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吧 关注:1,767贴子:12,485
  • 42回复贴,共1

关于武器装备选择的一些个人观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任何武器在选用与否的时候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这种武器的设计思想和它为了实现这种思想承受的代价是不是在选用方承受的范围内。很多网络军文都喜欢以现实世界的各国经典武器为蓝本来“制造出”属于自己的搭配方案,这中间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外观党、参数党、名气党(也就是排名党)的干扰。本人也接触过几个军文作者,都会多少有这方面的困扰。
现在一般的军迷都知道一个概念,那就是“体系”。任何一种兵器都要在自身的体系框架内才能发挥作用,比如说前苏联前线航空兵的支柱米格29,南联盟用起来尽出洋相。全怪猴版有些牵强,更多的原因是南联盟没有与之配套的全套地空指挥引导体系,让米格29一起飞就要闭着眼睛面对美帝远程预警、电子压制、中程打击和近距爆菊的全套VIP服务。别说支点,就是猛禽来了也得跪。所以军文在选武器的之前先要考虑的是健全一套适合自己的海陆空天系统体系。
接下来就是如何考虑、怎么确定“体系”的建设,说白了就是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就用什么样的武器体统来实现。美帝的全球霸权战略我们先不评论,就拿中俄这种个性鲜明的地区大国来举例。两国区别重点是空军,俄罗斯空军面对北约陆上包围圈,各种复杂的地形和大范围纵深突袭的战略促使其发展适用陆地超低空突防的SU24、SU34,并且两者在其空军数量占比相当多。而中国情况不同,我们需要面对的是美帝和一票“跳梁小丑”的海上包围圈,需要我们突袭的多数都是海岛基地和海上目标,所以我们不需要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的SU34,但具备有自卫功能的多用途战机如飞豹、SU30、歼16倒是急需。可能有人会问,su34一样在海上飞,一样打中距弹,凭什么不能替代一票多用途战斗攻击机?请注意,以苏30MKI来举例,它只能算整合了SU24的对地火控系统,其他的并未进行针对性的修改,但是苏34要重新设计机身、内油、装甲等等,多出来的重量不少,这时候让它去跟F16之流空战简直送人头。再比如大名鼎鼎的A10,有人吐糟其唯一的缺点就是飞得慢,其实这恰恰是它的优点,或者说别的飞机是在机体上装门炮,但是A10的设计思路是在炮上装个飞机。所以缓慢的飞行速度反而有利于增加A10瞄准攻击的精度。当然,对美国人来说是好飞机,因为美国人能取得针对大多数国家的制空权,所以A10在F15和F16的掩护下可以放心大胆的舔地皮,只有小口径高炮能骚扰它,这也是其皮糙肉厚的原因,但对其他国家来说,A10缓慢的速度绝对是敌人的福音,对其他国家来说速度快,飞行性能好的攻击机绝对比傻大笨粗的A10来的实惠。所以,有什么样的国家战略决定你建设什么样的武器体系,什么样的体系需要对应的武器平台来实现。
文中的中国是个在各地都有盟国和海外飞地作为前进基地的唯一超级大国,这样的国家显然跟今天的美帝有几分相似,比现如今的美帝对比其他国家还强大的多。空军的话肯定是由海到陆或者干脆就是由陆到陆的模式,在需要大航程制空战斗机的同时,对地攻击的战术打击力量肯定需要面对大量复杂的地理环境,地空高速突防能有效缩短敌人反应时间,可谓定点突袭的首选模式。作者选用的SU34能完美做到这一点。陆军方面,在科技全面碾压的情况下,歼灭敌人不成问题后就到了如何保存自己,无非就是机动和防护,看到有网友推荐以色列梅卡瓦,这种坦克真是为以色列量身定做,据说其自身重量的70%都能为人员带来防护作用,其实说白了就是发动机也能当成装甲用了。但是,万一这货跟别人的主战坦克对刚,发动机前置的后果就有可能挨着炮就熄火,世界各国把发动机舱放在后面是有原因的。那为什么说梅卡瓦是最适合以色列的坦克?还是从以色列的武器体系和国家战略来分析,首先以色列人口少,其次它地处阿拉伯世界包围,周围一圈恶邻时刻想弄死它。所以保护成员最大程度的安全成了第一位,其发动机前置和60多吨的体重都是这种思想的产物,细分起来梅卡瓦跟挑战者系列的相同点更多,在一马平川的沙漠戈壁地形,适当放弃机动性,曾强防护绝对是英国佬和优太佬结合二战和历次中东战争的血泪教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话说回来,梅卡瓦到底适不适合文中的中国?个人观点不适合,就算开外挂增加功率降低自重提高机动性,但发动机前置这个依然可以看做先天缺陷,因为就算装甲能防住炮弹贯穿发动机舱,但是剧烈的震动依然会使发动机或者其他动力单元面临严酷的考验,须知越复杂的机械可靠性越感人。梅卡瓦更适合进行中东战争模式的防守反击战,类似超长距离、大范围穿插这种活还是俄罗斯中国的坦克在行。而这种模式几乎一定是小说里的中国所要做的,靠科技实力一路砍瓜切菜的碾压过去。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6-03-19 17:19回复
    楼主好理性,难得难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欢迎加入金车轮碾压地球君 237838253,参谋设定,发挥你的特长!!!


    2楼2016-03-19 18:34
    回复
      路过……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6-03-19 18:36
      回复
        楼主霸气威武 请收下我的膝盖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3-19 21:07
        回复
          对了,你说的超长距离和大范围穿插。这个玩意梅卡瓦比中苏坦克做的并不差,而且人家是实战,不是演习。在这里并非我想粉梅卡瓦,只是想说满足书里作战需求的坦克里,曾经出现过的坦克里,梅卡瓦最合适。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3-19 21:26
          收起回复
            坦克并非装甲优秀就什么都不怕,反坦克地雷,大口径炮弹砸中或路边炸弹都是威胁。这种情况下,中苏坦克的成员伤亡率会很高。相对来说西方体系的坦克会对成员保护的更好点。本书中的超级大国,没必要对子弟兵苛刻。选豹二M1当然也可以,但相比之下,早期的三代坦克里(后期版本太浪费也太贵),梅卡瓦不会比这两个坦克差太多吧。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3-19 21:43
            收起回复
              梅卡瓦表示担架都进不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3-19 22:12
              收起回复
                不用说唯武器论,你就当自己是坦克总监,你需要下面的设计局设计坦克。然后提出性能要求。最后大家选选看吧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3-19 23:04
                收起回复
                  军方需要坦克有全方位的防御,可以应对早期54/55或者48的攻击。有足够的空间,因为需要比较大的弹药储量,而且成员体型比较大,尽可能的提供长时间作战的舒适性,因为境外作战比较多。有一定防地雷能力。重量不超过50顿,有良好的通过能力和较长的行程。以应对欧洲糟糕的路况(相对国内而言)。速度无所谓啦,反正都能超过34-85。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03-19 2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