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前,孤苦无依的她当起保姆
“丈夫去世后,她在郑州无依无靠,生活都成了问题,过得很艰难。”昨日上午,在郑州市前进路25号院,89岁的徐洪山老人说,他退休前在郑州食品公司上班,妻子李金华在医院做护士,俩人工作忙,仨孩子无人照顾,经朋友介绍,请了诸秀珍到家中做保姆。
那一年是1962年。第二年,徐洪山最小的孩子徐毅勇出生了,就更忙了。“我们有4个孩子,老大和老三是姑娘,老二和老四是儿子。”徐洪山说,他老家是许昌襄城县的,幼年父母双亡,妻子父母也去世得早,“照料4个孩子是个很大的难题”。
徐洪山说,诸秀珍刚进家门时,由于比他大16岁,因此他和妻子就以“老嫂子”相称。孩子们则喜欢叫她“姥姥”,她听了非常高兴。
“当时工钱商量好了,每个月除了管吃管住,再给20多块钱,那时候我的每月工资也就30块钱。”82岁的李金华说,“她心地善良,为人勤快,干家务是一把好手,任劳任怨。我们上班后,几个孩子交给她也放心。”
“丈夫去世后,她在郑州无依无靠,生活都成了问题,过得很艰难。”昨日上午,在郑州市前进路25号院,89岁的徐洪山老人说,他退休前在郑州食品公司上班,妻子李金华在医院做护士,俩人工作忙,仨孩子无人照顾,经朋友介绍,请了诸秀珍到家中做保姆。
那一年是1962年。第二年,徐洪山最小的孩子徐毅勇出生了,就更忙了。“我们有4个孩子,老大和老三是姑娘,老二和老四是儿子。”徐洪山说,他老家是许昌襄城县的,幼年父母双亡,妻子父母也去世得早,“照料4个孩子是个很大的难题”。
徐洪山说,诸秀珍刚进家门时,由于比他大16岁,因此他和妻子就以“老嫂子”相称。孩子们则喜欢叫她“姥姥”,她听了非常高兴。
“当时工钱商量好了,每个月除了管吃管住,再给20多块钱,那时候我的每月工资也就30块钱。”82岁的李金华说,“她心地善良,为人勤快,干家务是一把好手,任劳任怨。我们上班后,几个孩子交给她也放心。”