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老是听你提什么《道德经》,《道德经》究竟讲了些啥?朋友是俗人一个,我只好做了通俗的解释。我说古人认为,我们的宇宙由两种力量作用而成,水火、强弱、静噪、智愚、有无,这些力量互为根基又相互制约,我们的世界便是处在这样忽而失衡忽而平衡的状态之下。
水火这两样东西,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做哪个?老子认为应该做水。水是沉静的、内敛的、无私的。水有根而火无根,水可以灭火。朋友听了半晌没有说话。我想他大约在暗自推想,如果水太少的话,那么火是否可以灭水呢?的确,我们这个世界,太多的人,眼睛是朝上长的,他们热衷于热烈、升腾、强盛、华丽,他们也许会花大价钱买辆车,却不会花点小钱买本书,这就是世俗,你我身边无处不在的人群。对于这类人,我不作过多的评判。我们选择一样事物,很大程度上和个人的根性有关。
对于《道德经》,我还想补充说几点。
一,老子的世界观——尚无不尚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无是有的母体,是一种比有更为恒久的东西。
二,老子的人生观——尚守不尚攻。“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盲目的进攻只会招致无畏的损耗,圣人如水,顺势而为。
三,老子的价值观——尚朴不尚华。圣人的生活往往都是很简单的,“我独泊兮,其未兆”“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因为所需少,所求便少,所求少,也就免去了很多外物的负累,负累少了,也才能于众生碌碌中解脱出来,一枝独秀,悠然见南山。
另外补充说一句,老子是个不怕死的人。圣贤都是不怕死的人,李白也曾经加入轰轰烈烈的造反队伍,正所谓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有一种生命,本就不是为平庸而来,他们生得热烈、诗意、壮美,使我们这些后人叹为观止。
水火这两样东西,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做哪个?老子认为应该做水。水是沉静的、内敛的、无私的。水有根而火无根,水可以灭火。朋友听了半晌没有说话。我想他大约在暗自推想,如果水太少的话,那么火是否可以灭水呢?的确,我们这个世界,太多的人,眼睛是朝上长的,他们热衷于热烈、升腾、强盛、华丽,他们也许会花大价钱买辆车,却不会花点小钱买本书,这就是世俗,你我身边无处不在的人群。对于这类人,我不作过多的评判。我们选择一样事物,很大程度上和个人的根性有关。
对于《道德经》,我还想补充说几点。
一,老子的世界观——尚无不尚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无是有的母体,是一种比有更为恒久的东西。
二,老子的人生观——尚守不尚攻。“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盲目的进攻只会招致无畏的损耗,圣人如水,顺势而为。
三,老子的价值观——尚朴不尚华。圣人的生活往往都是很简单的,“我独泊兮,其未兆”“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因为所需少,所求便少,所求少,也就免去了很多外物的负累,负累少了,也才能于众生碌碌中解脱出来,一枝独秀,悠然见南山。
另外补充说一句,老子是个不怕死的人。圣贤都是不怕死的人,李白也曾经加入轰轰烈烈的造反队伍,正所谓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有一种生命,本就不是为平庸而来,他们生得热烈、诗意、壮美,使我们这些后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