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白化动物的饲养难度如何?
白化症的动物通常具有生命力不强、怕光、视力较差等现象,因此野外通常成活率较低,但还是陆陆续续发现过一些野生白化个体。
人工豢养条件下饲养难度比正常个体要大,常表现在难开食、易患病、成长慢等方面。建议有些经验的龟友购买,或者选择比苗大一些的饲养稳定的个体购买。
④黄化与白化有多大区别?
在动物学中黄化缺乏明确的学术定义,而黄化在植物学中是这样定义的:黄化(etiolation) 指多数植物在黑暗中生长时不能合成叶绿素,显现出类胡萝卜素的黄色的现象。比如由韭菜——韭黄这个例子。

所以“黄化”这个词用在龟上多少有些约定俗成的意思,黄化与白化最显著的区别在于黄化龟非红眼,可以这样说如果白化算作质变(这里指全白化非局部白化)的话,那么黄化可以理解为量变,这个量指得就是龟背甲角质盾片与真皮骨板间的黑素细胞分泌黑色素的量,这个量变化弹性还是蛮大的 ,这也造就了龟类论坛一直反反复复出现的话题:我这个龟算黄化吗?这个问题用冯小刚调侃电影中出现色情镜头的话:到底解开几个扣子算色情?再合适不过了。养龟吗有些问题需要弄得水落石出,像这样的问题弄得太清楚太明白反而适得其反,算不算饲养一段再看!让自己保有一份期待吧!
有个龟友发明出“浅色系龟”或者“黄色系龟”这个称谓代替黄化龟,个人觉得蛮贴切的,少了一份沉重多了一份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