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6、团参饮子。《济生》卷二。 宋·严用和撰。成书于宋宝祐元年(1253)。
名称: 团参饮子
组成: 人参1两,紫菀茸(洗)1两,阿胶(ha粉炒)1两,百合(蒸)1两,细辛(洗去叶土)1两,款冬花1两,杏仁(去皮尖,炒)1两,天门冬(汤浸,去心)1两,半夏(汤泡7次)1两,经霜桑叶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半两。
出处: 《济生》卷二。
主治: 抑郁忧思喜怒、饥饱失宜,致脏气不平,咳嗽脓血,渐成肺痿,憎寒壮热,羸瘦困顿,将成劳瘵。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大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加减: 因气而咳者,加木香;咳而唾血有热者,加生地黄;咳而唾血有寒者,加钟乳粉;疲极而咳嗽者,加黄耆;因咳损而唾血者,加没药、藕节;咳而呕逆、腹满、不食者,加白术,仍倍加生姜;咳而小便多者,加益智仁;咳而大便溏者,去杏仁,加钟乳粉;咳而面浮气逆者,加沉香、橘皮煎。
附注: 方中天门冬,《杏苑》引作麦门冬。
0897、白石英汤。《济生》卷二。 宋·严用和撰。成书于宋宝祐元年(1253)。
名称: 白石英汤
组成: 白石英半两,细辛(洗去土)半两,五味子半两,陈皮(去白)半两,钟乳粉半两,阿胶(锉,ha粉炒)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紫菀(洗)1两。
出处: 《济生》卷二。
主治: 肺气虚弱,恶寒咳嗽,鼻流清涕。喘息气微。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济生方
《济生方》又名《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撰。成书于宋宝祐元年(1253)。原书共十卷,有论治70篇,方的400首;咸淳三年(1267)又写成《续方》,收前书未备之医论24篇,方90首。二书后均散佚,现在版本为辑复本:一是清纪晓岚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八卷本《济生方》,有医论56篇,收方240余首,内容或缺论,或缺方,或少药,或论不对题,残缺较甚,195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一是根据《医方类聚》、《普济方》等多种医书,并参照日刊本《济生方》等重新整理,将《济生方》与《续方》合二为一的辑复本,有医论85篇,方520首,内容较前一版本充实完整,基本接近原貌。198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名《重订严氏济生方》。 严氏撰著该书,据其多年心得,结台临床实际、广采古人可用之方,兼收已验之效方,以杂病各门为纲,下列总论,病源,病机,再附主方,每方详述主证,组方,炮制,服法等,条分缕析。纲目清晰,方论结合,议论丰正。书中收方广泛,汉、唐、宋以来诸家名方及民间验方均有采录,其中尤重《和剂局方》、《三因极一病证方》二书方论,对所摭常用古方善于化裁,如仲景治疗肾虚的肾气丸,经严氏加味牛膝、车前子后,扩大了原方适应范围,腔之成为治疗虚(肾虚)实(水湿)挟杂证的名方——济生肾气丸。严氏创制新方,讲究刚柔相济,佐使合宜,用药平正稳妥。如归脾汤、小蓟饮子等,由于制方既切实用,又不峻猛。柔中有刚,兼顾全面,故很受后世医家推重。
名称: 团参饮子
组成: 人参1两,紫菀茸(洗)1两,阿胶(ha粉炒)1两,百合(蒸)1两,细辛(洗去叶土)1两,款冬花1两,杏仁(去皮尖,炒)1两,天门冬(汤浸,去心)1两,半夏(汤泡7次)1两,经霜桑叶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半两。
出处: 《济生》卷二。
主治: 抑郁忧思喜怒、饥饱失宜,致脏气不平,咳嗽脓血,渐成肺痿,憎寒壮热,羸瘦困顿,将成劳瘵。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大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加减: 因气而咳者,加木香;咳而唾血有热者,加生地黄;咳而唾血有寒者,加钟乳粉;疲极而咳嗽者,加黄耆;因咳损而唾血者,加没药、藕节;咳而呕逆、腹满、不食者,加白术,仍倍加生姜;咳而小便多者,加益智仁;咳而大便溏者,去杏仁,加钟乳粉;咳而面浮气逆者,加沉香、橘皮煎。
附注: 方中天门冬,《杏苑》引作麦门冬。
0897、白石英汤。《济生》卷二。 宋·严用和撰。成书于宋宝祐元年(1253)。
名称: 白石英汤
组成: 白石英半两,细辛(洗去土)半两,五味子半两,陈皮(去白)半两,钟乳粉半两,阿胶(锉,ha粉炒)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紫菀(洗)1两。
出处: 《济生》卷二。
主治: 肺气虚弱,恶寒咳嗽,鼻流清涕。喘息气微。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济生方
《济生方》又名《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撰。成书于宋宝祐元年(1253)。原书共十卷,有论治70篇,方的400首;咸淳三年(1267)又写成《续方》,收前书未备之医论24篇,方90首。二书后均散佚,现在版本为辑复本:一是清纪晓岚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八卷本《济生方》,有医论56篇,收方240余首,内容或缺论,或缺方,或少药,或论不对题,残缺较甚,195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一是根据《医方类聚》、《普济方》等多种医书,并参照日刊本《济生方》等重新整理,将《济生方》与《续方》合二为一的辑复本,有医论85篇,方520首,内容较前一版本充实完整,基本接近原貌。198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名《重订严氏济生方》。 严氏撰著该书,据其多年心得,结台临床实际、广采古人可用之方,兼收已验之效方,以杂病各门为纲,下列总论,病源,病机,再附主方,每方详述主证,组方,炮制,服法等,条分缕析。纲目清晰,方论结合,议论丰正。书中收方广泛,汉、唐、宋以来诸家名方及民间验方均有采录,其中尤重《和剂局方》、《三因极一病证方》二书方论,对所摭常用古方善于化裁,如仲景治疗肾虚的肾气丸,经严氏加味牛膝、车前子后,扩大了原方适应范围,腔之成为治疗虚(肾虚)实(水湿)挟杂证的名方——济生肾气丸。严氏创制新方,讲究刚柔相济,佐使合宜,用药平正稳妥。如归脾汤、小蓟饮子等,由于制方既切实用,又不峻猛。柔中有刚,兼顾全面,故很受后世医家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