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旧梦吧 关注:78贴子:736
  • 5回复贴,共1

关于十三太保(文:张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阿湖乃吃饭了咩?


1楼2008-07-21 11:28回复
    《十三太保》是写唐末“五代”开始形成之际,沙陀国主李克用和他十三个儿子的故事。取材介乎正史于表现于小说、戏曲的民间传说之间,大体于史有据,细节则从俗说;而我处理本片的方式,也是介乎历史战争片与武侠片之间,与旧作“大刺客”类似。

    在我国历史中,“五代”是汉末“三国”之后,最“热闹”的一段,都是由大一统(所谓“汉唐盛世”)而趋于分裂,谋士(文)勇将(武)纷出,故都有极丰富多姿多彩的民间传说,而演义小说与戏剧取材于此者也特多。“三国演义”与“五代残唐”人们耳熟能详,“三国”戏为大家所熟悉,“五代”戏如“珠帘寨”(包括“解宝”、“收威”、“飞虎山”、“雅观楼”、“太平桥”等,都是时常在舞台上演出的京戏,元曲尚有“李存孝十八骑闯长安”、“邓夫人痛哭李存孝”等剧。至于我个人之不怕更为人熟知的“三国”而取“五代”,则是因为“三国”的故事、任务、被演义小说和戏剧“定型”太厉害,疏无电影作者“想象”余地之故。

    沙陀原出西突厥,可能与今天之土耳其人同种,是当时在唐朝西北境的“少数民族”。受唐室的册封和赐姓(李克用本姓“朱邪”,封晋王),他们自比当时的汉人“原始”,因此也比较强悍。唐末已是文化烂熟的时期,黄巢乱起,便被逼利用这批强悍的“少数民族”来平乱,因此他们也就介入了唐末的群雄相争之局。“五代”几乎是沙陀人的天下,他们一族就占了三代之多(“五代”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唐、晋、汉三代国君都是沙陀人),宋以后同化于汉人,已不可分,他们都冒用汉姓,连国号都因袭了“同姓”的前代,如“李”氏称唐,“刘”称汉,(晋则为“石”氏)说不定我们现在姓李、姓刘、姓石的朋友,其中就有沙陀血统。

    李克用起兵时很年轻,只有二十八岁,史称“在诸将中最年幼”,并非如京戏“珠帘寨”里出现的老头子:他眇一目,被呼作“独眼龙”,所带沙陀兵着黑色,轻捷剽悍,属“黑鸦兵”。不过,我影片中的造型,则是“中庸”派,办成四十上下模样,因为太年轻终究不像“父王”,尽管“十三太保”除了个李存勖,都不是他亲生,义父和义子的年龄,不一定相差很远的。

    当时收义子的风气,似乎很盛,可能在沙陀人中更特别流行,“五代史”中的“义儿传”真是“浩浩荡荡”,李克用的义子极多,但正史里并无“十三太保”之说,而且他义子“史上有名”的都不止十三个。民间传说和小说、戏剧,都称“十三太保”,可是究竟是哪十三个?排列次序如何?除了“大太保”是李嗣源,“十三太保”是李存孝,明确无疑之外,其余都很含糊。再有,他收的义子,大部分都改姓李(如李存孝原名安敬思,小说中作“景思”),可也不尽然,如史敬思、康君利、周德威一直用本姓。我影片中“十三太保”的列名只是以意为之,惟周德威则是故意省略——因为周德威据史是李克用手下重要大将,也是义子之一,后来阵亡,在小说和部分戏剧中(如“收威”)也是要角,但同影片的主要情节无关;影片中十三太保里面的重要人物,已有李存孝、史敬思、李嗣源、李存信、康君利五个之多,周德威轻重了都难处理。

    “五代史”中李克用与其“义儿”的事迹很多,小说和戏剧亦然,但影片的长度却有限,只能截取其中一段,自是取其较紧凑富戏剧性的,故“十三太保”若以旧戏作单位,则是截取了“雅观楼”(京戏)、“李存孝十八骑闯长安”(元曲)、“太平桥”(京戏)、“邓夫人痛哭李存孝”(元曲)这四出戏的部分。“珠帘寨”(沙陀撤兵)和“飞虎山”(收李存孝)虽是大家熟悉的戏,不过“从头说起”似乎“入戏”太慢,故不取。

    “雅观楼”事迹不见正史,但因和朱温(当时的汴梁节度使,后为后梁太祖),李存孝之擒孟绝海,不但有戏剧性,李存孝之擒孟绝海又是“初显身手”,且作了“上源驿”一役(即京戏“太平桥”)的伏笔,故我处理本片从此开始。李克用父子在历史上主要的功业是破黄巢收复长安,而元曲“李存孝十八骑闯长安”为收复长安的先声,近乎今之“突击队”,并比收复长安的“大场面”有戏剧性,虽然也不见正史。所以《十三太保》的第三部分“戏肉”,便从突击长安起到收复长安止,但我改了“十八骑”为九人,打了个对折,因为人太多戏反分散。


