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吧 关注:84,788贴子:3,639,434

使用拐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使用拐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拐杖助行前需要注意什么?
拐杖是一种腿脚受伤时帮助行走的工具。在进行拄拐活动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双手拄拐站直身体,使拐杖脚旁开你的脚边约12-20cm左右;
·调节拐杖到合适长度,一般拐杖顶部距离腋窝约2-3指宽,不是把拐杖直接顶到腋窝;
·拐杖的手柄位置需要调节到双臂自然下垂时手腕水平。当你使用拐杖支撑时,肘关节可以适当弯曲。
一、拄拐活动须知:
切记:双手握住拐杖手柄来支撑你的体重,不是用腋窝顶在拐杖上。因腋窝有重要的血管神经丛通过,以免受压损伤。
注意: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以下列举的几种方式,指导你使用双拐时选择患腿负重程度:
不负重:即患腿不受力,也就是保持你的患腿离开地面;
轻负重:可以用脚趾点地来维持平衡;
部分负重:可以将身体部分体重分担到患腿上;
可忍耐负重:将大部分体重甚至所有重量负担到患脚;
全负重:完全负重,只要不痛。
注意:一定要遵从医生指导,防止负重过多或过少,影响康复。
二、拄拐行走的方法:
1、 将双拐支撑在双脚两侧的向方,保持身体平稳;
2、 两个拐杖顶部尽量压在双侧肋骨上,不要用你的腋窝直接顶在拐杖上,伸直肘部,用双手支撑体重;
3、 双拐同时向前移动;
4、 向前移动患腿于双拐之间同一平面;
5、 再向前摆动正常腿,放在双拐的前方;
6、 不断地重复,你就可以向前行走了(双拐->患腿->正常腿)。
提示:行走过程中不要依靠在双拐顶上。
三、起身站立:
1、 在你准备站立前,请先确定椅子或床是否稳定牢固;
2、 正常腿支撑在地面上,身体向前移动到椅子或床的边缘;
3、 在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扶住椅子扶手或床缘;
4、 两手一起支撑用力,同时你的正常腿发力站起,保持站稳。
注意:在你开始行走之前,请先确保已经站稳,然后再将拐杖分置身体两侧。
四、坐下:
1、 身体向后慢慢退,直到正常侧的腿碰到椅子或者床的边缘;
2、 保持体重在正常腿上,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
3、 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放到椅子或床缘上,然后弯曲健侧膝盖,慢慢坐下;
4、 坐下过程慢慢来。始终保持双拐放在椅子旁边。
注意:除非医生允许你的患腿部分负重,否则下坐过程仍需保持你的患腿离开地面不受力。
五、上下台阶或楼梯:
·如果台阶或楼梯有扶手,尽量利用扶手。将两个拐杖合在一起,用远离楼梯扶手一侧的手握住(如图所示);另一手扶住楼梯扶手,身体尽量靠近扶手;
·上下没有扶手的楼梯:根据指导方法,两手各持一拐杖,如同行走时一样。
具体步骤:
I a. 上楼梯(有扶手):
1、 准备上楼时,移动身体靠近最底层的一格楼梯;
2、 合并双拐一手持握,另一侧手扶住楼梯扶手,身体尽量靠近扶手;
3、 两手同时支撑,将正常腿向前跨上一级楼梯;
4、 体重保持支撑在正常腿上;
5、 再移动双拐和患腿上到同一级楼梯;
6、 不断重复,上楼。一格格楼梯上,不要太急。
I b. 上楼梯(无扶手):
1、 准备上楼时,移动身体靠近最底层的一格楼梯;
2、 两手各持一拐杖,同时支撑,将正常腿向前跨上一级楼梯;
3、 体重保持支撑在正常腿上;
4、 再移动双拐和患腿上到同一级楼梯;
5、 不断重复,上楼。一格格楼梯上,不要太急。
注意:上楼时,如果有人协助,请他(她)站在你身后保护你。
II a. 下楼梯(有扶手):
1、 移动身体靠近待下楼梯的边缘;
2、 合并双拐一手持握,另一侧手扶住楼梯扶手,身体尽量靠近扶手;
3、 一手扶住扶手沿向下,另一手握住双拐移至下一格楼梯上,同时移动患腿向下;
4、 双手支撑稳定后,再移动正常腿下一格楼梯;
5、 不断重复,下楼。一格格楼梯下,不要太急。
II b. 下楼梯(无扶手):
1、 移动身体靠近待下楼梯的边缘;
2、 两手各持一拐杖,将双拐移至下一格楼梯上,同时患腿跟上;
3、 双手支撑稳定后,重心下移,再移动正常腿下一格楼梯;
4、 不断重复,下楼。一格格楼梯下,不要太急。
注意:下楼时,如果有人协助,请他(她)站在你的前面保护你。
切记:“好腿在上,坏腿在下。”
六、通过门口:
请先确保大门有足够的空间允许你的双足和双拐通过。打开门之后,先将靠近门一侧的拐杖脚顶住大门。然后通过门口。
安全贴示:
·请正确使用拐杖,确保不要将腋窝靠压在拐杖顶部。如果你感觉腋窝有麻木疼痛不适出现,请立刻改正拄拐方法。如果使用方法正确,但仍发现腋窝有受压,可能是你的拐杖过长,需要调节缩短。
·确定你的拐杖有橡皮脚垫、厚垫肩托以及手柄。保证这些部件牢固,没有松动,没有严重破损,必要时需要更换
·如果你的双手容易发生疼痛或者疲劳,可以在拐杖手柄上加厚衬垫
·避免在湿滑的地面行走。如果万不得已,请尽量放慢脚步
·平铺在地板上的地毯或者垫子容易滑倒,尽量移开,不要在其上面活动
·拄拐活动时,请穿着有保护支持的鞋,或者宁可赤脚也不要穿拖鞋
·建议使用腰包存放随身钱物,方便拿取
·使用拐杖时,拐杖柄可能会擦伤你手臂和胸壁间的皮肤。可以使用润肤水或者爽身粉防止皮肤磨损发炎
·没有医生允许下,请不要用患腿站立支撑
