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十七米。十七米内能做些什么呢。
你上课的时候坐教室最后一排,而我得坐隔壁教室的第一排。
我们就算不一起吃饭,也最多隔两桌。
你和朋友一起玩的话,我需要参与进来。
两个人的生活被套在一个直径十七米的圆里。如果不时时习惯着紧邻,稍不留意的背离都会引起双方的疼痛。
姜胜允习惯了冷清,可上天偏把他安排在一个热闹的人身旁。在外人看来,姜胜允礼貌得有些生疏,虽然常有微笑却很少看他开怀。正常相处中总保持一段无法接近的距离,多数时候是一个人,像把自己关在无形的玻璃罩里。
但人往往天性使然,冷了会像热源靠近,而热也自然地向冷处扩散。
第一眼看到宋闵浩无所保留的笑容,姜胜允心底的冰封就在表面的平静下触到一丝动摇。他记得那天,一排洁白漂亮的牙齿比阳光耀眼,有人笑起来没心没肺得好看。真傻。
尽管在一个音乐学院,但主修不同的他们意外有十分投合的兴趣品味。组乐队,作词曲,曾经少之又少的交流像打开了闸门。即便只针对各自专业上的理解,对姜胜允来说,也是向来密不透风中,破例的缝隙。
一切都来得那么顺理成章。
但当姜胜允逐渐正视自己不同以往的原因时,他第一时间选择了克制。
再退后些,把裂开的缝再补实些,身体里的冰川再冷漠些。
每克制一点,涌起的热流就被堵回心里,烫着了自己,融化出更多空间。
克制比起释放更危险。
因为你永远无法预知,层层叠加的热流会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爆破而出。
所以姜胜允与宋闵浩的想法不同,他为两人之间的禁锢感到负担。他本就承受着一些难以言说的重量,而私人生活的重叠无疑是雪上加霜。
近距离的相处会暴露许多习惯癖好,而其中的包容与摩擦不可避免。不过这无间的相互消磨并非姜胜允所苦恼的。他更担忧两种最棘手的情况,简直糟透了。
如果禁锢迟迟不解除,某天心意的揭露却不被对方接受,那么两人只能整日尴尬相对,连老死不相往来的权利也没有。更别提如果宋闵浩与女生谈恋爱,要如何处理十七米内总有个巨型灯泡在闪闪发亮。
以上任意一个假设,姜胜允都万般抵触。他承受不起。
他给心里装着秘密的箱子又上了一把锁,他设想手腕的禁制只是暂时,他要将两人之间的距离具体化。
他可以控制自己,怎样都行。但他控制不了宋闵浩。宋闵浩无论喜欢上谁都不是他能干涉的。
姜胜允唯独没有考虑宋闵浩回应自己的可能。
而17也不过是个数字而已。
该靠近的总会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