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的力量吧 关注:5,584贴子:136
  • 0回复贴,共1

股权的力量:股权融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要:《股权的力量》一书,作者是李青东。李青东,天使投资人、创成咨询创办人、乔君资本董事、打造内部上市公司研发人。以下是《股权的力量》第七章内容:股权融智。
是老板成就了员工,还是员工成就了老板?
自古以来,个人和团队都是相互促进的,团队成就个人,个人成就团队的例子比比皆是,三国时期刘备组建团队,以恢复汉室为目标和愿景,桃园三结义,引进包括诸葛亮在内的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因为刘备很有领导力和具备激励能力,尽管竞争对手都比较强大,但他却依靠这支队伍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柳传志总结联想管理的三要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万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重视人才,阿里的成功某种意义也是背后的合伙人机制的成功。
一、将人才引进上升到战略层面
三星在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只不过是一家小小的贸易公司,而今天,经过70多年的努力,三星成为了世界超一流企业,在世界500强品牌排名第七,亚洲最具影响力百强榜榜首。经营企业的核心是经营人,三星的成功其实是经营人的成功,三星的创始人李秉喆曾说:“至今为止,我都没有亲自在发票或账簿上盖过章,因为我更需要的做的是寻找和培养能够盖章、经营的人才。我把一生80%的时间都用在招贤纳士、培养人才上了。”三星提倡能力为本,采取的是能者多得的核心人才激励政策,为了充分调动有能力的员工的积极性,确立了“终身制”天价CEO、股票期权制度,任员等制度,同时为确保贡献者的尊严与荣誉,对其进行精神嘉奖,对于晋升人员实行“状元及第任命仪式,为鼓励员工在新经营中做出贡献,李健熙会亲自颁发:自豪的三星人奖,在相关领域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才设立:名誉殿堂,对于那些进入名誉殿堂的人,退休时给予其70%的工资一直至本人死亡,且死亡后,其配偶也会享有其工资的50%。
优秀的人才是免费的,也是无价的。因为他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企业付给他的薪水。李健熙提出了:天才经营论。他认为:一个天才可以养活十万人,所以三星很舍得在天才级人才上投入,对于天才级的人才,往往高于国际市场3-5倍的薪酬,当挖一个人才给出待遇高过市场价30%-100%时,好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愿景对员工避免诱惑是起决定作用的,但当高于市场价3-5倍的时候,企业文化和愿景对于员工的忠诚感就让位了,利益在此时就占了主导地位,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信息高度透明,每家公司都在开始进行人才争夺,如果你还不改变,优秀人才怎么会被吸引?
二、老板要主动出击
我曾经在《运营系统班》里讲过,老板永远要抓核心,放外围,做最有生产力的事情,对于老板来讲最有生产力的事:
1.布局未来;
2.算账、分钱;
3.找人;
4.防火墙建立;
5.思考。
没有优秀人才、战略目标是很难实现的,而优秀人才往往都在竞争对手或别的公司处于在职状态,所以就需要老板能主动出击,三星将国际化人才引进上升到了战略层面,李健熙会亲自花大量时间全世界约见人才,对国际化人才引进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又不急功近利,有足够的耐心,有时甚至可能投入十年时间,为了引进一个天才级人才,完全不考虑成本,据说,有一次李健熙要约见一个人才,因没有定上机票,后来包机去见这个人,并且在三星公司,规定三星的CEO们每年30%的绩效评价都取决于他们为公司吸纳和保留了多少天才级人才。因为有这个考核,CEO们必须对相关的领域进行学习,建立人才资源库,主动去发现并寻找天才级人才,不仅老板要主动出击,对于核心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也需要主动出击。
三、成功背后的成功
大家看到了苹果公司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成功,成功背后的成功是人才,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助推成功背后的人才。乔布斯曾经说过:“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可顶两个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个,我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
四、你在千里马上投入了多少
《战国策》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国君愿意出千金购买千里马,但三年都没有买到。有一次,他得到消息,某处有一匹千里马,他立刻派手下带着千金去购买。当手下风尘仆仆地赶到时,千里马已经死了,手下并没有空手而归,而是用五百金买下这匹死了的千里马。
国君生气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能用那么多钱买一匹死马呢?”
手下回答说:“一匹死的千里马,您都舍得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百姓知道了这事,必然会奔走相告,很快就会引来天下人为您送马。”
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可见,世间并不缺少千里马,缺少的是愿意为千里马一掷千金的“国君”。
五、首富的背后
2004年2月,唐骏与陈天桥一拍即合,加入盛大任盛大公司总裁。
2004年8月,帮助盛大网络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股票从11美元的发行价上升到32美元,唐骏所拥2,661,976股票期权收益也达到了4亿人民币,在当时也创造了内地职业经理人身价的记录,同时,陈天桥在2004年成为中国首富。
对于陈天桥来讲,唐骏的加入弥补了他性格的缺点,以陈天桥豪赌和自负及强势的性格,和华尔街沟通并不是他的强项,而唐骏非常善于沟通,他不仅对中国企业了解,而且也了解海外市场和投资者的需求,在微软10年的工作经历,让他面对华尔街能够沟通自如。陈天桥也认为:唐骏是连接盛大和主流资本市场的桥梁,虽然现在盛大选择了私有化,并且在战略定位和一系列并购上并不是很成功。但唐骏确实对盛大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成功推动盛大在纳斯达克上市,华尔街的多次路演,及他与资本市场的频繁的沟通,在当时都为盛大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唐骏为什么会加盟盛大?一方面是盛大的前景,同时也和2,661,976期权有关。
六、卖梦想,低工资,给股权
1999年,蔡崇信在瑞典投资公司InvestorAB任高管,马云是蔡崇信的投资对象,与马云的第一次见面,蔡崇信就被马云的人格魅力和伟大愿景所吸引,创办企业时,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必须有梦想。一个没有能梦想的老板是很难吸引优秀人才的。蔡崇信当年竟然放弃了70万美元的年薪,在家人一开始都不同意的情况下,带着怀孕的妻子投奔马云,拿月薪600块,为什么马云给600块这么低的工资,蔡崇信还留了下来,在蔡崇信帮马云组建公司的过程中,他问马云哪些人将成为股东,马云给了他一个名单,几乎屋子里所有的人都是股东。马云将很大一部分股份让给了创业团队,这让蔡崇信很惊讶,正是马云这种胸怀和格局让蔡崇信觉得自己跟对了人。
了解阿里巴巴股权结构的人说,马云的持股,其实是一个“stock pool”(股权集中处理),因为当时包括马云在内,总共有“十八罗汉”一起创办阿里巴巴,据闻这些创始人的持股,现在都挂在马云底下,才有7.43%之多,但如果要论真正个人持股,蔡崇信的持股应该超过了马云。
蔡崇信和马云都是1964年出生,身世、学历、性格几乎都不同,两人一静一动,一外一内,成为阿里最佳拍档。
股权不仅有融资的功能,更有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价值,如果不是马云用股份统一了蔡崇信,就不会有之后蔡崇信介绍孙正义给马云,投资了2000万美金,假设没有当时孙正义投资的2000万美金,也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未完待续,李青东谈《股权的力量》连载8:股权激励)


1楼2016-03-12 17: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