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29,902贴子:72,868,248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3-04 15:17回复
    罗贯中描述姜维文能运筹帷幄、武能上阵单挑,文武全才,是这么安排戏份的:
    识破诸葛亮计策,然后单挑赵云,还用计策袭了诸葛亮的营。
    之后历代三国游戏,他是少见的武力、智力双90的了。
    但是,其实《三国演义》隐藏着两个真正文武全才的怪物。
    魏延在谷口,只盼司马懿到来;忽见一枝魏兵杀到,延纵马向前视之,正是 司马懿。延大喝曰:“司马懿休走!”舞刀相迎。懿挺枪接战。不上三合,延拨回马便走, 懿随后赶来。
    张郃死后,魏延已是当时三国第一猛将了。司马懿居然挺枪去战?还真打了几个回合?如果司马懿武力不济,魏延早就一刀斩了,何必还诈败,说明确实战司马懿不下啊!
    魏延拨马而走,司马懿还敢追?要知道司马懿比诸葛亮还谨慎小心,若对自己武力没有十足的信心,可不敢啊。
    但更伟大的是这位:
    朗遂引兵会合白虎,同陈兵于山阴之野。两阵对圆,孙策出马,谓王朗曰:“吾兴仁义之兵,来安浙江,汝何故助贼?”朗骂曰:“汝童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今日特与严氏雪仇!”孙策大怒,正待交战,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马舞刀,与慈战不数合,朗将周听,杀出助战;孙策阵中黄盖,飞马接住周听交锋。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忽王朗阵后先乱,一彪军从背后抄来。朗大惊,急回马来迎:原来是周瑜与程普引军刺斜杀来,前后夹攻,王朗寡不敌众,与白虎、周听杀条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吊桥,坚闭城门。孙策大军乘势赶到城下。分布众军,四门攻打。
    王朗,王司徒。
    拍马舞刀,大战东吴三大猛将之一太史慈(另两位是周泰和甘宁)。货真价实的单挑。
    而且还“互相鏖战”,那是打了一会儿的。
    周瑜与程普夹击,王朗才寡不敌众而去。可见勇猛如太史慈,也无法把王司徒怎么地。
    王司徒不止是经史精通、能生儿子(王肃)、善养孙女(王元姬),刀法也了得。跟太史慈打居然不败,游戏里不给他80+的武力,不能够啊!
    三十年后祁山相见,如果不是出于礼貌,王司徒早就拍马舞刀冲过去,活捉诸葛亮了!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3-04 15:17
    收起回复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3-04 15:18
      回复
        关公死于赤兔马的年迈。
        马在5—10岁期间适合作为战马使用。过了这个年龄段就没有什么速度和爆发力可言了。
        而赤兔马从公元189年首次出现,到公元220年关公败走麦城,活跃了30多年。这几乎相当于一个120岁的老人还在参加马拉松。
        在《三国演义》中,董卓将赤兔马赠与吕布发生在公元189年,可见赤兔马当时已可上战场,年龄姑且算做5岁,开启了赤兔马的“吕布时代”。也正是这一时期,赤兔马经历了三英战吕布、李傕郭汜之乱、兖州徐州之战等高强度、大规模的战斗,直到公元198年吕布被擒,共度过了9年的时光。
        关羽乘赤兔马斩杀颜良发生在公元200年,那时赤兔马15岁左右,正式进入“关羽时代前期”。虽然马到中年,但脚力还是不错的。此后赤兔马一直活跃,“关公马快”成为关羽开挂最合理的解释: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面前,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孟坦战不三合,拨回马便走。关公赶来。孟坦只指望引诱关公,不想关公马快,早已赶上,只一刀,砍为两段。”
        一直到赤壁之战,赤兔马还在故人曹操面前露了一脸。不过那时已是公元208年了,赤兔马已有近25岁的高龄: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
        赤壁之战后,赤兔马逐渐进入“关羽时代后期”,很少再露面。但字里行间多少能看到赤兔马年迈体衰的征兆:
        “战不到三十余合,忠诈败,云长赶来。忠想昨日不杀之恩,不忍便射,带住刀,把弓虚拽弦响,云长急闪,却不见箭;云长又赶,忠又虚拽,云长急闪,又无箭;只道黄忠不会射,放心赶来。将近吊桥,黄忠在桥上搭箭开弓,弦响箭到,正射在云长盔缨根上。”
        黄忠好整以暇地拈弓搭箭射了三次,关羽居然没赶上!想当年颜良连说一句话的功夫都没有,文丑刚转身就被追上。赤兔的体能下降可见一斑。赤壁之后,赤兔马再也没有赶上过任何人:
        “斗至五十余合,庞德拨回马,拖刀而走。关公随后追赶(没赶上,被射中)。”——公元219年,赤兔马35岁左右
        “拍马舞刀,直取蒋钦。不三合,钦败走。关公提刀追杀二十余里。”——公元220年,赤兔马36岁
        在关公败走麦城之际,赤兔马已经连普通战马都赶不上了。“提刀追杀二十余里”这种景象根本是无法想象的,可见赤兔马已经相当不堪用了。果不其然,关公最终被绊马索绊倒受俘,赤兔马绝食而死:
        “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一匹老马骑了十几年,关公就死在了糊涂上。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3-04 15:19
        收起回复
          历史最大的魅力在于,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经历那些人,事,会喘不过气来。
