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霸九天吧 关注:20贴子:414
  • 3回复贴,共1

【转载】驱赶围观百姓,真宗为何不如乡干部?by段钱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真宗封禅泰山,许多百姓围观,车驾不能前进,宋真宗连续下达多次圣旨,但是百姓不听,无奈之下有人献策,让乡干部来试试,宋真宗半信半疑,结果乡干部一出马,百姓马上就散了,搞的宋真宗很郁闷。真相究竟是这样的呢?


1楼2016-03-09 08:45回复
      事情很小,也有点可笑。仔细想想,却很有味道。
      第一层思考,自古有句话,叫做“县官不如现管”,县令虽大,有时候高高在上,和寻常百姓接触的机会很少,反而是一些县衙负责治安的官差,就像现在的警察,联防队员和老百姓见的比较多。这些人在老百姓的心目当中,那就是官人,是官府的化身。
      当然,老百姓为什么会怕现管呢?现管手中有权,虽然是小小的权力,但是却和百姓密切相关,寻常时节交纳皇粮赋税,那都要通过这些官差。一车粮食辛苦运来,验收的时候算是优质米呢,算是劣质米呢,全凭官差老爷一句话。而多数基层的官差,为人大多蛮横,甚至横行不法,却因为有一身官衣,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于是,老百姓害怕绿衣少年就很好理解了。


    3楼2016-03-09 08:4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宋真宗此次出行,是要上泰山封禅,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封禅泰山在古代是了不得的大事,放眼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泰山封禅的不过是六位帝王。
        什么要的人才有资格封禅泰山呢?
        必须是天下一统,统治清明,国泰民安,并且有祥瑞现世!
        而宋真宗当时勉强算是达到了这几点。
        说是勉强,因为真的算起来,宋真宗并不合格。
        几年之前,辽国来犯,宋真宗亲征,勉强挡住辽国大军,双方在澶渊城下签订条约,以大宋每年送给辽国无数钱财作为代价,辽军撤兵,并假模假样的称大宋为兄——要是叫声哥哥,别人就给大把大把的钱,那谁不愿意呢?
        但是,宋真宗依然要说在自己的统治下,国泰民安,四方和平。并且,宋真宗一手假造了天书现世的许多祥瑞,促成了封禅大典。


      5楼2016-03-09 08:47
      回复
          可以说,封禅泰山是宋真宗的遮羞之举。
          那么此时宋真宗来到泰山脚下,对于拥堵道路的百姓,就绝不能生气了。皇帝一生气,手下就会打人杀人。在那个标榜普天同庆的大好日子,怎么能够发生这么不愉快的事情呢?
          于是,宋真宗一忍再忍,实在等得太久了,心里恼了,于是派了一个最低级的官差出马。就算是官差纵马,惊吓甚至踩踏了百姓,老百姓也只会骂那个官差如何凶狠,而不会和仁慈宽厚的宋真宗有任何联系。
          队伍顺利前进了,宋真宗还开了个玩笑:“那个尉曹是官人,我就不是官人吗。”其实,在宋朝,人们就是称呼皇帝“官家”,如果在平时,估计这个尉曹要人头落地,再怎么也不能抢了皇帝老子的风头啊。但是在那个讲究和谐的时代,估计还能够小小的升迁一下,不过被皇帝惦记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远大前途的。


        6楼2016-03-09 0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