其华吧 关注:255贴子:5,359
  • 8回复贴,共1

桃夭·八闻道——〉诗家气象贵雄浑:古代诗歌类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课主讲古代诗歌的几种类型的内容特点等,略带一些赏析技巧。


1楼2016-02-20 21:06回复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感叹世事变幻,繁华不再。
    ③借古讽今,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或者劝告当局以史为鉴,不走衰亡的老路;
    ④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⑤以古人自喻,悲叹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2楼2016-02-20 21:07
    回复
      2025-05-14 21:04:47
      广告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题目: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和意境氛围
      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①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②归隐田园,钟情山水,表达对自由恬静生活的喜欢或向往;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3楼2016-02-20 21:08
      回复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有时也表达在外漂泊的凄苦,怀才不遇的悲愤。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以及对感慨自身韶华易逝,青春虚度的悲伤;
        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5楼2016-02-20 21:11
        回复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6楼2016-02-20 21:11
          回复
            七、谈禅说理诗
            一般借物或借事喻理,比如苏轼的《题西林璧》,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其中哲理的感悟并不是抽象地说出,而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现,其中的哲理,必须借理解诗句含义入手。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这里对哲理的感悟并不是抽象地说出,而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现。
            首先是借助景物来表现。如王之涣气吞寰宇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次是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加以表现。典型的例子是苏轼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基本主题:
            1、对生活对自然的顿悟,抒发人生哲理。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苏轼的《题西林壁》
            2、对世人的劝勉和告诫
            杂诗 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3、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楼2016-02-20 21:12
            回复
              八、古代诗歌类型多样化社会生活背景
              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北朝战乱频繁,加之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剽悍,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如《木兰诗》。
              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南朝尽管政权频繁更替,但与动乱的北方相比社会比较安定。士大夫享乐之风延及民间,因此男女艳情成为这一时期乐府诗歌的唯一主题。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双关等艺术手法含蓄地抒发男女爱慕情怀,如《西洲曲》。
              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有离家在外,表达思乡情怀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也有文人隐居山林四野,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的;还有抒发个人才华无法施展、愤世嫉俗的。
              唐末悯农怜民,忧国忧民。以安史之乱作为转折点,唐代的诗歌由轻松走向沉重。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忧国之诗孕育而生。
              北宋诗重义理。宋人好议论,连写记叙性文章也是如此,此风浸染诗歌,因而宋人的哲理诗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道风景线。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
              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还有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的诗也应运而生。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明注重忠义。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他们一手拿剑在战场上与外敌兵戎相见,一手拿笔以诗歌的形式忠实记录他们的义举。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8楼2016-02-20 21:13
              回复
                作业:
                1、任选以上两种诗歌类型举出两首未提到的诗。
                2、赏析第一题中所选的一首诗。
                3、补充本课未讲到的内容。


                9楼2016-02-20 21:17
                回复
                  2025-05-14 20:58:47
                  广告
                  看看能不能发图,补图
                  2楼

                  3楼

                  4楼
                  《关山月》
                  5

                  6

                  7


                  10楼2016-02-20 2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