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虚假标价:榕城某大型商场销售某品牌随身听时,在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日本”,而实际产地却是新加坡。
虚夸标价:某餐厅在促销宣传中宣称其销售的点心为“全市最低价”,而实际价格多数不比其他商家低,误导消费者购买。
模糊赠售:某服装商场销售一品牌服装时,在经营场所打出“买一送一”的条幅,但却未标明赠品的品名和数量,实际上给消费者的仅是一件普通内衣。
隐蔽价格并附加条件:某销售手机的商店销售某品牌手机时,标价为1190元,并在标价签上标明内含900元话费。但消费者使用后发现“内含900元话费”中的700元需要激活才能使用,即要存入700元话费才能使用赠送的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