          三国演义里谁出场跨度最大?不是曹操,不是诸葛,不是赵云,
          廖化,这个蜀中无大将,才让人记起并嘲讽的家伙。
          廖化第一次出场。关羽带在桥头和人妻爱好者曹操告别——曹操为此失去了这辈子最爱的一个男人(郭嘉贾诩不算,敌对立场才是真爱,才虐,才有看点)——一转头,嫂子不见了!典型装逼不成,反丢人。这时候廖化来了。
          忽见山头一人,高叫:“关将军且住!”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公问曰:“汝何人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云长恐是诈,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恰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来。杜远出言不逊,被某杀之。今献头与将军请罪。”关公曰:“二夫人何在?”化曰:“现在山中。”关公教急取下山。不移时,百余人簇拥车仗前来。关公下马停刀,叉手于车前问候曰:“二嫂受惊否?”二夫人曰:“若非廖将军保全,已被杜远所辱。”关公问左右曰:“廖化怎生救夫人?”左右曰:“杜远劫上山去,就要与廖化各分一人为妻。廖化问起根由,好生拜敬,杜远不从,已被廖化杀了。”
          黄巾锦衣,持枪跨马——出场倒也不错,子龙之类也就这样了吧。需要一提的是,廖化当时想跟随关羽的,结果关羽没有答应。
          再次出现就是在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投靠刘备成功,被安排为副将,助关羽守荆州。然后,定成都,破汉中,攻城略地没有他。关羽这边霸气十足的重头戏——单刀赴会和水淹七军,也没他什么事。直关羽败走麦城,化单骑出去要救兵被孟达弹掉,廖化“大骂出城,望成都而去”。挺心酸。
          后来猪哥北伐,廖化干什么了呢?运粮左军领兵使,我知道,会有人说运粮是很重要的差事,我知道,可是换你你愿意吗?同样的,跟马超一起来的马岱,是平北将军、陈仓侯。这时候,他四十多了。
          六次北伐,老一辈的武将陆续陨落,廖化跟小强一样,坚持了下来。终于,在六出祁山时,木牛流马一战,追击司马,取得头盔一个,得了头功。我想,这就和一个连续奋战十年高考的大爷,最后一次考上清华差不多吧。那个庆功宴上,这个年迈的老头子,应该开心得跟个孩子一样吧。
          秋风五丈原,姜维上位,那时候他六十岁左右,地位仅次于姜维夏侯霸。“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在那些夜晚,是否会摸着虎符发抖,是否会在兵营兴奋地来回走动,是否会仰望星月,回忆起曾经逝去的英豪,枭雄曹操,多智诸葛,无双吕布……
          以前他什么都没有,只是仰望着那群才智超群的豪杰——为他们鼓掌;现在,他因为资质,什么都有了,却没有听到 任何掌声,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到今天,也没有……
          蜀汉灭亡后,称病不朝,迁徙洛阳途中,逝世。
          这个男人,生于黄巾起义,死于三国末期,他见证了整个时代的变迁。他做过山贼,当过军人,是典型自下而上的人物,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个社会的体系。曹操袁绍之类大家,只了解上层社会;阿斗只知后诸葛时代,他却见证了所有的一切。
          他无能也默默无闻,亲切得就像是普普通通的我们。他不属于新的时代,他宁愿把自己流放到那个群英荟萃的时间,就算知道这自己是那么渺小。他足够的老,也在平静中死去。死去的时刻,阿斗在说:“此间乐,不思蜀也。”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3-04 15:21
          收起回复
            还有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3-04 15:22
            收起回复
              再说一个不让人察觉的点:刘备入川,劝说刘璋投降,邓艾偷袭成都,劝阿斗投降,是同一个人,
              谯周。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3-04 15:23
              收起回复
                谢楼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3-04 15:24
                回复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3-04 15:24
                  回复
                    整个蜀汉,为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建立完整的史官制度。太多往事随风散去,幸而,终有一些蛛丝马迹,长存在史料之中,穿梭在评话与戏剧之间,最终通过罗贯中的笔,汇聚到了《三国演义》之中。有一天,一定有人会找到这些真相。不!自始至终,都有人坚守着真相,坚守着这大汉的秘密。他们,是汉的意志的继承者——譬如,他们中的一个人,我们在电视上早就见过了。
                    而我,真的遇到过一位。十年前,我流落交州,招贤馆里就有一位和我投缘的在野武将。他自云姓胡,名说之(读为“悦之”,博君一笑的意思),号八道山人,大汉宿将胡车儿之后。有一天深夜,说起献帝在许昌的际遇,我痛哭流涕,不能自持。他有所不忍,就把这个故事交给了我。他说,本来,这事只有在“乙未”之年才能讲与人听——“以”(“乙”)成大汉“未”竟之事业。他还对我说,这个故事认真想下去是很恐怖的,因为他时刻提醒我们这样一件事:“许多时候,我们自以为读了许多史料,勾稽系联了许多史实,解释了一些前人不能解释的事情。但事实上,我们一开始就是错的——完完全全就是错的。明白通达的人,见之放声大笑;但陷入其中的人,终其一生或许都不能自拔——转眼间,书册已黄,鬓发已白,他的一生就这样毁了。这是读历史的可怕之处。少年,你细细体会吧。”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3-04 15:31
