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太保》是写唐末“五代”开始形成之际,沙陀国主李克用和他十三个儿子的故事。取材介乎正史于表现于小说、戏曲的民间传说之间,大体于史有据,细节则从俗说;而我处理本片的方式,也是介乎历史战争片与武侠片之间,与旧作“大刺客”类似。
在我国历史中,“五代”是汉末“三国”之后,最“热闹”的一段,都是由大一统(所谓“汉唐盛世”)而趋于分裂,谋士(文)勇将(武)纷出,故都有极丰富多姿多彩的民间传说,而演义小说与戏剧取材于此者也特多。“三国演义”与“五代残唐”人们耳熟能详,“三国”戏为大家所熟悉,“五代”戏如“珠帘寨”(包括“解宝”、“收威”、“飞虎山”、“雅观楼”、“太平桥”等,都是时常在舞台上演出的京戏,元曲尚有“李存孝十八骑闯长安”、“邓夫人痛哭李存孝”等剧。至于我个人之不怕更为人熟知的“三国”而取“五代”,则是因为“三国”的故事、任务、被演义小说和戏剧“定型”太厉害,疏无电影作者“想象”余地之故。
沙陀原出西突厥,可能与今天之土耳其人同种,是当时在唐朝西北境的“少数民族”。受唐室的册封和赐姓(李克用本姓“朱邪”,封晋王),他们自比当时的汉人“原始”,因此也比较强悍。唐末已是文化烂熟的时期,黄巢乱起,便被逼利用这批强悍的“少数民族”来平乱,因此他们也就介入了唐末的群雄相争之局。“五代”几乎是沙陀人的天下,他们一族就占了三代之多(“五代”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唐、晋、汉三代国君都是沙陀人),宋以后同化于汉人,已不可分,他们都冒用汉姓,连国号都因袭了“同姓”的前代,如“李”氏称唐,“刘”称汉,(晋则为“石”氏)说不定我们现在姓李、姓刘、姓石的朋友,其中就有沙陀血统。
李克用起兵时很年轻,只有二十八岁,史称“在诸将中最年幼”,并非如京戏“珠帘寨”里出现的老头子:他眇一目,被呼作“独眼龙”,所带沙陀兵着黑色,轻捷剽悍,属“黑鸦兵”。不过,我影片中的造型,则是“中庸”派,办成四十上下模样,因为太年轻终究不像“父王”,尽管“十三太保”除了个李存勖,都不是他亲生,义父和义子的年龄,不一定相差很远的。
当时收义子的风气,似乎很盛,可能在沙陀人中更特别流行,“五代史”中的“义儿传”真是“浩浩荡荡”,李克用的义子极多,但正史里并无“十三太保”之说,而且他义子“史上有名”的都不止十三个。民间传说和小说、戏剧,都称“十三太保”,可是究竟是哪十三个?排列次序如何?除了“大太保”是李嗣源,“十三太保”是李存孝,明确无疑之外,其余都很含糊。再有,他收的义子,大部分都改姓李(如李存孝原名安敬思,小说中作“景思”),可也不尽然,如史敬思、康君利、周德威一直用本姓。我影片中“十三太保”的列名只是以意为之,惟周德威则是故意省略——因为周德威据史是李克用手下重要大将,也是义子之一,后来阵亡,在小说和部分戏剧中(如“收威”)也是要角,但同影片的主要情节无关;影片中十三太保里面的重要人物,已有李存孝、史敬思、李嗣源、李存信、康君利五个之多,周德威轻重了都难处理。
“五代史”中李克用与其“义儿”的事迹很多,小说和戏剧亦然,但影片的长度却有限,只能截取其中一段,自是取其较紧凑富戏剧性的,故“十三太保”若以旧戏作单位,则是截取了“雅观楼”(京戏)、“李存孝十八骑闯长安”(元曲)、“太平桥”(京戏)、“邓夫人痛哭李存孝”(元曲)这四出戏的部分。“珠帘寨”(沙陀撤兵)和“飞虎山”(收李存孝)虽是大家熟悉的戏,不过“从头说起”似乎“入戏”太慢,故不取。
“雅观楼”事迹不见正史,但因和朱温(当时的汴梁节度使,后为后梁太祖),李存孝之擒孟绝海,不但有戏剧性,李存孝之擒孟绝海又是“初显身手”,且作了“上源驿”一役(即京戏“太平桥”)的伏笔,故我处理本片从此开始。李克用父子在历史上主要的功业是破黄巢收复长安,而元曲“李存孝十八骑闯长安”为收复长安的先声,近乎今之“突击队”,并比收复长安的“大场面”有戏剧性,虽然也不见正史。所以《十三太保》的第三部分“戏肉”,便从突击长安起到收复长安止,但我改了“十八骑”为九人,打了个对折,因为人太多戏反分散。