    2楼2008-07-21 11:28
    回复
      上述这部分戏,以李存孝为主,此人在十三太保中流传的事迹最多。据传说和小说戏剧的描写,应是身材瘦小而力大无穷;“五代史”则记载他使槊(一种形似枪矛的兵器),出战时常以两马相随,交替乘骑,追奔逐北,悍捷无比,似乎是以轻捷见长的人物,比“力大无穷”更合于他的瘦小身材,故我照这条“路线”来处理这个人物,可能较接近李存孝的真实面貌。

      以下“上源驿”部分是正史所有,而且是梁、晋消长的关键,李克用平黄巢之后,本来声势最盛,因为朱温这一次阴谋而大受挫折,不但损失了大将史敬思,势力从河南退缩到山西,跟下来就诸子相残,连续的损失了李存孝、李存信、康君利三员大将,他本人日在醉乡,似乎已“精神崩溃”,朱温方得篡唐先建后梁,直至乃子李存勖才重振声威,灭梁建后唐,不然,后唐之兴当在梁前,或者“五代”中根本没有后梁这一代,也未可知。

      这次事体的经过,据史大略是朱温邀请李克用至汴梁商谈,宿于上源驿,朱温夜纵火烧馆驿,发兵突袭,李克用的亲兵薛志勤、郭景铢唤醒他逃走;史敬思这是的职位是“九府提督”,大约是统帅“近卫军”的,负责保护李克用,他独杀梁军百人,拒战于汴河桥上,让李克用脱身而走,自身负重伤血战而死。汴河上这座桥叫甚么名字,史无明文,据京剧则名“太平桥”。这段戏以史敬思为主,史称他“独杀梁军数百人”,自是极勇猛的人物,京剧里演他保李克用过桥,被桥下伏兵伤出肚肠,“盘肠大战”,突出表现他的忠勇壮烈。

      最后一部分则是兄弟相杀,李存孝受嫌叛逆,遭“车裂”(俗称“五马分尸”)残酷处死。(这段戏按说京戏应该有,但我个人未见到过,元曲有“邓夫人痛哭李存孝”,不过为了避免枝节,影片中无邓夫人这个人物)这件事,据史则李存信、康君利擒李存孝,是奉李克用之名,但小说与戏剧中均描写李存信、康君利二人矫旨诱骗李存孝杀害,李克用并不知情,也许是为了保持李克用这个“正面人物”的“性格完整”而予“曲笔”,我也因为同样理由而照小说、戏剧的“路线”处理。不过,李克用在李存孝死后,十分后悔,痛恨李存信和康君利二人“陷害”,则是事实;但这二人那时似乎已尾大不掉,结果李存信死得不明不白,康君利则被李克用以药酒毒死,李克用虽一再责骂二人,却并未将他们“明正典刑”,恐有事实上不允许下手之处。

      小说和戏剧为了“大快人心”,是把李存信、康君利二人擒回活祭李存孝,酷刑处死;这有点像是“以暴易暴”,也多少影响“正面人物”的“性格完整”,故我也是取“中庸”之道,让李嗣源等追捕二人,在打斗中被杀,而将十三太保中在别处阵亡的李嗣源、李存受等人,也改在这次打斗中死去。李嗣源这个人物,在初期李存孝、史敬思、李存信这班人“出风头”的时候,他未见突出,一直到李存勖灭梁之后又起内乱,才从容出境,收拾残局,即位(后唐明宗)时已年逾六十,意想中该是个深沉厚重的人物,故我把斗杀李存信、康君利这段戏,让他来“主持全局”。

      总之,“十三太保”这段史迹,予人大体的印象,是一群衷心、爽直、粗犷、勇猛,而属于比较原始的民族的人(李克用本人,李存孝、史敬思,甚至像薛志勤、郭景铢这样的小兵,都予人这种印象),介入到一个文化烂熟的世界,由于他们这种特质而建功立业,也因此而成为“文明人”阴谋的牺牲(包括李存孝受嫌谋叛,也是因为朱温表申朝廷,请授李存孝为邢、洛、磁三州节度使引起),终致自相残杀而衰落的悲剧。就不知道《十三太保》的影片,我能把自己读史的印象,表现出几成而已。


      3楼2008-07-21 11:29
      回复
        应是身材瘦小而力大无穷
        ------
        很像很像。。


        4楼2008-07-21 12:28
        回复
          呼吁吧主将此文加


          5楼2008-07-30 14:51
          回复
            吧主忙于写生。。


            6楼2008-08-02 0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