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3日漏签0天
中医艾灸吧 关注:12,064贴子:40,81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医艾灸吧
>0< 加载中...

肝血瘀滞 <中医解释>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新新宝贝妈咪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别名
中医:胁病,黄疸,积聚,臌胀,
西医: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血吸虫,肝病
中医释名
本证多因肝气郁结,日久不愈,致血流不畅,逐渐积滞而成,或因外伤,或强力负重致瘀血停着肝区所致。
中医病机 本证多因肝气郁结,日久不愈,致血流不畅,逐渐积滞而成,或因外伤,或强力负重致瘀血停着肝区所致。本证属实证,病位在肝。
体征
胁下作痛或有痞块,呈刺痛状同定不移,入夜尤甚,面色青
黑不华,腹胀,或腹不满其人言满,纳呆,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苔白,
脉弦或弦涩。
--------------------------------------------------------------------------------------------------------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活血化瘀,疏肝行气。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2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12克、川芎10克、柴胡10克、赤芍15克、香附10克、降香8克、牛膝10克、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肝血瘀滞证较轻者。(2)复元活血汤加减:桃仁10克、当归15克、柴胡10克、红花10克、穿山甲10克、大黄10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元胡12克、青皮10克。本方适用于肝血瘀滞较重者。(3)旋复花汤加味:旋复花10克(布包)、葱管3根、新绛8克、丹参20克、当归10克、鸡血藤20克、丝瓜络8克。本方适用于肝着之证。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温服,每日1~2付,分2~3次服。同时,还可服用鳖甲煎丸。
2.加减变化:若兼有血虚者宜基本方(1)加熟地黄15克、枸杞子15克;若午后潮热者加白薇10克、地骨皮10克;若瘀心蕴郁日久化热者加栀子仁10克、丹皮10克;若股胀水瘀互结者加桂枝10克、大腹皮15克、猪苓15克。若属女痨疸者拟选用硝石矾石散加味:硝石10克、矾石10克、大麦20克、虎杖15克、丹参20克、茜草12克。
(二)外敷药物1.三棱6克、莪术6克、川芎6克、赤芍6克、当归6克共研末,醋调敷于两胁下或痞块处。2.凤仙子10克、白芥子5克、马兰头根30克、麝香0.5克,同捣敷胁下痞块处。3.大黄6克、皮硝6克,同大蒜捣碎,加当归6克、龙胆草4克、栀子5克、黄连5克、川芎6克、青皮6克、木香5克、芦荟0,5克共研末,加麝香0.5克、姜汁调敷胁下及痞决处。
(三)灌肠疗法1.丹参30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枳壳15克,水煎取150毫升保留灌肠20~30分钟。此方适用于一般肝血瘀滞证者。2、大黄10克、芒硝10克、黄芩10克、桃仁10克,水煎150毫升,保留灌肠15~20分钟。此方适用于瘀血与水邪互结而成臌胀者。
(四)饮食疗法1.忌辛辣、煎炸、坚硬食物;坚持进食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豆制品群。2.若瘀水互结、水停于内者,宜进低盐饮食。3.食疗方:(1)鳖甲研粉,以蜂蜜、姜汁调服,每服15~30克,每日2次。(2)橘皮15克、红花10克、大蒜头20克,用白酒300毫升浸泡半月,每次20毫升,每日1~2次。
施冶要点:(一)本证所言瘀滞,既指血行障碍,又有蓄血停留。故治疗血行障碍之瘀滞,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一般用药如当归、川芎、鸡血藤、丹参、丝瓜络等。若瘀血停着明显者,红花、桃仁、泽兰等药亦可随证加入;正气未虚者可加三棱、莪木、地鳖虫等。
(二)个证由气郁日久,引起血分瘀滞而成。血瘀必兼气滞,故治疗时除活血通络法之外,还应加入青皮、郁金、香附等疏肝理气之品。
(三)气滞血瘀,经脉运行失常,生化不及,肢体失于濡养,故本证常兼正虚。若气血虚者,常在行气化瘀的基础上酌加党参、黄芪、当归;阴血不足者,加熟地、枸记、麦冬等药。
(四)活血疏肝药多为辛温之品,其性升散走窜,故兼有肝阴不足、肝阳易动者,用之宜慎,或佐以养肝柔肝之品。否则即有耗阴、动血。生风或变生它证之弊。
针灸
1. 针刺:取期门、日月、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章门、行间,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1~2次。
2.艾灸:在肝俞及胁肋部的腧穴,隔蒜灸载艾条灸,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推拿按摩 在胸胁及少腹区轻轻揉按,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使精神饱混,增强抗病能力,加速病体康复。
2.在保证正常休息的情况下,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举等。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医艾灸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