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宁城县必斯营子乡地处宁城西部,那里保存了大量古朴的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遗存,“十王会”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十王会”是一种笙管乐,所用乐器有笙、笛、箫、云锣、手鼓、堂鼓、小钹、板等,“十王会”又称“双会”、“经会”,主要用于民间婚丧喜庆活动。“十王会”本是喀喇沁王府一种音乐形式的传承。“宁城十王会”流传时间已近百年,“十王会”虽然与流传的笙管乐在形式上比较接近,但是,从其传承、曲目以及使用乐器情况看,其更为古老,是明中期以前的“十番”乐遗存,也是现在鼓乐中笙管乐的前身。据考证,它和女真人的鼓笛及辽宋以来的清乐、散乐、马后乐有着渊源关系。清代中晚期以来,这种演奏形式逐渐与鼓乐合流使其趋于衰亡。“十王会”现存的乐谱均用毛头纸抄录,使用谱子与通用工尺谱无异,原来有《送京娘》、《苏武牧羊》、《龙尾尖》,《鹅令子》,《普朋店》,《老八板》等曲目。有关专家认为,“宁城十王会”保留了传统“十番”乐的演奏形式、古代传承下来的乐器及大量的古代曲谱,为研究清文化清音乐发展史有着不可低估的考古价值和历史价值。“宁城十王会”以其传统的“十番”乐的演奏形式和它所保留传承下来的古老乐器及大量的曲谱,堪称传统民间音乐的“活化石”。由于时代的变迁,目前“十王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尤其是老艺人相继辞世,年轻人不愿涉足,这种传统民间音乐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急需抢救与保护。目前,掌握“十王会”技能的60岁以上的老艺人还有几人,面临失传态势。急于对“十王会”采取抢救遗存的乐器、广泛征集乐谱、在农闲季节共同组织艺人对精典曲目进行恢复性排演等保护性措施。
联系方式:13039595996
联系方式:1303959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