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吧 关注:1,175贴子:2,556

【那些美丽的典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一直想整理一些典故,因为写东西的时候会用到,只是没有时间,就一直寻觅看有没有整理。来到本吧,发现好冷清,人数和帖子都很少。我决定从今天起,每天不定时更新一个典故。一来,自己整理留后用;二来,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望各位多多支持!
楼下开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3-01 19:42回复
    1.才占八斗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为陈王,死后谥名谥思,所以又称陈思王。他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兄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文学家,而且在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汉末建安时代出现的所谓“建安文学”,其主要代表人物,便是曹氏父子。而曹植的文才似乎更见突出。
    曹植从小就很聪明,才思敏捷,文词富丽,曹操很喜欢他。曹操在世的时候,他的生活是很安定和优游的,那时他写的文章和诗歌,比较华美;但当29岁那年,曹操去世,他哥哥曹丕即位以后,他就不断受到打击;到他侄儿曹睿(魏明帝)即位后,受到的打击就更加多了。由于他政治上受迫害,精神上被压抑,生活相当苦闷,因此,这一时期他写的诗歌,能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矛盾,能表现他对统治者的愤恨和要求自由的思想,也能由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所以曹植后一时期的创作,从现实意义来说,比早期的要好一此。
      曹植的创作,包括赋颂诗铭和论文,留下的虽然不多,但是旧时作家对他都有很高评价。例如南朝梁代的诗评家钟嵘(曹植的忠实粉),在他的《诗品》中写道: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南朝宋代的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虽然似乎不太满意曹植前期的作品,说它是“但美遨游,不及世事,”但是总的说来,他对曹植还是十分钦佩的,请看他给曹植下了怎样的评语:
      “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一石等于十斗)——这真是个有趣的评语。
      称誉作者的学问高,文才好,后来就叫做“才占八斗”、“八斗之才”,简称“八斗才”。唐代诗人李商隐有“用尽陈王八斗才”之句。也有人把“八斗之才”和“七步之才”两句成语合并起来,称为“七步八斗”,以形容诗才的敏捷和高超。


    IP属地:山东2楼2016-03-01 19:56
    回复
      顺治七年(1650年),一个枫叶飘零的秋天,吴梅村来到了钱谦益家中。他请求一见卞玉京,而这位女子却躲在柳如是的卧室,以生病为由终不肯出来见面。吴梅村黯然神伤,惆怅地写下了《琴河感旧四首并序》的诗,这是其中一首:
      长向东风问画兰,玉人微叹倚栏杆。
      乍抛锦瑟描难就,小叠琼笺墨未干。
      弱叶懒舒添午倦,嫩芽娇染怯春寒。
      书成粉箑凭谁寄?多恐萧郎不忍看。
      余香犹在,鸳梦难温。自从当初卞玉京酒后那一句‘(君)亦有意乎?’的话被他婉言相拒之后,到如今算来已有七年之久了。 而此时,这位吴“萧郎”的心中,那真的是百感交集。


      IP属地:山东5楼2016-03-02 18:54
      回复
        楼主何以断更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3-03 10:39
        收起回复
          没有断更啊,一天一个,只是今天的还没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3-03 10:52
          收起回复
            加油 继续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3-04 17:48
            回复
              4.南柯梦
              很多人都知道,“临川四梦”是汤显祖非常有名的四部戏。其中《南柯记》的题材,是来自于唐代小说家李公佐的《唐代传奇——南柯太守传》。
              故事说的是唐德宗时期,广陵(今江苏扬州)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他本是淮南节度使部下的一名副将,因嗜酒后冒犯上司,被炒了鱿鱼回到家中。
              这天是他生日,他邀来了几位朋友一起饮酒,结果喝得个大醉。醉眼朦胧之中,忽见两个紫衣使者前来把他扶上马车,朝门前大槐树下的一个树洞奔去。进得洞后,来到了一个名曰“大槐安国”的国家。
              槐安国的国君把女儿——金枝公主许配给了淳于棼,不久便委任他为“南柯郡太守”一职。二十年间,他官位显赫,家庭美满,育有五子二女。
              不料时有一“檀萝”国入侵,淳于棼虽率军奋力抗敌,结果还是兵败如山倒。恰在这期间,金枝公主又不幸染病身亡。最后,国君不但罢免了他的太守职务,还命那两名紫衣使者把他重新送回了家。
              淳于棼从梦中惊醒过来,发现自己只不过是睡在自家的廊下。他喊来朋友,把这个奇怪的梦讲给了他们听。朋友们听后也很惊讶,就和他一起来到大槐树下挖掘。不一会,就掘出个很大的蚂蚁洞。
              众人大悟,这就是他梦中所谓的“南柯郡”和“槐安国”。而南柯的意思,则指的是槐树的南枝上。