·你的医生或者治疗师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可以负重,可以不用拐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3-23 23:05回复
    现在可以用两点和三点走路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3-26 07:47
    回复
      2025-05-18 09:57:14
      广告
      说的很详细,很实用,受教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3-26 07:54
      回复
        拄拐要点
        1.四点步法,适用于双拐行走、双下肢均可迈步的病人,其特点是当一侧下肢向前移动时,身体的平衡依靠双手和另一侧肢体来维持。行走顺序是:①右手拐杖;②左手拐杖;③左下肢;④右下肢。,
        2.两点步法,其特点是一侧手和对侧下肢同时前进。行走顺序是:①右手和左下肢;②左手和右下肢。两点步法较四点步法更接近于正常步行的步态,但需要更好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步频也较四点步法快。
        ,3.三点步法,适用于一侧下肢必须限制承受体重或其迈步功能受到限制时,行走顺序是:①健侧下肢;②双手及患侧下肢。
        ,4.交替拖步,适用于双下肢均不能迈步的病人,其特点是病人始终能保持三点平衡,即身体的重心线落在双足和双侧拐杖之间。双下肢通过躯干和肩部肌肉的力量将其拖向前方。行走顺序是:①右手拐杖;②左手拐杖;③将两下肢拖至拐杖稍后方。此步法行走速度较慢。,
        5.同时拖步,行走顺序是:①双手拐杖;②双下肢拖向拐杖稍后方。此步法要求双下肢有一定的肌力和承重力,在双拐向前移动的瞬间由双下肢来保持身体的平衡,而双足始终不离开地面。它较交替拖步法难度更大一些,但行走速度更快一些。,
        6.摆至步法(小摆),此步法与同时拖步法不同的是:病人双足同时借助双拐悬空前摆至拐杖处,行走速度较快,但难度也更大一些,需要肩背部和上肢有较大的肌力保证。行走顺序是:①双手拐杖;②双足同时提起悬空,向前摆至拐杖处。
        ,7.摆过步法(大摆),它与小摆步法不同的是:病人双足借助双拐悬空前摆至拐杖前方,步频较大,步行速度更快,但更需要有较好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协调能力。行走顺序是:①双手拐杖;②双足同时提起悬空,向前摆至拐杖前方。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3-28 07:16
        回复
          楼主,好东东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03-28 09:02
          收起回复
            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4-02 18:06
            回复
              这个对我帮助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4-05 19:17
              回复
                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4-10 15:28
                回复
                  2025-05-18 09:51:14
                  广告
                  好帖啊!我胫腓骨骨折还在双拐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4-11 06:16
                  收起回复
                    术后174天,昨天走路11.8公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5-01 07:25
                    回复
                      楼主!你是双拐走,还是脱拐了?你长时间走到脚踝那里还会有浮肿吗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5-01 07:59
                      收起回复
                        赞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5-01 09:12
                        回复
                          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5-13 04:31
                          回复
                            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5-30 14: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