在我国历史中,“五代”是汉末“三国”之后,最“热闹”的一段,都是由大一统(所谓“汉唐盛世”)而趋于分裂,谋士(文)勇将(武)纷出,故都有极丰富多姿多彩的民间传说,而演义小说与戏剧取材于此者也特多。“三国演义”与“五代残唐”人们耳熟能详,“三国”戏为大家所熟悉,“五代”戏如“珠帘寨”(包括“解宝”、“收威”、“飞虎山”、“雅观楼”、“太平桥”等,都是时常在舞台上演出的京戏,元曲尚有“李存孝十八骑闯长安”、“邓夫人痛哭李存孝”等剧。至于我个人之不怕更为人熟知的“三国”而取“五代”,则是因为“三国”的故事、任务、被演义小说和戏剧“定型”太厉害,疏无电影作者“想象”余地之故。
沙陀原出西突厥,可能与今天之土耳其人同种,是当时在唐朝西北境的“少数民族”。受唐室的册封和赐姓(李克用本姓“朱邪”,封晋王),他们自比当时的汉人“原始”,因此也比较强悍。唐末已是文化烂熟的时期,黄巢乱起,便被逼利用这批强悍的“少数民族”来平乱,因此他们也就介入了唐末的群雄相争之局。“五代”几乎是沙陀人的天下,他们一族就占了三代之多(“五代”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唐、晋、汉三代国君都是沙陀人),宋以后同化于汉人,已不可分,他们都冒用汉姓,连国号都因袭了“同姓”的前代,如“李”氏称唐,“刘”称汉,(晋则为“石”氏)说不定我们现在姓李、姓刘、姓石的朋友,其中就有沙陀血统。
李克用起兵时很年轻,只有二十八岁,史称“在诸将中最年幼”,并非如京戏“珠帘寨”里出现的老头子:他眇一目,被呼作“独眼龙”,所带沙陀兵着黑色,轻捷剽悍,属“黑鸦兵”。不过,我影片中的造型,则是“中庸”派,办成四十上下模样,因为太年轻终究不像“父王”,尽管“十三太保”除了个李存勖,都不是他亲生,义父和义子的年龄,不一定相差很远的。
当时收义子的风气,似乎很盛,可能在沙陀人中更特别流行,“五代史”中的“义儿传”真是“浩浩荡荡”,李克用的义子极多,但正史里并无“十三太保”之说,而且他义子“史上有名”的都不止十三个。民间传说和小说、戏剧,都称“十三太保”,可是究竟是哪十三个?排列次序如何?除了“大太保”是李嗣源,“十三太保”是李存孝,明确无疑之外,其余都很含糊。再有,他收的义子,大部分都改姓李(如李存孝原名安敬思,小说中作“景思”),可也不尽然,如史敬思、康君利、周德威一直用本姓。我影片中“十三太保”的列名只是以意为之,惟周德威则是故意省略——因为周德威据史是李克用手下重要大将,也是义子之一,后来阵亡,在小说和部分戏剧中(如“收威”)也是要角,但同影片的主要情节无关;影片中十三太保里面的重要人物,已有李存孝、史敬思、李嗣源、李存信、康君利五个之多,周德威轻重了都难处理。
“五代史”中李克用与其“义儿”的事迹很多,小说和戏剧亦然,但影片的长度却有限,只能截取其中一段,自是取其较紧凑富戏剧性的,故“十三太保”若以旧戏作单位,则是截取了“雅观楼”(京戏)、“李存孝十八骑闯长安”(元曲)、“太平桥”(京戏)、“邓夫人痛哭李存孝”(元曲)这四出戏的部分。“珠帘寨”(沙陀撤兵)和“飞虎山”(收李存孝)虽是大家熟悉的戏,不过“从头说起”似乎“入戏”太慢,故不取。
“雅观楼”事迹不见正史,但因和朱温(当时的汴梁节度使,后为后梁太祖),李存孝之擒孟绝海,不但有戏剧性,李存孝之擒孟绝海又是“初显身手”,且作了“上源驿”一役(即京戏“太平桥”)的伏笔,故我处理本片从此开始。李克用父子在历史上主要的功业是破黄巢收复长安,而元曲“李存孝十八骑闯长安”为收复长安的先声,近乎今之“突击队”,并比收复长安的“大场面”有戏剧性,虽然也不见正史。所以《十三太保》的第三部分“戏肉”,便从突击长安起到收复长安止,但我改了“十八骑”为九人,打了个对折,因为人太多戏反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