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书馆吧 关注:3贴子:46
  • 4回复贴,共1

《诗经.邶风.式微》之我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原文及其注释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式:作语助词。
微:(日光)衰微,黄昏或天黑。
微君:非君,要不是君主。
中露:露中。倒文以协韵。
躬:身体。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1楼2016-03-30 14:11回复
    二、创作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称刑措不用者四十年,这时可称为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这首《式微》即是深刻的反应了社会现实的诗歌。


    2楼2016-03-30 14:13
    回复
      三、诸家之考证
      1、毛序:式微,黎候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
      2、刘向《列女传.贞顺篇》:黎庄夫人者,卫侯之女,黎庄公之夫人也。既往而不同欲,所务者异,未尝得见,甚不得意。其傅母闵夫人贤,公反不纳,怜其失意,又恐其已见遣而不以时去,谓夫人曰“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今不得意,胡不去乎?”夫人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君子故序之以编诗。
      3、余冠英《诗经选》: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今人多从其说。


      3楼2016-03-30 14:23
      回复
        四、剖析
        此诗二章,全用设问。所谓设问,指心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提出的问题。诗人苦不堪言,因此一再反问,为什么有家不能归?为什么要在泥水、露水中受苦?这样的明知故问,比直接的叙述显得更加婉转有情致。因此《式微》虽然只有八句,但由于设问而使怨恨之情溢于言表,给读者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4楼2016-03-30 14:29
        回复
          五、我见
          诸家之考证以余冠英先生流传最广,亦是现代人所采纳之说。认为这是人民苦于劳役,对君主发出的怨词。诗用简短的几句话,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压迫奴役的极端憎恨。
          我个人同意这是人民对君主发出的怨词,然是否是苦于劳役,则我不敢轻言。然多次诵读,或许能窥的豹之一斑。给我之感觉,更像是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时所发出的哀怨之声。其情其景,仿佛近在眼前。不亦悲乎?
          仅是一家之谈,以贻方家一笑。诸君可相论之。


          5楼2016-03-30 14: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