                    收起回复
                      楼下的。少年。有什么体会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3-04 15:43
                      回复
                        吓的我菊花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3-04 15:44
                        回复
                          司马家在天气和地理方面点了太多技能,也有可能是丞相和姜维总是先立了flag
                          第一百零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昭四下无路,只得勒兵上铁笼山据守。原来此山只有一条路,四下皆险峻难上。其上惟有一泉,止够百人之饮。此时昭手下有六千人,被姜维绝其路口,山上泉水不敷,人马枯渴。昭仰天长叹曰:“吾死于此地矣!”后人有诗曰:
                          主簿王韬曰:“昔日耿恭受困,拜井而得甘泉。将军何不效之?”昭从其言,遂上山顶泉边,再拜而祝曰:“昭奉诏来退蜀兵,若昭合死,令甘泉枯竭,昭自当刎颈,教部军尽降;如寿禄未终,愿苍天早赐甘泉,以活众命。”祝毕,泉水涌出,取之不竭,因此人马不死。
                          却说姜维在山下困住魏兵,谓众将曰:“昔日丞相在上方谷,不曾捉住司马懿,吾深为恨。今司马昭必被吾擒矣。”
                          2、姜维神秘的上位
                          三国演义里没有言明,姜维是怎么摆脱早期费祎动不动只给他一万人马北伐的困境
                          可惜三国志却看穿了一切,让天水麒麟儿在时人“阴养死士”的看法中,陷入阴谋论却无法自辩
                          《三国志·蜀书·费祎传》
                          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谘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还成都,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故冬复北屯汉寿。延熙十五年,命祎开府。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脩在坐。祎欢饮沈醉,为脩手刃所害,谥曰敬侯。子承嗣,为黄门侍郎。承弟恭,尚公主。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齐王曹芳)诏曰:“故中郎西平郭修,砥节厉行,秉心不回。乃者蜀将姜维寇钞修郡,为所执略。往岁伪大将军费祎驱率群众,阴图窥窬,道经汉寿,请会众宾,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祎,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夫追加褒宠,所以表扬忠义;祚及后胤,所以奖劝将来。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3-04 15:44
                          回复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在甘露寺看婿,孙权安排贾华在席间杀掉刘备,书上有这么一段:
                            “赵云谓玄德曰:“却才某于廊下巡视,见房内有刀斧手埋伏,必无好意。可告知国太。”玄德乃跪于国太席前,泣而告曰:“若杀刘备,就此请诛。”国太曰:“何出此言?”玄德曰:“廊下暗伏刀斧手,非杀备而何?”国太大怒,责骂孙权:“今日玄德既为我婿,即我之儿女也。何故伏刀斧手于廊下!”权推不知,唤吕范问之;范推贾华;国太唤贾华责骂,华默然无言。国太喝令斩之。玄德告曰:“若斩大将,于亲不利,备难久居膝下矣。”乔国老也相劝。国太方叱退贾华。刀斧手皆抱头鼠窜而去。”
                            初次看时,觉得孙权和吕范互相推卸责任,贾华背黑锅险些被斩的情节很搞笑,像是喜剧片里的情节。但在现实中,帮领导背黑锅的大有人在,上到权门副职,下到基层临时工,轻则背上骂名,撤职罢官。重则入狱服刑,甚至丢掉小命。而因他们的顶罪而平安无事的上司却安然无恙,这套百试不爽的招术也不知道被我国的领导们熟练地用了几千几百年?又有多少炮灰莫名其妙含冤顶包?细想,真是恐怖之极。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3-04 15:45
                            回复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次日,诸葛均回,孔明嘱付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你以为只是一场出游,天下事弹指可定,兴尽便返,然而却再无归期……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3-04 15: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