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汉服吧 关注:844贴子:8,757
  • 14回复贴,共1

中国装束复原小组(最接近真实的汉服复原)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索引目录
一:小组原话
二:春秋早期 双笄挽髻发型
三:战国 龙凤虎纹直裾袍
四:西汉 长寿绣曲裾袍
五:魏晋十六国 襦裙
六:初唐 单刀半翻髻 锦缘半袖襦裙腰裙
七:初唐 联珠锦半臂 绿襦 红黄间色裙
八:初唐 单刀半翻髻 锦缘半袖襦裙腰裙
九:盛唐 披帛半袖襦裙贵妇 圆领侍女
十:南宋 农妇装扮一组
十一:明末 粉色缠枝莲暗花缎道袍
一:小组原话
组织复原小组的想法在两年多前,此生心愿就是还原华夏真正风貌,从贵族到庶人,不管是皇室贵族王子王孙,还是官宦士人,兵卒将士,歌舞伎人,宫廷仕女,市井之徒,山野农夫,桑间村妇。。。都一一还原其风貌,先秦之浑厚,两汉之大气,两晋之风流,六朝风采,唐风倾国,宋明流韵。再现汉人先祖之精神面貌,还原古汉人之风采,近距离了解华夏,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对於有实物出土的服饰,我们基本上尽可能依照原物尺寸裁剪。其他款式也尽可能多参照俑、壁画实物以及文献复原。
因为我们要求要还原全貌,所以只做出衣服单单不够,复原中最麻烦的是道具的还原,除了衣服,还有首饰,鞋帽巾冠,发型妆容配件等等都要一一做出,所以比较困难与麻烦.
由於资金和技术的限制,面料的局限性比较大,几乎不可能全部找到和古人一样的面料进行制作,我们只能尽最大可能寻找合适的面料,从博物馆、各地丝绸市场选择最好的真丝丝绸。另外由於早期服饰资料有限,在制作过程中也不断有新资料出现,有些造型也许只是个尝试,所以错误和不完善之处一定有不少,请大家见谅并指出


IP属地:安徽1楼2016-03-24 18:46回复
    三:战国 龙凤虎纹直裾袍
    正面:

    侧姿:

    坐姿

    根据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墓主人服饰尺寸剪裁制作

    腰带与佩饰

    战国楚墓出土帛画、衣俑


    IP属地:安徽5楼2016-03-24 18:4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六:初唐 单刀半翻髻 锦缘半袖襦裙腰裙
      复原说明:
      这是一款较为典型的初唐仕女妆束,流行与七世纪中期到后期,尤其是太宗至高宗时期:头梳半翻高髻,身穿圆领口锦缘半袖与窄袖短衣,下身围间色条文长裙,或在裙上加围一件短腰裙,肩绕披帛,或把披帛一端掖入胸前。
      发型:单刀半翻髻
      服饰:浅红锦边半袖、长袖短衣、鹅黄纱披帛、条文围裙、黑白条纹长裙、朱漆杖
      妆面:假靥、额黄
      道具:朱漆杖


      龙朔三年(663) 新城长公主墓壁画


      IP属地:安徽8楼2016-03-24 18:49
      回复
        七:初唐 联珠锦半臂 绿襦 红黄间色裙
        根据阿斯塔纳出土衣俑以及唐墓壁画陶俑复原
        服装:联珠经锦半臂 窄袖衣 间色裙 鹅黄印花帔 妆面:额黄 斜红 假靥
        复原说明:
        这套服饰的原型主要来自阿斯塔纳出土的唐代武周时期衣俑,并参考了唐代前期的各种形象。
        上衣:
        唐代初期半袖大致有圆领对襟和直领对襟两种,高祖至高宗时期圆领口的半臂和上襦较常见。武周时直领对襟半臂逐渐流行,并有两种穿著方式,一种是衣在裙外,胸前纽结的对襟半臂,较为普遍;另一种是衣在裙内的交领半臂。
        已发现的几件唐代实物都是直领,正仓院保存的八世纪前期的对襟吴女背子也可以作为间接参考资料。制作时在所掌握资料的情况下,最后暂时选择了有实物并且较容易制作的方案。
        妆面:采用了阿斯塔纳衣俑的 额黄、斜红、假靥搭配,在出土的一些七世纪末、八世纪初的彩绘俑、壁画中可以见到,富有西域风情。
        裙:采用了衣俑的红黄间色裙,间色裙在初唐极其流行,并一直沿用到了武周-开元初。
        限於制作时资料的不足,还会有许多不准确的地方,这次只是一个尝试。

        参考出土实物:

