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
最贴心的家庭医生

在偏远的乡村,乡村医生就是乡亲们最贴心的家庭医生,农民健康的“第一守护人”。
65万个村卫生室,138万名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公共医疗体系的“基石”。
“白天一身汗,晚上一身泥”,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乡村医生们常年奔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村里跑,家中窜。
如今,通信发达了,乡村医生依然一手提着药箱,一手甩着膀子走家串户。因为工资低、福利差,工作强度高,很多乡村只剩下了两个甚至一个医生。因此,无论吃着饭或睡着觉,乡亲们有需要,一定随叫随到。
24小时不关机,是邱鑫源多年的习惯,他做了40多年乡医,也是现在村里唯一的医生。
乡村医生通常被叫作“赤脚医生”,这既是他们田间走山里跑的写照,也说明了半农半医的身份令他们面临的尴尬处境。
乡村医生是国家医疗预防保障体系的屏障。非典时期,他们冒着可能被返乡农民工感染的危险,查体温、劝隔离;禽流感那会,他们挨家挨户摸底、清查;甲流爆发,依然是他们在清环境、搞消毒。
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和扶持政策,目前为止,乡村医生的生活压力仍然很大。很多老乡医每月只能领到两三百元的养老金。而在职乡村医生又普遍存在高年龄、低收入的现象。以丽水市为例,符合注册条件的883名乡村医生,60岁以上占了近三分之一,乡村医生后继乏人的问题十分突出。
我们愿“赤脚医生”有一双更稳当的鞋,能让他们用双脚丈量担当时走得更好,用双手守农村健康时少一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