              IP属地:山东10楼2016-03-04 18:19
              回复
                这个典故,还和另一个叫“审雨堂”的典故紧密关联。
                《太平广记》引用了《穷神秘苑》的一则故事,说的是南北朝的后魏时期,夏阳人卢汾和友人夜宴于书斋,他们意外地受到邀请来到了“审雨堂”中,与几位妖艳绝色的女子一起饮酒作欢,好不快活。谁知没多久,外面忽吹来一阵风,也落了一些雨。于是乎房梁倾倒,美人也都散去了,良辰美景竟如同虚设。
                “审雨堂”和“南柯梦”本是两则不同的故事,但因它们都和蚂蚁洞穴有关,也不知何时,人们居然将两者合成同一个典故了:
                梦里空惊岁月长,觉时追忆始堪伤。
                  十年烜赫南柯守,竟日欢娱审雨堂。
                  这是宋朝诗人张嵲读到这篇故事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梦里的光阴固然有几十年,可醒来后照样还不是一切空空如也。
                后世的更多文人,在诗词中引用这个典故来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与虚幻之事。其别名颇多:
                  一枕南柯、一觉庭槐、南柯一觉、南柯太守、梦中槐蚁、柯下梦、槐中蚁、槐梦、槐安国、槐安梦、柯下梦、槐中蚁、槐安国、槐根蚁等。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这是陆游写的一首《杂赋》的诗。纵观他一生,也和绝大多数命运坎坷的文人一样。平生仕途不畅,即便任职也无非是些闲职冷差。他有过太多的失意和怅然,也有过太多的郁闷与寂寥。也许有一天,他终会明白:功名利禄,只是过眼烟云。
                若有幸觅得闲暇之际,头枕清风而眠。酣然睡足期待已久的一场美梦后,再微笑淡然归去,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惬意快乐的人生呢?宋朝诗人范成大,就以他一颗超然脱俗的心,赢来了较多人的喜爱:
                   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也知睡足当归去,不奈溪山留客何。
                 在《全唐诗》中,还有这么一首《临刑诗》,诗中引用了这个典故,读来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
                   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
                  这首诗的作者,据说是唐朝宿州太守(一说是宋朝)陈璠临死前写下的绝笔诗。陈璠在任职五年内,大肆敛财,贪赃枉法。后东窗事发,被判处以极刑。临刑之际,他留下了这么一首对人生充满悔意的诗作。
                  他固然是醒悟了,可他在人生这场大梦里,醒得实在是太晚了。
                  这首诗,告诫了人们切不可急功近利,也奉劝着那些谋得一官半职的人,更不要飘飘然而忘乎所以。不然,指不定哪日,陈璠还真就成为你的前车之鉴。
                  不忍岁月的流逝,也无法面对人世的沧桑。人生太多美好的事物,只轻轻一个转身,便都成为了昨日的水流花开。
                  曾经拥有的,总是转瞬即逝,正恰如南柯一梦。