        初唐 巩义铝厂唐墓

        初唐 阎立本步辇图 红黄间色裙

        唐前期 雀冠三彩女座俑


        IP属地:安徽10楼2016-03-24 18:50
        回复
          武周永昌元年 著衣俑

          厦门人类学博物馆藏陶俑

          初唐 李凤墓

          西历706年 章怀太子墓


          疆新出土女俑

          西历710年 节愍太子墓



          IP属地:安徽11楼2016-03-24 18:51
          回复
            西历720年 开元八年

            西历723年 开元十一年


            IP属地:安徽12楼2016-03-24 18:51
            回复
              九:盛唐 披帛半袖襦裙贵妇 圆领侍女
              夫人:白印花纱帔子 绿衫子 浅色半袖 红花裙 绿翘头履




              IP属地:安徽13楼2016-03-24 18:52
              回复
                说明:
                这是一组主要流行于开元中后期较为典型的主仆二人打扮,主妇襦裙披帛,侍女圆领男装。开元以后,唐代仕女形象越发丰腴,衣裙宽松,披帛流行以极透明的轻纱制作,倒围与胸前或者一端掖入胸前,裙上时常印有大朵花样。发型蓬松,并总揽一小髻垂与额前,此款发型主要流行于开元时期,有研究认为即史料所载“乌蛮髻”,待考。

                上图为开元年间 阿斯塔纳哈拉和卓墓出土绢画
                下图为天宝初年 敦煌供养人壁画

                中唐 敦煌壁画主仆供养人形象

                开元至天宝初年壁画 仕女形象

                开元年间 仕女陶俑

                开元年间 妇女发型

                初唐至盛唐 侍女盛行圆领男装打扮,下穿条纹裤和线鞋。


                IP属地:安徽14楼2016-03-24 18:5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开元至天宝年间 男装侍女形象

                  上图为开元至天宝年间 侍女发型
                  下图为初唐至盛唐 男装侍女条文裤与线鞋


                  IP属地:安徽15楼2016-03-24 18:52
                  回复
                    十:南宋 农妇装扮一组
                    头盖头巾 簪梳 身穿窄袖褙子、抹胸、裤,腰系短裙,弯头鞋


                    盖头 簪梳 长裙由后向前系与衣外

                    发髻簪梳 窄袖褙子内系长裙

                    背面:


                    IP属地:安徽16楼2016-03-24 18:52
                    回复
                      头盖头巾 簪梳 将长裙由后向前围系衣外的农妇形象

                      头盖头巾或挽髻簪梳 身穿窄袖褙子长裤的农妇形象


                      挽髻插梳 或盖头巾 并在腰间扎系短裙的农妇形象



                      南宋服饰实物

                      内穿前开口长裙的侍女形象


                      IP属地:安徽17楼2016-03-24 18:53
                      回复
                        十一:明末 粉色缠枝莲暗花缎道袍
                        明末 粉色缠枝莲暗花缎白护领道袍 云头红绿镶鞋



                        道袍是明代极其流行和典型的一种便服,在明代,上自天子下至士庶无比把道袍当做日常穿著的主要服饰之一。道袍的基本样式是交领右衽阔袖长袍,大襟的左侧和小襟的右侧分别接出一块暗摆折向后,钉在后身内侧(如下图示),打褶或者不打褶,起到遮挡开衩并便於行走的作用。这种暗摆做法在明末清初的《朱氏舜水谈绮》中有详细记载,并可以在明代出土和传世的大量实物中得到印证。
                        明后期道袍越发宽松,袖阔甚至可达脚面,用色以白色和浅色粉色为主,领极宽,通常还裰以等宽白色护领。
                        明末容像、行乐图中的道袍形象

                        明末版画道袍形象

                        清初道袍随著剃髪易服而废除,但是却在戏装和僧道服中得到保留,即今戏衣褶子前身,在现代僧袍中还能见到这种做法,可以称的上是流传最久的一种传统服饰之一了。
                        明末传世蟒袍、道袍,清初、清后期戏衣实物

                        道袍东传之后,也成为朝鲜重要的便服之一。李朝前中期的道袍与明代接近,但后期逐渐形成朝鲜风格,如衣身短、袖短、护领宽通常为领宽一半、细带粗长等等。
                        李朝中期、末期道袍实物

                        道袍所搭配的鞋履并无定式,明末较流行搭配红色方头履或各色镶鞋。
                        明代容像中镶鞋云履形象、孔府传世实物

                        明代街景 可见明代便服用色

                        清初画中道袍形象


                        IP属地:安徽18楼2016-03-24 18:53
                        回复
                          d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8-17 20:47
                          回复
                            在吗 我想来工作室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8-10-23 12: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怎么联系你们呢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8-10-23 12: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