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针灸吧 关注:156贴子:210
  • 0回复贴,共1

口腔溃疡疼痛怎么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腔溃疡中医称“口疮”或“口糜”,是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以舌或口腔黏膜的唇、颊、软腭、齿龈等处的黏膜多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覆盖假膜,中央凹陷,边缘清楚,周围黏膜红肿,疼痛明显。其病因现代医学尚不能完全明确阐述,普遍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中医认为,本病是由脏腑积热上攻,或气虚阴虚虚火上犯,或脾胃虚弱,湿滞中焦,郁而化热上蒸所致。可根据溃疡的位置辨别病变所属的脏腑,以此为依据进行治疗。
按部位辨治口腔溃疡:
溃疡在唇周,病位在脾胃大肠,多与消化有关,胃火炽盛。因唇周属脾,且胃经与大肠经皆环绕口唇。可商阳刺血。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位于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有醒神开窍、泻热消肿之功效,可泄胃与大肠之火以达治疗之功。
溃疡在唇内,病位在肝,多与情志有关,肝郁化火。因肝经的支脉环绕唇内。可关冲刺血。关冲为手少阳三焦经的井穴,位于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关,指出入的要道。此穴为手少阳厥阴表里出入之枢纽,可调节胸腹部的气机,疏肝解郁,使情志得以调畅
溃疡在舌下,为湿热蕴结之证,可在血海、委中刺血拔罐。血海属足太阴脾经,有活血化瘀、理血调经、祛风除湿之功,位置在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屈膝取穴。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膀胱下合穴,又名“血郄”,有通经活络、祛风利湿、强健腰膝、凉血泻热之功,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之间。此二穴刺血拔罐可清利湿热。
溃疡在舌面上,需要再按舌面的位置具体细分。
(1)在舌尖,病位在心,多与思虑有关,心火过旺。可少冲、中冲刺血。少冲为手少阴心经的井穴,位于小指桡侧指甲根角。少,指手少阴;冲,要冲也,通行而直进也,冲气以为和也。中冲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位于中指尖端。中,指中央。此二穴刺血可清心泻火。
(2)在舌两侧,病位在肝胆,可关冲刺血。
(3)在舌面中间,病位在脾胃,可商阳刺血。
(4)在舌根部,病位在肾,可点按涌泉、太溪。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有苏厥开窍、降逆止呕、清心泄热、回阳救逆之功,位于足底,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太溪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有补肾强腰、通利三焦之效,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点按此二穴可滋阴泻火。
如果您溃疡伴有口干、舌面裂纹,说明是阴虚,可点按照海、列缺以滋阴。照海属足少阴肾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跷脉,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位于足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亦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有宣肺散邪、通调经脉之效。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列,指裂开;缺,指缺口。古时称雷电之神为列缺。喻此穴能如霹雳行空消散阴霾般使头脑清利。两穴相配还常用于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
如果还伴有舌体胖大、舌肿、齿痕,说明有脾气虚,可点按足三里、绝骨改善体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下合穴,为保健要穴,有理气降逆、健脾和胃、通经活络、扶本固元之功。位于小腿前外侧,胫骨粗隆外下方,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中指)。绝骨又名悬钟,属足少阳胆经,为八会穴之髓会,有平肝熄风、填精益髓、舒经活络、理气止痛之效,可治疗骨病、血液病。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案例展示:
一天,突然接到一朋友发来的饭局邀请,说他们老板想感谢我,说得我一头雾水,他们老板我从来也没打过交道啊?何来感谢?
莫名其妙地去了,才知道这位老板前几日去广州和港商谈一宗大生意,十分重视,做了充分的准备,谈判前一日却口腔溃疡发作,说话时触动溃疡处,疼痛难忍,影响口齿发挥,本想凭伶牙俐齿换得合同千万,却被小小溃疡搞得信心尽失。正痛苦纠结间,正巧在电视上看到我在《养生堂》节目中讲口腔溃疡的分型保健治疗:口唇内侧应肝,压力大时多长,可刺血或掐三焦经井穴关冲…于是一阵狂掐...于是第二天上演舌战港商…于是有了这顿饭局。
有时,和中医针灸的亲密接触,就是缘于一个小小的机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3-01 22: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