                IP属地:山东11楼2016-03-04 18:25
                回复
                  6.青鸟
                    青鸟的典故出于《山海经》,代表送达书信、消息的鸟,也可以说是信使,这在古诗中常常用来指爱情信使。青鸟是有三足的神鸟,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传说西王母驾临前,总有青鸟先来报信,青鸟是凤凰的前身,色泽亮丽,体态轻盈,是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本为王母娘娘的信使,后人将它视为传递幸福佳音的使者。
                    文学上,青鸟是被当作传递信息的使者的。如李商隐《无题》中 “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的诗句。人间既不能相见,唯望在蓬莱仙山可以再见,但是蓬莱无路,只有靠青鸟传信。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直接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此句反用西王母与汉武帝典故。据说三足的青鸟是西王母的侍者,七月七日那天,汉武帝忽见青鸟飞集殿前,遂后西王母即至。然而所思主人远在云外,青鸟也不为之传信,思念难解的主人公就更加感到春恨的沉重了。“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如李商隐《代赠》诗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青鸟”、“丁香”二句合看又恰是一联工稳的对仗,一人事,一时景,这律诗般的俊语将思念难解之情写得既空灵透脱而又真挚实在。至此,词的感情已经十分浓郁、饱满。当手卷真珠上玉钩的时刻,已经春恨绵绵;风里落花无主,青鸟不传信,丁香空结,则徒然的向往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
                    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五载:李璟即位,歌舞玩乐不辍,歌师王感化尝为之连唱“南朝天子爱风流”句至再三再四以剌之,李璟遂悟,作《浣溪沙》二阕并手书以赐感化,其中就包括这一首。这样看来,词中的春恨就不是这位风流天子对景抒情的一般闲愁,很可能是南唐受周威胁时的危苦感慨,“青鸟”句也不是“思美人兮天一方”的浓情艳想,而是忧国之思的深沉寄托了。


                  IP属地:山东16楼2016-03-06 12:34
                  回复
                      7.桃花
                      桃花的花神最早相传是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场政变中,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机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就立祠祭拜,也称她为桃花神。”(百度百科·桃花)从此,桃花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形象,与美丽的女性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尤其对息夫人的品质与精神的褒赞,更有了美的因素,且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桃花首次作为女性化的文学形象出现在《诗经》里,因而桃花变成了女性化的意象,也就是美人意象。其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的轻快活泼的短诗。诗人以比兴的手法,热情地赞美这个年青美丽的新娘,并祝福她婚后的生活幸福。诗中那少壮的桃树,盛开的桃花,繁盛的桃叶,尤其是艳丽的桃花,特别符合这位富有青春气息的美丽女子的特征。
                      从此,桃花也就与女性有了直接的关系,成了女性的化身,大量出现在诗词中,其中以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最为著名。
                      孟肈《本事诗》: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氏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眉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尔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动,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中以“人面桃花相映红”,传神地写出了这位女子的美丽与丰姿;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却以桃花的美丽之姿写了作者的无尽怅惘之情,美丽的桃花引起了作者的美好的回忆,也越增添了他那浓重的失落感。
                      “人面桃花”一词及其故事也闻名后世,人们在欣赏这个浪漫、凄美的故事的同时,也增添了桃花的诗意浪漫色彩。词中也有用美丽的桃花来写女子的美态的,如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的《鹊踏枝》里写道:“枕上分明梦见,依旧桃花面。”宋代词人陈师道的《菩萨蛮》云:“玉腕啊枕香腮,桃花脸上红。”清代曹雪芹的“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欢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桃花行》)以花拟人,以人比花。诗人以人泪长流比花自妩媚,泪易干比花易衰,憔悴人比憔悴花,回环反复、珠联璧合,将花与人交织在一起,刻画出一个孤独无援、多愁善感的柔弱少女形象,而桃花成了林黛玉纯洁美丽而红颜薄命的象征性写照。


                    IP属地:山东17楼2016-03-07 12:11
                    回复
                      为什么我更新的被度娘吞了!??


                      IP属地:山东18楼2016-03-07 12:20
                      回复
                        哟你来看我这是不是标准的十五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3-21 14:20
                        回复
                          哟你来看我这是不是标准的十五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3-21 14:20
                          回复
                            哟你来看我这是不是标准的十五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3-21 14:20
                            回复
                              哟你来看我这是不是标准的十五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3-21 14: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